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1)

1989年苏州市中考准考证

整理旧物,发现那年中考的准考证,已是泛黄斑驳,一晃已三十余年,曾在那年夏令时里认真应考的我们,如今已各赴东西。转眼又是一年中考时,考试日期虽相差无几,仍是六月中旬,只是再回望那时,曾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考生,不一样的中考岁月……

01 实行六年的夏令时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2)

1989年苏州市中考准考证

特别的是这张陈年的准考证上括号里特别备注着“夏令时间”。从1986年至1991年的六个年度,是夏令时执行的特殊年代,1992年,夏令时暂停执行。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从每年四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夏令时开始;至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夏令时结束。

上世纪八十年代,虽是江南,生活仍尚贫瘠,那时国家施行夏令时是为了节约用电,确实也是那个尚不富裕的年代所特有。最初施行夏令时的时候,还是有些不适应。虽说夏天日长,早上天亮得早,大人们早起忙活,而孩子们总是贪睡。不像现在上学放学家长接送的多,大多是一早家长早起出门前喊下,若是醒了无妨,也有困盹不行时嗯哼两下翻转个身便又重新睡着了,再醒来便是兵荒马乱的上学要迟到了。也是,那时夏令时7点多的早自习换作现在只有6点多,更啼笑皆非的是父母很快习惯和接受了夏令时,年迈的爷爷奶奶依然顽固地坚持着原来的时间,于是乎家里时不时上演着“时差”大戏。有回父母一早出门了,喊我们起床上学的大事自然落到了奶奶身上,或许是奶奶有些心疼有些宠溺,又或许她觉得天尚早,总之等我们终于被唤醒,才发觉此一时彼一时也。等终于急赶慢赶地跑进学校,操场上已是安静无人,教室里传出朗朗书声,怯怯地站在教室门口,忐忑地等待着老师的训斥……好在老师很是宽容,笑笑便让进去坐下来。也有调皮的男生在后面迟到了,明明仍睡眼惺松,仍理直气壮地回老师:“我记错时间,忘了是夏令时了……”如今再想来,那凌乱在夏令时的青春岁月都是怀念。

02

中考前淡然的日子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3)

打弹珠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4)

布沙包

那时似乎学业不算繁重,鲜少有课外补习,放学后时常有诸如割草、放鸭、做饭等力所能及的活计是孩子们的专属课外作业,星期天自然也是。若是农闲时,星期天便是孩子们肆意撒欢的时候。虽没有现在这般的游戏和玩具,但依然玩得不亦乐乎。很多的玩具都是就地取材,比如几枚铜钱,数颗玻璃珠,男孩子们都是可以投掷玩耍半天。而女孩子,自制布沙包,扔上半天;一圈牛皮筋作跳绳,几个小伙伴们便蹦蹦跳跳玩得乐此不彼。

开春后不久便是接踵而至的农忙时节,初中的孩子至少可顶大半个劳力了。即便是进入初三临近中考,功课之余仍会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等待着。那时家里有几亩农田,记得以前水稻一年是种双季,和姐姐还时常跟在大人后面接茬插秧。

进入六月,气温也一天天地热了起来,离中考的日子越发地近了,只是似乎同学们依然没有很是焦虑的样子。班上调皮的男生有一天,上学路上拐进边上那时唤作红旗村五组的水渠,甚至还抓了只小龙虾带来学校。那时小龙虾尚不曾如此泛滥,仍是稀罕物,那时看来,只觉得奇丑狰狞,更想不到很多年以后竟成了夏日餐桌上极受欢迎的盛宴。就如同那时极富时代特色的村名,同学们有来自红旗村、跃进村、八一村、幸福村、向阳村等等,而我家所在的则是先锋村。后来的后来,那些刻着时代烙印的名字也在改变,慢慢地恢复从前,又慢慢地并村易名。据说后来,那只青灰色的小龙虾住进了小玻璃罐,在教室里滞留多日,只不知最后放归何处?

后来,中考终于近了……

03

那年六月:走神的中考

1989年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的第四年,夏令时里的中考,换作现在,当时8:30的开考时间是现在早上的7:30,想来是有些早。好在已是实行夏令时的第四年,不再是刚开始那一两年的不习惯,虽偶尔也会因夏令时会有些无关紧要的“时差”误会,多少也开始渐渐适应。临近中考前几天,老师开始特意强调,一定记得是夏令时,宁早勿晚啊。揣着手里发下来的准考证,终于有些切切实实觉得这中考真的就来了。

那天竟自己早早地醒了,也并没有太多特殊待遇,就如同平日里上学一般,没有父母的送考,没有殷殷关切,相约就近的同学早早地赶到学校。考场在三楼,仍是自己教室,只是座位换了,靠着北窗。窗外,是从前的梅堰小学,也是曾就读过的母校。6月中旬,天气已是微热,那天天气晴朗,那时教室里自然是没有空调,便是吊扇也还是稀罕物,所以窗外偶有微风阵阵,那便是幸福无比了。中考第一天适逢周日,上午第一门考的是语文,不记得那年中考的作文题具体是什么,但一直记得自己的作文就描述了考试那一日的感受。后来经由老同学提醒,才忆起那年的中考作文题正是《我的星期天》。印象里似乎考场窗外,知了已声声……大约那年中考,坐在考场里走神的自己应是想起了平日里的那些周日,语文的那篇应试作文《我的星期天》里除了那个周日坐在考场里的别样感受,定是也少不了青葱岁月里的那些欢乐与无忧……

04

中考后:无忧的假期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5)

中考后同学们相约莺湖公园留影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6)

当年莺湖公园的长廊近影

三天的中考很快就结束了,此后便是更自由欢快的假期了,没有如今繁重的升学压力,结束考试后同学们便结伴出游。说是出游,其实只是几辆自行车,一群同学,所谓的远方只是骑车去了隔邻小镇的公园,也便是如今平望的莺湖公园。那年的中考早已远去,莺湖公园仍在,曾抢着留影的那方太湖石已不复踪迹,长廊依旧,不知是否还记得我们当年的欢笑……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7)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8)

原梅堰中学旧址,后梅堰社区休闲公园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9)

航拍原梅堰中学旧址与頔塘河

后来离家上学,再后来工作,一晃已过三十余年。虽离家不远,却很多年没回过学校。1997年,学校易地重建,从前的校舍不再。很多年后,兴起而至,曾经的学校成了寂寥的小公园,不闻当年朗朗书声,桥也不是那桥,三年与共的校舍在俯瞰下如今只剩一片郁郁葱葱。那些曾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也都作别各自的青春,各赴芳华。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10)

1989年毕业留念

那年的夏令时已远,如同这张已作旧的准考证,都已成久远的回忆,仅仅实行了几年的夏时制早已成了那个年代特有而淡淡的记忆。又是一年6月初夏,中考时节,物质不再匮乏的现在,也不用急着早起赶夏令时,只是赴考的心情或许仍相似。青春作伴,自中考再启程,多少青春年少的莘莘学子们奔赴自己的中考之约,未来正可期。

链接(源自网络):

关于夏令时

夏令时,表示为了节约能源,人为规定时间的意思,也叫夏时制。夏令时(DaylightSavingTime:DST),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各个采纳夏时制的国家具体规定不同,全世界有近110个国家每年要实行夏令时。

1986年4月,中央有关部门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的通知”,具体做法是:每年从4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夏令时开始;到9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夏令时结束。从1986年到1991年的六个年度,除1986年因是实行夏时制的第一年,从5月4日开始到9月14日结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规定的时段施行。在夏令时开始和结束前几天,新闻媒体均刊登有关部门的通告。1992年起,夏令时暂停实行。

# 作者简介 #

最后一年的中考(那年夏令时我们的中考)(11)

钱心英,喜欢文字,却从事于文字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喜欢用文字或图片记录生活。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往后余生,仍独爱钟情这一方水土。

责任编辑:朱梦亭、朱宇婷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钱心英、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