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释义(不学礼无以立)(1)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说,不学习礼仪规范,无以处世立身。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在道德修养和待人接物方面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仁义治国”的为政理念,倡导通过个人的“修身立德”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尽管命运多舛,但是孔子却始终抱持着坚定的人生信仰以及积极豁达的为人处世观。其言其行是我等后世族人永远的表率与榜样。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此语出自《论语•季氏》, 记述的是孔子对儿子孔鲤的训诫。据《论语•季氏》记载,一日,孔子在庭院中独自站立,其儿子孔鲤从侧经过,孔子问道:“学《诗》了吗?”孔鲤答曰:“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孔鲤马上回去开始学诗。又一日,孔子在庭院中站立,孔鲤又从其身后过,孔子叫住他,问:“你学礼了吗?”孔鲤回到:“还没有”。孔子说:“不学礼,如何能处世立身?”孔鲤马上回去学礼。

不学礼无以立释义(不学礼无以立)(2)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由其本人以及弟子所创建的儒家学说为后世的社会治理以及文明进步都提供了丰沃的思想基础。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语诚不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