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东北人,自当对他故土的人、事、文化、历史饱有肌肤之亲,正是这份深厚的感情,每提到张作霖张大帅,相对于历史长河中的其他人物,都会更亲切,至少对我来讲是这样儿。我会想到他操着无差别的东北口音,在寒风呼啸的冬日里,和身边的人激烈地说着什么;晚上回到家,鞋底沾满了新雪,一进屋就搓搓手上炕,喝上一口烈性的高粱酒并嘟囔一句“喝点儿酒儿nuao和nuao和”(读一声)。

2015年,《少帅》上映,没留下特殊的印象,只老帅出尽了风头。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只看、跳着看李雪健老师演的张作霖,网上更是赞扬声一片,什么演活了、什么出神入化了入木三分了、、、看的那段时间,我甚至忘了东北王的真容(图1),而觉得电视里的李雪健老师(图2)就是张作霖。

李老师并非东北人,没有什么特殊资料供他了解的更多,他甚至都不说东北话,然而就是这样儿,他的演绎给人的感觉是“比张作霖更像张作霖”,无疑,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生动的错觉,打一个无法兑现的赌,如果让观众同时看到真实的张作霖和李老师的张作霖,并问哪个在你心里是张作霖,答案会向李老师一边倒。这是他作为演员伟大的成就。

李雪健演绎的张作霖叫什么名字(李雪健演的到底是不是张作霖)(1)

图1

李雪健演绎的张作霖叫什么名字(李雪健演的到底是不是张作霖)(2)

图2

当李老师的演技达到“以假乱真”时,亦是我们心中的泡沫破灭时。我们不禁会问,张作霖不说东北话吗?他真的跟电视里演的一样吗、、、(插一句,很多观众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统统塞进一个叫“演技”的东西里,我觉得是自我欺骗,掩耳盗铃。我闹不明白演技到底是什么,戏剧学院教的东西?模仿力?还是表现力?或者是说不清的综合能力?如果说不清,又怎么知道它的好与坏?)

李雪健演绎的张作霖叫什么名字(李雪健演的到底是不是张作霖)(3)

张学良回忆里的张作霖

这是我们要说的问题,李雪健老师演的到底是不是张作霖?要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必须考虑两方面内容。一,当下历史学家,权威机构给出的人物标准(标准人设)。二,来自观众的配合。

大的环境里,社会的上下文里,我们对张作霖的认知是统一的,枭雄、土匪出身、绿林好汉、亦正亦邪、狡猾、善于权术、、、无论是课本,图书馆,网上的信息,基本无差别。这不得不归功于权威机构的文化整合(我杜撰的词)。如果人物标准不统一,多么出神入化的演绎,也会有多种解读。比如,在一个偏远的地方,那里的人觉得张作霖能做东北王,一定是有学识,有胆量的正义使者、英雄,有点儿像救世的白马王子,看了李老师的演绎,他一定不会有“演的像”的认知。

观众在这样无差别的人物标准下,对李老师的表演产生投射,剧里没有表现的部分,自动想象为自己投射的信息。这是无奈的,也是高明的。万般能耐也不能表现的完整,也得靠观众的填充。剩下就是李老师炉火纯青的演绎。对于张作霖,李老师不会比你我知道的更多,更没见过、了解过,按人物标准演,绝对不会出彩,顶多能做到没演砸,因为重复观众心中的标准会给人啰嗦,多余的感觉。比如逛街买衣服,店员肯定不会跟你介绍这件衣服首先可以穿,还保暖,如果店员和你说衣服的这些基本功能属性,你会觉得他有病,不耐烦并迅速离开。李老师高明的回避了标准人设,去着力刻画人物表情狡猾,粗中有细,平民出身的形象,用白话,甚至粗口让人物不再抽象、遥远。在对家庭、家人这些场景里下功夫,把儿子打坏了自己心疼又不好意思去关心;对三姨太出走无奈烦心,作为一家之主又不能发泄什么;撵儿子去提亲;忙完必须回家,临死前还有一口气也吵吵着回家、、、这时候他不是张作霖,好像是你我身边的父母,长辈,亲人,好多场景和感觉,我们特别熟悉,似曾相识,我们不知不觉被带入这个大人物的家里,并感叹“这不我们自己吗?”观众有了这种亲切的心理,反而对标准人设的枭雄、绿林好汉、善于权术等产生投射、想象,观众的想象去自动补全了书中抽象的信息,这时候,他既遥远又在身边,无论是东北人与否,这个大人物都不再抽象。一家之主、孩子、妻子、生意伙伴、职场生存、、、仿佛每个角度的人都可以在这个人物上找到供他投射的点,造成了这样的感觉,“哎,谁家都一样,小时候我和我爸也那样儿”,“男人是得讲个人情世故,我在外做生意也讲人情世故”、、、我猜,李老师的表演是以体会张作霖和观众心里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张作霖对他来讲同样是历史,他也无法了解更多,回避标准人设,在观众生活里的人和事上大肆发挥表演,在张作霖这个主题下,他越是生活化,那些书中已经沉睡腐烂的标准人设信息通过观众的配合,就越能被唤起生命,重新熠熠生辉,“哇,张作霖也这样儿啊,哈哈哈”

综上所诉,我觉得李老师演的不是张作霖,演的是你我心中的一家之主,父亲,老朋友、、、或者说,是你我心中的张作霖,而那早已为历史的真大帅,谁又知道他啥样儿呢?又如何演绎呢?

谢谢大家,也欢迎一起无目的讨论,谢谢!

图例索引:

张学良口述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