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市卫健委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切实扛起疫情防控“主力军、先锋队、参谋部”责任,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将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全力开创卫健行业新局面。

01

积极应对,科学施策,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投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突出流程顺。对标市指要求,全面优化疫情应对体系,保障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不断对应急处置流程进行优化,将管控、流调、转运、核酸采样等工作同步进行,同时对信息报告时间、管控时间、转运时间、隔离时间都逐一进行了提标要求。

突出处置快。4月13日发现上海输入病例以来,全员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病例监测救治、精准流调判定、风险人群转运、隔离酒店进驻、数据收集报送、媒体新闻发布、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紧密开展,成功阻断疫情社会面传播风险,进一步守住守牢高新一片“净土”。

突出流调准。注重流调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强化,规范流调工作规程,精准锁定密接人员,4月13日发现上海输入病例以来,全区累计摸排B类密接人员64人、C类密接509人,为“内防反弹”提供坚强保障。

突出管控严。一是与各工作组(专班)和街道办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同步启动街道原地管人、流调、转运、赋码、核酸采样、隔离管控等准备工作,B类密接人员最快实现20分钟原地管控、30分钟转运采样、40分钟内实现隔离观察。

突出筛查全。一是通过政府采购移动核酸检测车一台,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区单人单管/单日最大检测能力为1.16万人份。二是5月4日顺利完成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共计采样8.1687万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是采购、储备抗原检测试剂12.6360万份,在区内的各“两站一场”等交通健康服务点现场开展抗原检测9.4120万人次。四是明确“三十九”类重点人群检测频次和时限,切实落实“四早”要求;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检测核酸样本58.7304万份。

突出屏障牢。一是严格按照“党委政府找人、卫健部门打针”的原则,统筹各级各部门和社区基层力量,全力推进3至11岁人群、18岁以上和6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二是截止2022年5月18日,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8850万剂次、8.8381万人,其中3至11岁人群接种完成率111.76%,全市排名第一。

02

关注民生,固本强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提升

区卫食药监局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改善基层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扎实推进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进一步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加强对“三类重点人群”精准帮扶,及时消除因病因疫风险因素,做到动态管理、动态清零。按照“两定一加强”,将大病专项救治政策落实到位。做实做细重点慢病签约、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卫生执法水平。有效开展免疫规划,全面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开展职业病防治攻坚行动。联合社会事业局开展布病重点人群宣传工作,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登记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持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力度,通过培训重点强化医疗市场、二次供水和职业卫生监管执法能力,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医废处置监管,切实做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转变服务理念,充分认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继续统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持续扩大12类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优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按政策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促进基本公卫信息化建设,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开放工作。多措并举,稳步提升家庭医师签约质量。

提高重点人群健康水平。加强妇幼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深化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全区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低位稳定。精神卫生服务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全区在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老龄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老年人关心的老龄补贴以及老年优待证常态化发放工作之外,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积极开展高新区卫生健康领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年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达80%以上,设置老年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

03

奋力攻坚,塑造亮点,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展

区卫食药监局围绕卫生健康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创新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和储备;积极联合财政、发改等部门争取中省市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高效配合和有效利用。持续督促白杨医院项目施工单位开展项目施工建设,全力推进住院楼、门诊楼、医技楼安装、装修工程及项目室外配套工程。

全面推进健康高新建设稳步发展。按照“健康渭南2030”行动纲要和市、区级健康城市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要求,围绕五大领域(即营造健康环境、构筑健康社会、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培训健康人群及开展健康文化宣传)和七大重点任务(即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方位、全周期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工作,重点实施“健康机关、健康家庭、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企业、健康军营”八大细胞示范建设。按照我区健康城市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方案(2020-2025年)的要求,对照建设任务和硬性数据指标,围绕五大领域和七大重点任务,突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健康促进活动,丰富开展健康文化宣传,加大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获得感,促进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

推进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抓手(一把手谈高质量发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