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服装从最初是用来遮掩身体,在生存中减少外界对身体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逐渐发展为修饰人体,显现身份、地位。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1)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2)

户外运动服装也由专门提供给那些喜欢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环境的探险者所用,发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户外穿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被应用到纺织染整行业中来,进而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面料和功能。尤其在服装用面料领域,出现了许多具有特殊功能性的服装面料。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出现了功能性服装面料的开发热潮,功能性服装面料开始涌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3)

二、功能性面料的分类

功能性面料,顾名思义,区别于常规的普通的面料,是运用新的纺丝技术/织造技术/染整技术,或综合几项新技术生产加工出的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新型面料,使面料具有原本所不具备或达不到的特殊作用和超强性能,以其特定的功能满足人们对自然、舒适、美观、健康的时尚等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一类面料。目前常见的功能性有:抗静电、防水、透气透湿、抗菌,防虫防蛀、防辐射、阻燃、吸湿速干性等等。

1、抗静电功能

静电会产生电火花,吸附尘埃,影响面料的服用性能和服装的穿着舒适性。为了消除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预防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目前常用的有三种抗静电技术:分散泄漏消除静电法、化学改性方法和晕放电消除静电法

2、防水功能

永久持久性防水通过涂层或贴防水膜获得,最早的涂层织物是由哥伦布 1600 年左右在美洲大陆发现,当地居民将从橡胶树上流出来的汁液涂在布上,从而达到防水的功能。1735 年,橡胶涂层防雨布在欧洲开始出现。二战时期出现的 Shirley 全棉牛津防水透湿布,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有效防止水分渗透; 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丙烯酸和聚氨酯系列开始作为涂层材料应用在服装面料中;80 代后期,出现了以聚氨酯为主及其改性产品的水溶性涂层材料。如今的涂层方法除了上述传统方法外,还研发了新型放电涂层,此技术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借助等离子体镀膜技术在织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4)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5)

非永久性防水可以通过在织物上施加一层水不能浸润的拒水性薄膜,但不封闭织物的孔隙,从而使织物具有既拒水又透气的特性。

3、透气透湿功能

早期的涂层防雨布虽然具有防水功效,然而透气透湿效果很差。尤其是进行户外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大量汗液,但是因为天气、环境等原因,不能直接脱掉衣物散热排汗,如果汗液不能及时通过织物排到体外,会大大降低服装的服用性能,影响人体的舒适性,透气透湿织物便由此而生。透气透湿功能是专门针对于防水织物而衍生的,透气指的是透水蒸汽,不是透空气。如果透空气,则达不到防水效果。透气透湿织物可分为高密度织物、涂层织物和层压织物。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6)

4、抗菌防臭功能

抗菌功能织物最初是作为军事用品出现在二战时期,当时是用季铵盐作为整理剂处理军服,从而有效减少伤员的细菌感染率;目前织物的抗菌防臭功能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获得,一种方法是将抗菌剂加到成纤的高聚物中,经纺丝后制成抗菌纤维; 另一种是后整理过程中添加抗菌剂的方法获得。时至今日,无机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发展迅速。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7)

5、防虫防蛀功能

防虫防蛀功能的面料具有抵御害虫,阻止有害微生物生长,防止疾病传播的功能,帮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防虫防蛀功能的面料能有效的消灭生活中常见的如螨、蚊、蛀虫等有害生物,并起到良好的驱避作用。目前它的制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本身具有杀菌防蛀功能的纤维或者其与合成纤维以一定比例混纺制成织物。第二种是通过在浸轧防虫防蛀整理剂,或者在织物表面涂覆防虫防蛀整理剂形成一层防虫药膜,整理剂主要由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为主的微胶囊或环丙烷羧酸酯液体组成。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8)

(六)防辐射功能

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在近年来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随之环境的恶化,以及手机、电脑、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人们对生活中的辐射现象发出警觉,辐射污染已经成为继水污染、废气污染及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人们对防辐射功能织物愈发重视起来。防辐射面料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60 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防辐射面料已不再如往昔一般笨拙,轻薄柔软、吸湿透气、无副作用、可水洗、效果持久等已经成为的新防辐射面料的特点。这期间经历了 5 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金属涂层面料; 第二代金属镀膜面料; 第三代金属纤维与纯棉纤维混纺;第四代多离子织物;第五代电镀金属织物。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9)

除了上述专业防护领域,防辐射面料现广泛用于孕妇、婴幼儿服装,成为民用服装。

七)阻燃功能

阻燃防护服是各种防护服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阻燃防护服是指在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时,能够防止服装本身被点燃或减缓并终止燃烧的防护服装。

纺织品的阻燃改性方法有三类:

(1) 共聚法阻燃改性,将含有 P、S 或卤素等阻燃元素的化合物作为单体,在高分子的合成阶段引入到纤维分子链中,以赋予合成纤维阻燃性。

(2) 共混阻燃改性: 纺丝制备阻燃纤维的过程中将阻燃剂加入到聚合物体或溶液中,但阻燃剂的添加对纺丝过程会影响较大。

(3) 阻燃后整理改性,是指在织物或者纤维织造好后,将阻燃剂通过吸附沉积、黏合作用、化学键合等物理或者化学手段附着在织物上。

阻燃后整理改性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阻燃方法之一,也是最早应用,最为成熟的织物阻燃改性方法,常用于棉织物、纤维素纤维等天然高分子纤维,还可用于棉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混纺织物及绝大多数的合成纤维。阻燃织物主要用在各类防护工作服及救火防护服上;常规工作服按整理工艺及材质大概可以分为 4 类: 特殊材质耐高温阻燃工作服、涤棉阻燃工作服、全棉阻燃工作服和铝膜棉布阻燃工作服。

服装功能面料的优缺点(功能性面料的分类及发展)(10)

(八) 吸湿速干性

吸湿速干性是指面料将皮肤散发出的湿气有效排出并快速干燥的性能。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汗液,此时贴身衣物对水分的吸湿排湿性能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吸湿速干性也称速排汗性,多针对于贴身内衣。为了增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在织物构造采用新型结构,促进汗液的吸收和排除,但是作用微小,主要更依赖于纤维的吸湿排汗作用。由于出汗处的皮肤温湿度较高,皮肤与织物摩擦力较大, 依靠织物的芯吸效应将水分排出是理想的途径。采用多孔、中空、特殊截面、微纤维类纤维织造获得卓越吸水疏水性能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吸湿速干面料的最主要的使用方法。除了以上提及的几大类,随着科技研发的进步,功能性织物的还增加了吸光、光敏、防油、防污、除甲醛、天然芳香、等多种特色功能,适用的行业范围也遍及各行各业。

三、总结

户外运动服装中采用的功能性面料,一种以登山服、滑雪服等冲锋衣为代表的外穿防护型面料,风格粗犷,手感硬挺,对产品性能要求非常高,适用探险和恶劣环境下使用,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主要有防水、透气透湿、及高抗撕破要求等;另外一种是休闲功能性面料制作的服装,此类布料以休闲时尚为主,讲究做工精细、手感柔软、穿着舒适,适用于旅游、野外活动主要功能为抗菌、保暖、吸湿速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