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
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有李白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有以杜甫等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脍炙人口。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则略显沉重,似乎不是那么脍炙人口。不过,这些着眼“苦寒”的诗歌,却包含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关心社会发展的“史诗”级“诗史”现实意义。
一、“苦寒吟”诗歌的历史和时代背景“苦寒吟”类型诗歌,其实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一种形式。这种诗歌主要是以描写穷困的百姓生活,来批判“苛政”或者统治阶级的腐败。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例如《魏风·硕鼠》中以老鼠比喻贪官污吏,《小雅·采薇》以风雪比喻战争对社会的破坏。
在唐代,“苦寒吟”被赋予了唐诗这种新的生命形式,唐诗的繁荣为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诗圣”杜甫创作了“三吏三别”《哀江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与之相似的还有白居易、孟郊、皮日休等诗人的很多诗歌。
唐诗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发展,其实和唐朝的国运是分不开的,每当唐朝处于盛世时期,诗人的诗便非常美;每当唐朝走下坡路的时期,诗人的诗便非常苦。王勃可以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以盛赞美景,是因为作者身处国运亨通的初唐。同为“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却写出“一抔之土未干”“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那是因为作者身处武则天称帝的争议时代。
武则天称帝
李白大部分诗歌都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超凡脱俗,是因为他的人生,大部分时间正处在唐朝最繁荣的时期。到了李白的晚年,也会写出《战城南》《关山月》等感叹社会悲苦的诗歌。而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人,则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的阶段,写出的诗歌则大多是现实主义、反映人民悲苦的主题。
而到了晚唐,皮日休的诗歌多为同情人间疾苦,悲愤乱世,借物讽喻。晚唐以皮日休为代表的讽喻诗派的兴起,也跟当时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以及黄巢起义之后,唐朝中枢权威衰微、藩镇兼并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社会现实有关。
唐诗正是折射当时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唐诗由初唐的华丽美文,逐渐变成了晚唐苦寒悲伤之文,正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运由盛转衰的真实写照。所以“苦寒吟”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以诗歌的形式真切记载了大唐盛世的衰落史和消亡史。
二、“苦寒吟”类型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苦寒吟”这类诗歌看似简单,实则饱含凄苦,描写出了一个满是伤痕的贫穷世界,借此警示后人。例如白居易《卖炭翁》《村居苦寒》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其他诗人也有类似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社会悲苦,被划分为现实主义诗歌。
卖炭翁
1、白居易《卖炭翁》《村居苦寒》
- 《卖炭翁》
卖炭翁辛苦卖炭,起早贪黑,为的仅仅是“身上衣裳口中食”。老翁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惜的是,老翁的炭没卖完,就被宫中官吏“牵走”“充公”了。
明面上,白居易告诉读者,卖炭翁的生活非常穷困,非常不容易。但实际上,白居易想警醒世人的是“苛政猛于虎”这样一个话题。尽管老翁通过个人的努力,试图摆脱贫困,但是,来自“宫中”的官吏,抢夺了他的劳动成果,这就是“苛政”。白居易想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老翁的同情,还有对“苛政”的痛恨。
- 《村居苦寒》
此诗描述了“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是一个大雪纷飞的严寒冬季,达到了“竹柏皆冻死”的寒冷程度。百姓“布絮不蔽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作者“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并不冷,因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
这首诗表面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作者看到农民挨冻,自己高枕无忧,非常愧疚。可是,读者不禁要追问一句,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作者叫“白居易”?其实,这首诗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白居易”之所以高枕无忧,只因为他当时是一个官吏。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十二月(813年),白居易回家奔丧,暂别官场,期间作此诗。唐朝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
而白居易自己就属于“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的官僚阶级,享受着剥削人民带来的“温暖”。这也是他内疚的真正原因——痛骂着“苛政猛于虎”,却又是“苛政”的受益者。并且令他更加愧疚的是,出于某些原因,他并不能将优越的生活环境,分享给穷困的百姓。所以,这首诗歌仍然是在警示后人,“苛政”的巨大危害。
苛政猛于虎下的暴动
2、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字很长,很陌生,但想必大家都听过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此诗作于天宝十四年十月(755年11月),也就是安史之乱的前一个月。诗中描述的事情是,作者得了小官归乡,却发现儿子被饿死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感慨。杜甫本人也属于“统治阶级”的一份子,他的儿子都饿死了,平民百姓又是何等凄惨生活呢?
在诗中,达官贵人们“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 乐动殷胶葛”,他们的荣华富贵怎么来的呢?答案是“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 聚敛贡城阙”,是剥削百姓而来。剥削百姓而不顾百姓的死活,导致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事实。这些达官贵人如此恣意妄为,确实预示着一场世间浩劫即将来临。
此诗中,批判“苛政猛于虎”之外,还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朱门”为什么不把衣食分给“路人”呢?为什么要眼睁睁地看着“路人”冻死呢?恐怕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更加残忍地折射出当时丑恶的社会现实。
其实,诗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朱门”的衣食正是剥削百姓而来,所以说“酒肉臭”和“冻死骨”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所以,并不是“朱门”不分给衣食,才导致“路人”冻死;而是在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只有“路人”变成“冻死骨”,才可能有“朱门”的“酒肉臭”。“酒肉臭”和“冻死骨”并不是两个平行并列的现象,而是互为因果的一对矛盾体——这正是“苛政”的两面性的体现!
安史之乱
所以,杜甫通过诗歌,警醒着后人,“苛政”的本质是什么,要时刻警惕“苛政”的巨大危害。杜甫的其他诗歌例如《捣衣》《石壕吏》等诗歌,也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批判“苛政”的危害。
3、其他诗人“苦寒之吟”诗歌的文学内涵
孟郊《苦寒吟》:“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短短几句,便描述出了一个天寒地冻、冰冷无比的冬天。其中 “厚冰无裂文”暗指缺水。“敲石不得火”,暗指缺少柴火。“冻吟成此章”,暗指缺少衣服。寥寥数笔便将一个穷人困苦的生活写得淋漓尽致。
李绅《悯农二首》: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要人珍稀粮食,可是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是这样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统治阶级对农民剥削到了何等恐怖的地步!即便是丰收的年份,农民依然被饿死,原因诗中虽然没有写明,但结合时代背景可以推理出,滥行“苛政”使得农民没有口粮,最终被饿死。“苛政”的“吃人”本质,暴露无疑。
三、唐代“苦寒吟”类型诗歌对后世“诗史”的影响唐代《苦寒吟》等诗歌,影响了唐末讽喻诗流派。讽喻诗主要成员有皮日休、聂夷中、于、曹邺、杜荀鹤、陆龟蒙、罗隐等人。他们的诗歌反映阶级矛盾,因而在当时诗坛上形成了一个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特征的诗歌流派。
这种影响延续到了后世的诗词当中,例如宋朝张俞《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元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等等名句。这些诗歌作品大多数是以同情民众的疾苦,揭露社会腐朽昏庸为主题的,彰显的是诗人的家国意识、忧国忧民心态。
古时农家艰难生活
四、总结《苦寒吟》等现实主义诗歌通过描写百姓的疾苦,批判“苛政”,警示了后人“苛政猛于虎”的危害。同时,杜甫、白居易、孟郊等诗人,心怀百姓,着眼现实,忧国忧民的诗人情怀,为后世的知识分子做出了榜样。这些诗歌,传承和发展了自《诗经》而始的现实主义诗歌精神,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参考资料:
1、《唐诗三百首》
2.、《唐诗“苦寒之吟”的文学内涵及其“诗史”意义》
3.、《上古歌谣:中国诗歌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