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无用之人原文共多少字(宪问篇14.35不怨天)(1)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下学:礼乐射御书术等文献知识。做好小事,做好身边事。

▲上达:指大道真理,精神境界。如:道、自然、世界本源、人之所以为人等等。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孔子说:“我不怨天尤人,通过不断学习探求大道真理。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了吧!”

【学而思】

下学而上达:任何大事都要从低处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好的修行就是做好身边的事。

《道德经·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处理事情的时候最好从简单的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知我者其天乎”是超越时代的思想不被世人所了解的感叹。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没有一位弟子继承孔子的学术思想。

【知识扩展】

唐僧扫塔的四重境界

赵玉平 北京邮电大学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

有一天,唐僧师徒来到西域,那里有一个小国叫祭赛国,祭赛国有一个特殊的寺庙叫金光寺,寺后有一座金光塔,塔上有颗明珠,这个明珠能够光芒万丈,照八百里。有一天意外发生了,金光寺的金光不见了,塔上的明珠没有了。唐僧就带孙悟空去找这颗明珠,当天晚上他们到了寺里,发现寺里到处是灰尘,于是决定晚上去扫塔,他们就从下面的阶梯一层一层地往上扫。

很多人就觉得奇怪,扫塔从上往下扫才能扫得干净,从下往上扫只有顶层一个阶梯是干净的,那不是白费功夫吗?这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其实唐僧扫塔这个片段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智慧,那就是“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

一、起点低

扫塔从下往上扫,是想告诉我们,你的起点是从最低层开始的,而不是从最高层开始的。人生的进步路上,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层次和境界,必须从底层开始,慢慢一步步往上走。

不管你有多大的目标和境界,你的起点你不应该回避,这种事实你也不应该掩盖,因为这个低起点本身就是你人生的起点、是你进步的起点,它代表了你的初心。如果把这个东西给掩盖了,那你就是忘了自己的过去,你就是忘本了。

所以起点低,是想告诉我们,每一个进步都是从很低的起点开始的,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回头看自己那个很低的起点的时候,不要回避不要掩饰,因为在这个起点当中有你真实的人生、有你思想的进步、有你今天的成长,我们承认了过去的起点低,说明我们今天进步了。

二、当下净

唐僧扫塔从下往上扫的第二个特点是当下净,就是说你在扫塔的时候,你一边扫一边看,发现刚才曾经扫干净的那一层也脏了,不过你甭着急,未来还没有来呢,过去就已经走了,你真正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把眼前这一层扫干净就可以了,这叫当下净。

不要活在过去也不要活在未来,要活在当下。人生只有一天,就是今天,过去已经死了未来还没有来,把今天该做的事情做好,把今天该提升的境界提升出来,这才是我们今天应该要做的事。你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过去就过去了,不必纠结。如果为了过去的一些遗憾懊悔,就放弃未来,一直活在纠结中就太不值当了。所以当下净告诉我们把心放在眼前,把今天该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不用纠结过去。

三、回头脏

当你在打扫时,你会发现过去曾经干净的阶梯它又脏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现在的境界提升了。

第三层本来是干净的,等你扫到第五层回头再看第三层时,你觉得它脏了,那说明你已经到第五层了。好比我们在30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做得特别棒,等你到50岁回头再看时,你会发现30岁做的很多事都有很多问题。如果你回头看过去做的事能发现问题,那说明你今天提升了。如果你回头看过去做的事全是光荣和精彩,说明你今天退步了。所以成长有一个特点就是回头看过去一堆问题,这叫回头脏。

四、平常道

第四个境界是平常道,就是你不要小看扫塔这件事,真正的修炼不是移山填海、不是呼风唤雨。真正的修炼就是日常琐事,小到洗衣做饭,只要我们把眼前应该做的这件事扎扎实实做好,这就是提升的根本境界,这种状态叫平常道,他就是告诉我们家常洒扫之事,如果你能聚拢精神,专注去做,那也是修炼,真正的修炼不在天边不在深山,真正的修炼就在平常生活之间,修得一颗平常心,保持一份平常道,有了这份平常心,你做任何事情都会做得特别好,而且功德也会特别高,境界也会特别高。

《韩非子·显学》:“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译文】自从孔子死后,有子张儒学,有子思儒学,有颜氏儒学,有孟氏儒学,有漆雕氏儒学,有仲良氏儒学,有孙氏儒学,有乐正氏儒学。

《史记·孔子世家》: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chú]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鲁哀公十四年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给叔孙氏驾车的鉏商猎获了一头怪兽,他们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孔子看了后说:“这是麒麟。”于是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再不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再不见神龟负洛书出现,我也就快要完啦!”颜渊死了,孔子说:“这是老天要我死呀!”等到他西去大野狩猎见到麒麟,说:“我的主张到尽头了!”感慨地说:“没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孔子回答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学人事,上通天理,能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吧!”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史记·太史公自叙》:“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译文】我曾听董仲舒说过:周朝的政治衰落破败之时,孔子出任鲁国的司寇,诸侯害他,大夫们排挤他。孔子知道他的建议不会被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张再也行不通了,于是评判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为天下人行动的准则,贬抑天子,斥退诸侯,声讨大夫,以阐明王道。

又云:仲尼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

【译文】孔子伤感礼乐崩废,因而追研经术,以重建王道,匡正乱世,使之返于正道。

此上达之义也欤?春秋本天以治人,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故曰:“知我者其天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