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雎》——哪个男子不钟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分享一下诗经中的关雎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分享一下诗经中的关雎的内容(布衣先生读诗经1)

分享一下诗经中的关雎的内容

解读《关雎》——哪个男子不钟情

作者:布一

引言:孔子说,“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诗》的三百篇诗里面,没有一篇是邪淫的,人如果不学《诗》,那他说话都不会说话。人不学《诗》,难道成为哑巴了吗?当然不是,而是指他说话说不好,说的话不符合那个时期(周代)的规矩、规定、制度、规范等周礼的要求。孔子是站在他所处的阶级阶层、那个时代背景下才这样说。而现在,布衣先生读《诗经》,是联系现实生活,以我的视角来解读,觉得会更加生动有趣的。如果解读的有差错,还请见谅哟。

第一篇,《关雎》,《诗经》的开篇之作,描述了一位男子见到一位在河边上采摘荇菜的姑娘,被她的文静美好而吸引,于是有了这篇强烈而又温柔的美丽情思的故事。

美丽是无处不在的。“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高中阶段,会发生许多美丽的故事。男同学那时正处在积攒了十几年的荷尔蒙开始迸发、青春期骚动的年龄,男女同学之间彼此都有着朦朦胧胧的感觉了。很多男同学在听物理老师讲磁铁的物理特性“异性相吸,同性相斥”时,自然会联想到对女同学产生好感的方面来。

一次下课,物理老师刚走,一位男同学突然大声说,“乖乖!这同性相斥没感觉,这异性相吸太明显,我真的受不了。”同学们哄笑起来,刚才还是十分严肃的教室里,马上活跃起来——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有一天,班上一位男同学摇头晃脑拉着长腔大声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hao,去声)逑。君子好(hao,去声)逑啊~!”

“你不是那么'好(hao,去声)球'嘛,就向体育老师要个球”,语文老师正好来,“是'好(hao,上声)逑’,不是'好(hao,去声)球’,是好的伴侣的意思。我看还是'好(hao,上声)好(hao,上声)'学习吧。”

那年月,高中还没有《关雎》这篇课文,语文老师却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了这个知识点——真是一位好老师。同学们从此不再“好(hao,去声)球”、“好(hao,去声)球”的了。

“单相思,夜漫长长。相思苦,痛断人肠。个中味,怎堪忍尝。心中事,实难平常”——“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它让人失魂落魄,能让人销骨蚀魂。前几年听说某校高中生,为情而跳楼——那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

晚自习过后,男生宿舍里熄了灯,可是宿舍里的“卧谈会”才开始。有人谈论起某个女生的脸庞俊,有人说起某个女生的皮肤黑,有人接过话茬说起那个女生身材好,有人争论起班花校花的排名次序,有人传说着谁和谁眉目传情了……

“别说话了!”,值夜老师来查了岗,“卧谈会”上声音渐渐便稀下了。

可是,有的人却睡也睡不着,仍然想着他心里的那个事。月亮从东方升起来,有的人鼾声响起了,有的人说起了呓语。起床铃敲响了,睁开眼,有的人又回想着“卧谈会”上说到的她。这不就是《关雎》中描写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景再现么。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高中男同学,看起来都长高了个,很多也都有喉结了。但是他们还是很青涩,即使有着那想法,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把话对她挑明的,爱情路上你不翻过一个个山、一道道岭,哪就那么容易得到爱的呢。或怕被直接拒绝,就此“清零”,以后再无机会;或怕不能成功,那也不能成仁呢,以后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成为笑料;或怕那女生告给老师,被学校通报,落个破坏学校纪律“不许谈恋爱”的坏形象;或怕时机不成熟,还得蓄积力量、等待时机……在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中,高中三年的时间就如水银泄地般一晃就过去了。当然,也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最终牵手成对,走进了神圣的爱情圣殿里。

在打好基础、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中,有的男同学埋头攻读,在考试上拔得头筹,引来喝彩一片,自然能引来众女生羡慕的眼神。“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有的男同学把头发留得长长的、衣服穿得“潮潮”的、喇叭裤的裤脚做成大大的,以求标新立异,也能吸引不少女生的目光。有的“心机男”,则嘘寒问暖、多加帮助、格外关心,在投机取巧讨好上“下功夫”、“拍马屁”,也能博得些关注(阅读此文后,请别忘在头条上给我点“关注”)。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生,在有女生助威的赛场上,则更加勇猛无敌;在学校或班级联欢会上,则一展嘹亮的歌喉、优美的舞姿,这些更能立竿见影、引起众女生掌声雷动……特别是后两种情况,这不就是《关雎》中提到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达到同样效果的手法么。

布一先生读诗毕,想看译文去百度。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诗经中的开篇之作,共同回忆起曾经过往的美好时光吧!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最后是一道作业题:荇菜是一个什么鬼,好吃吗,怎么做,现在哪里能买到?

现在开始画重点:答案在周代叫做“周南”有河有水的地方找,大概位置是河南洛阳往南的大片区域(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域)。标准答案我是不会给你的,因为我也不知道。

(岁在壬寅仲夏布衣先生作于河南开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