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大风(清水效应看芦淞)(1)

“新芦淞新外滩”婚礼可以这样办:“飞机揽月”入怀抱。 谭青云 摄

李立洪 郭畅达 凌春舜

人逐水而居,城因水而兴。

株洲古称“建宁”。

过去的建宁小镇,如今只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水韵株洲“新芦淞新外滩”的一个“湘江记忆”。

“这是一方创业、创新、创意的福地。”近日,我们慕名来到株洲市芦淞区采访,了解到这座被称为“水都市”的城区,方圆不大体量却大,正在强势崛起服饰、航空和新业态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来掘金的外来人士,他们自称“新芦淞人”,提起“湘江治理,再现清碧”的热门话题,无不自豪地说:“绿色转身”看株洲,“清水效应”看芦淞!

芦淞因水兴盛。“湘江一号工程”牵来一江清水,引来一城清风,不但更加生态宜居,而且愈发繁华宜业。

“推动服饰创业之都、航空创新之都、业态创意之都风生水起,耸立于碧水蓝天间……芦淞区目标在前,步履坚定。”株洲市芦淞区委书记冯建湘表示,筑梦湘江,科学统筹湘江保护治理与治水治土治气、城市提质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纵深推进,实现美丽发展。

创业之都霓裳畅想

“华丽”、“金帝”、“九天”、“中国城”、“环洲”、“银谷”……株洲芦淞服饰城这些高大的楼宇市场,每天重复上演着物流盛况,演绎着精彩的创富故事。

历经20多年发展,这个从马路摊点起家的市场,如今已是闻名遐迩,先后获评“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品牌市场”、“中国服饰名城”等殊荣。

近5年来,芦淞服饰市场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且从单一的服饰销售,衍生出相互呼应、共同发展的芦淞市场群、龙泉总部基地、白关服饰产业园“三大板块”,基本实现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品牌推广、展示销售、电子商务于一体全产业链布局。一度制约芦淞服饰市场发展的“大市场、小生产”、缺少品牌支撑等瓶颈问题,在湘江文化产业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中得以突破和提升,给服饰产业注入文化内涵的新活力。

2014年,可谓芦淞服饰市场的一个转折点。株洲市制订了面向未来的服饰产业振兴行动计划,从产业布局、品牌塑造、平台建设、政策支持、改革创新等方面,给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芦淞服饰产业加速发展。

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堪称芦淞区打造服饰千亿产业集群的大手笔。目前累计投资已达3亿多元,“1.1期”7.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部完工。8月18日,卡尔菲特服饰、波亚米特服饰、“勿用”男装等15个企业集中签订首批入园协议,项目涉及服饰生产、面辅料生产、服饰机械、包装等行业,投资总额约10亿元。此外,芦淞区正在与包括佛山童装在内的100多家企业进行深度对接。首批入园的企业正在加快装修、购置设备,力争实现年内投产达效。

而在此前的6月29日,芦淞服饰物流中心这个“株洲小巨蛋”第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它整合了服饰产业发布、展示、交易、仓储配送等核心功能,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服饰秀演艺厅。与之毗邻的芦淞服饰物流配送中心汇通金港,已有近300家品牌服饰企业入驻。

“服饰产业不是夕阳产业,我们依旧看好芦淞服饰市场的前景。”在市场经营了15年之久某品牌服饰的肖老板充满信心说。

创新之都蓝天写意

11月5日,碧空澄清,蓝天如洗,在湖南翔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任职飞行员的段云恺,实现了人生的一大梦想。他驾驶着自己公司的美国罗宾逊R44Ⅱ型直升机,从株洲市芦淞区飞到天元区,穿越大半个株洲,在风景如画的栗雨湖畔,迎娶自己的美丽新娘朱佳颖。

这种时尚新潮的示爱方式,让株洲的年轻男女艳羡不已。其实,随着株洲通用航空城的迅速崛起,年轻男女尽可仿效段云恺和朱佳颖,到蓝天上去品味爱情的甜蜜。

株洲是一个既富畅想,又脚踏实地的水岸城市。

60年前,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在这里诞生,位于芦淞区内的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有限(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工动力机械608研究所以“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为己任,先后研发出活塞、涡轴、涡桨、涡扇等系列的航空发动机和辅助动力产品,在多次阅兵式上精彩亮相,接受检阅。

中航公司广场上耸立着吴运铎的雕像,格外引人驻足仰望。公司珍藏着吴运铎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正是这本书让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38年,抗日烽火燃烧,吴运铎投身新四军,制造枪炮支援前线。研制新武器过程中,他先后断了四根手指,左眼也被炸瞎,身上留下无数伤疤。1950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刚从前苏联治伤回国的吴运铎,被任命为中航的前身株洲兵工厂厂长,来到了湘江之滨的株洲芦淞区董家塅,带领工人克服重重困难,赶制军火送往抗美援朝战场。

中航人介绍说,当时,进出工厂的物资,主要靠水运,得知码头工人条件艰苦,吴运铎来到湘江边,和码头工人交朋友,为他们亲自搭建工棚,发放劳保用品,号召大家珍惜一江清水,增强湘江生态系统保护意识,激发了码头工人的干劲。吴运铎离开株洲后,其湘江情依然浓烈,感奋着后人。2013年,株洲市设立“吴运铎创业奖”,鼓舞和激励创新创业的有功之臣。

随着国家低空领域的不断开放,依托区域内科研、生产、集聚优势,芦淞区抢抓机遇,率先将目光投向了通用航空这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于是,一个规划57.6平方公里的通用航空城、打造株洲通用航空千亿产业集群的宏大梦想应运而生。

几年奠基,雏形已成。

前期进驻株洲通用航空城工地的罗特威直升机整机制造项目及北航小蜜蜂整机制造项目已完成交地,开始建设厂房、办公楼和配套设施,主体工程可望年底完成。

“罗特威”项目分两期进行,总投资约2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小蜜蜂”投产后,将主要生产农用飞机、水陆两用飞机,年生产能力200架,并研发生产航空新材料。

走进山河飞机制造车间和成品展示车间,令人兴奋不已的是,“阿若拉”固定翼飞机的零部件正在有序生产、加工和组装,眼前不禁浮现“阿若拉”腾地飞向蓝天的雄姿……

航空城重点发展发动机研制、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衍生四大领域,加快株洲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城建设,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集群集约、向高精尖转型发展。目前,拥有各类航空类企业6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年产值近100亿元,中小航空发动机占全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新芦淞人透露,借鉴“珠海航展”成功经验,积极谋划并适时举办立足中南、辐射全国的通用航空飞行者大会,切实提升株洲通航产业影响力。

创意之都满园芳菲

时近年关,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的高管和员工,开始盘点和展望。

依托工业株洲和芦淞服饰市场平台,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日有精进。总经理夏丹告诉我们,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的入驻商户已达1900家,比上年增加800多家,日平均点击量70万,在阿里巴巴于全国布局的300个产业带中,株洲排名前10。截至今年11月,完成销售额18亿元。

株洲本土的服饰购电子商务平台同样可圈可点,2014年交易额1235万元,日均交易额3.4万元;欧洲城“一起做”平台、金正方华丽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华丽在线”平台。

近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使众多行业受到冲击,与此同时,网购快速兴起、网民数量激增、快递支付大行其道,传统销售渠道遭遇严峻的挑战。芦淞服饰产业之所以强势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家顺势而变,主动融入“互联网 ”的“绿色洪流”,借助电子商务自觉转变发展方式,融入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大潮。

近年,利坤科技、“七十二变时尚屋”、经天纬地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相继开进芦淞服饰市场,20多家第三方电商服务机构与商家携手,共建芦淞服饰新业态。6月8日,阿里研究院发布2014年中国“电商百佳城市”榜单,株洲列第84位。去年,株洲的网商发展指数为5.29,位居全国第52位,位列湖南第一。

株洲市还以“新芦淞新外滩”推出“创业90”电商孵化基地,立即受到广泛关注。这个基地免费为创客们提供办公场地、设备、资金和技术支持,以扶持株洲的互联网创业者。湖南创翼玖零网络科技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王浩对此雄心勃勃:“计划3年内扶持1万人创业,在株洲孵化500家电子商务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芦淞服饰市场群商户宽带网络的覆盖面已超过80%,拥有电子商务人员近3万,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网购商品邮包超过10万个,电子商务年交易额60亿元,占市场销售额的15%左右。

为方便商家、客户,12月4日,芦淞区政府决定在芦淞市场群启动WiFi网络全覆盖工程。

借得“互联网 ”的东风,芦淞区加快新兴业态产业发展,正逢其时。

服饰霓裳畅想梦、航空蓝天写意梦、业态满园芳菲梦……梦飞在“新芦淞新外滩”,变得明朗而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