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1)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这篇文章是我的小伙伴小火龙写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喔~

这其实也是一个文化和信仰的传承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2)

我国古代有个专门的驱邪驱鬼官职叫做方相氏,是古代驱疫避邪的巫师。

方相氏有不同的版本,但都是驱鬼镇煞的,有一种说法就是“方相氏”是黄帝时期的(官位),担任这要职的就是黄帝的老婆嫫母,因她长得奇丑,可是古人都这样认为越长得丑的越能镇妖魔吧!

他大概张这样吧!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3)

钟馗不也是形象丑吗?

所以……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

屈原《九章·惜往日》也有类似记载。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4)

《周礼》有载:方相氏驱罔象。罔象即俗称魑魅魍魉里的魍魉,是游走于山川中的精怪。据说魍魉爱吃死者的肝,脑。但它畏惧老虎和柏树,这就是墓地里栽种柏树和石虎的根源。

所以人们就用方相氏立在墓旁或者墓穴旁来保护墓主人不受外界侵犯。

到了汉代“方相氏”非常出名,不过它是驱疫避邪的神,是中国本地的土生神仙。还有一种说法“方相氏”它是镇妖魔鬼怪的“神兽”。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5)

《大鱼海棠》里那个神兽就是方相氏,历朝历代的方相氏形象都不同,有兽形的有人首兽身的还有人形的。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开路神君》:开路神君,乃是《周礼》之方相氏是也……其神身长丈餘,头广三尺,鬚长三尺五寸,鬚赤面蓝,头戴束髮金冠,身穿红战袍,脚穿皂皮靴,左手执玉印,右手执方天画戟,出柩以先行之。

这段记载让我联想到了《封神演义》里的方相和方弼兄弟,他们是商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此二人忠义神勇,力大无穷。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6)

纣王要杀其二子,方相方弼两兄弟,不顾王命力救二位王子,他们先于群将众臣反出朝歌!而且两兄弟自古就被西北民间誉为“把门将军”。姜子牙封神后,方相被封为“开路神”,而方弼被封为“显道神”,他们两人都是太岁神星君的部下。

个人觉得《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也是借鉴的《周礼》里的“方相氏”最后演化来的。

中国古代宫廷里,每年都会举行三次方相氏驱疫辟邪的仪式,这种仪式叫做“大傩”,唐朝时上升为军队礼仪之一。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7)

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

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

傩仪中的主神就是方相氏。两汉时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8)

在日本奈良时代以前,“方相氏”的信仰传到日本,“大傩”也被纳入朝廷的仪式,叫做“追傩式”。

公元706年,日本发生大瘟疫,死者无数,朝廷首次举行了“追傩”仪式。

现在每年2月2日前夜,日本都会举行 “追傩式”,但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仪式了。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反弓煞的作用及功效(比跳大神更古老的民间驱邪仪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