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平时学习很努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会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会做一些自己买的课外辅导作业。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的成绩依旧平平。

经过了解发现,这个孩子平时并没有制定学习目标,每天跟着老师的进度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可能就是孩子一直努力学习,成绩却提不上去的原因。

成绩老是提不上去怎么办?成绩却提不上去(1)

因为一个没有学习目标的人,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不会专心投入,也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步。所以指导孩子制定一个明确有效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般来说,制定目标应该包含以下五个原则:

1.具体性

无论是什么目标,都必须是具体可行的。当孩子专注于一个小而具体的目标时,他就能体会到心流的感觉,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成绩老是提不上去怎么办?成绩却提不上去(2)

2.可衡量性

目标不但要具体,而且还要能衡量。

比如你原来跑步要跑三十分钟,现在计划要跑四十分钟,这就是一个具体的可以衡量的指标。再比如,上次数学考试80分,这次要提高到85分,这也是可以衡量的目标。

但是不要用一些不能把控的元素作为衡量的指标,比如我要超过哪个同学,但或许考试的时候,那个同学恰巧感冒了,发挥失常,这就失去了可比性。

3.可实现性

也就是说,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但也不能定得太低,太高或太低,对孩子来说都没有吸引力。

比如孩子跟一个比自己厉害很多的专业棋手下棋,三下两下孩子就失败了,这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根本不能让孩子对下棋产生兴趣。但如果对手太差,孩子就是赢了,他也会感到索然无味。

只有两个旗鼓相当的人在一起比赛,孩子才会集中精神,他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输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保持足够的专注,最后结果哪怕就是输了,孩子也会感到很开心。

所以目标要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立一个孩子稍微“跳一跳”就能达成的目标是最恰当的。

4.相关性

是指与目标相关的一些其他目标的情况。

比如我们把复习英语课文作为一个小目标,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课文的内容,还有课文中的生词和语法,也要关注。

再比如,我们把整理笔记作为一个小目标,但是有些同学可能只是把笔记重新抄了一遍,笔记看起来比之前是更整洁干净,但是他并没有对笔记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起不到更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制定目标需要注意的地方。

5.时限性

不管是什么目标,都需要设定一个截止日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日期内,要完成这个目标。

这一点,对于有些喜欢拖拉的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了目标,有了时间限制,也就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压力。孩子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把控进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能做到更专注,更用心。这样不但成绩上去了,还会养成很多别的好习惯。

成绩老是提不上去怎么办?成绩却提不上去(3)

所以,当孩子努力了却看不到效果时,不妨看看孩子是否制定了学习目标。家长帮助和引导孩子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让孩子朝着目标前进,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