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招一个岗位,看到一份简历,有点眼熟。

试着在微信通讯录里搜索,还真的是他。

点进朋友圈显示一条横线,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把我“微信删除好友”了。

聊天记录定格在去年8月份,当时是工作关系认识的。后来在我的朋友圈,他还遇到了前同事,说原来大家都认识啊。

只是很久没联系,朋友圈也没看过他的动态,刚开始看到简历一时半会儿还没想起来是他。

简历里的工作经历一共三家,时间线基本衔接的没有空档,看过去都很顺。再一看,去年他工作过的公司没有显示在里面,应该是隐去了,化解在了其他公司的工作履历里。

所以,这份简历一定程度上有“造假”。

对于已经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在简历上对任职时间造假,多半是希望履历更漂亮一些,频繁跳槽怕对方感官印象不好。

比较常见的操作手法是这样:

在某家公司任职小几个月、半年的,直接隐去这段履历。把上家的离职时间拉长、延后,再把下家的入职时间提前,中间再适当空一两个月也解释的过去。

还有一种,不叫造假,只是没写明而已,主要是为了得到一个面试机会:

入职一家公司没几个月就离职,目前是待业状态。简历还显示停留在上一家,在面试的时候解释一下最近在哪里做过,不合适刚又离职了。

“造假”这两个字不太好听,姑且称呼为“包装”吧。

说说我的体会:

1、“包装”简历是为了得到面试机会,而不是为了被录用。不要造假,因为圈子太太太太小了。

某段工作经历我们可以不写,但不要去把任职时间往上下两家公司塞。中间的空档期面试的时候如实说,在哪里做了一段因为什么原因又出来了。

你问我面试官会不会反感,他若想录用你,认定是你,你就是说那几个月空档在家躺尸冥想他都不介意。

你已经有面试机会了,最后能不能录用跟简历没有关系。

2、撒一个谎要用十个谎去圆,还不如如实说。

在二三线城市,行业的圈子那个小的呀,在哪都能碰到熟人。你现任老板跟你的前任老板可能就住上下楼,你还以为从东边出来了,去到西边就没人知道你过去了。

朋友的公司招了一位总监,说是在某知名公司干了好几年。入职不到一个月,老板总感觉不对,一打听,总监前一家公司的老板家就住现任老板的楼上呢,说那位总监在他那干了不到一年,没有好几年呀。

现任老板可生气了,要猎头公司退钱,背调怎么做的。

据说背调是真的有做,是原公司有人帮着圆谎,所以才顺利过关。没想到载在大BOSS手上。

3、总之,简历只是为了得到面试机会而做的一个敲门砖,并不是决定录用的重大筹码。不要去简历造假,相当于为自己入职后挖坑。

最后,小结:

某些工作经历你可以不写,面试的时候再解释,不要去造假。

挖了坑,以后自己再跳进去多痛苦。

简历造假的看法(说说简历造假)(1)

两个灯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