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患者体检的时候发现蛋白尿 就很紧张,是不是肾有问题啊?会不会得尿毒症啊?

蛋白尿一定是肾病吗?

肾有什么问题会出现蛋白尿(化验尿带)(1)

正常情况下,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当尿中蛋白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一定是肾病吗?

但是,被检测出蛋白尿,也不一定是肾病。

比如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发热、近期食用大量高蛋白质的食物也会也会造成生理性蛋白尿。

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多休息,多喝水,一段时间后,蛋白尿的情况就会消失。

肾有什么问题会出现蛋白尿(化验尿带)(2)

蛋白尿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蛋白尿通常都是悄咪咪地来,不带一点儿症状,却在我们的体检报告里留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尿蛋白的“ ”。

患者一检查,往往看到 或者阳性的字样就很紧张,蛋白尿 也不一定是肾病。

其实,人体会出现蛋白尿,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功能性蛋白尿

这种尿蛋白通常在剧烈运动、发热等情况下发生,也常见于高温作业过度寒冷,情绪紧张等应激状态。

肾有什么问题会出现蛋白尿(化验尿带)(3)

人在剧烈运动下,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促使尿蛋白的排泄增加,影响了肾小球对白蛋白与血浆蛋白的滤过增多,从而产生蛋白尿。

二、体位性蛋白尿

肾有什么问题会出现蛋白尿(化验尿带)(4)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加强脊柱前凸姿势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多发生于瘦长体型的青年或成人。

三、病理性蛋白尿

分肾小球型和肾小管型。

① 肾小球性尿蛋白

见于急性肾小球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l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代谢性疾病常见于痛风肾。

② 肾小管性尿蛋白

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蛋白尿多高就是尿毒症?“+”号意味着什么?

体检报告的“ ”意味着:

( ) 表示尿蛋白在0.2g~1.0g/L

( ) 表示尿蛋白在1.0g~2.0g/L

( ) 表示尿蛋白在2.0g~4.0g/L

( ) 表示尿蛋白在>4.0g/L

通常“ ”和“ ”医生会建议住院观察做定量检查以及进一步的诊治。

蛋白尿的“ ”≠尿毒症

因为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而且,并不适所有的肾脏病都会出现尿蛋白,有些患者蛋白尿不是很严重,但是肾脏功能已经减退了的。

蛋白尿会影响怀孕吗?

肾有什么问题会出现蛋白尿(化验尿带)(5)

一般来说,男性患者是不影响生育的。

如果是持续性蛋白尿时间>12周,就要小心了!这提示可能存在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血压,肾衰竭。是不建议怀孕的。

这是因为患者妊娠后,流产、早产的概率比一般孕妇大10% 。而且,此类患者容易在孕晚期损害肾脏功能,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蛋白尿的饮食需要注意啥?

在门诊里,不少蛋白尿患者好几个月都没吃肉(诶~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忍住的),最后却造成了营养不良。

肾有什么问题会出现蛋白尿(化验尿带)(6)

蛋白尿患者应根据种类及病情,采用不同标准的蛋白质饮食。

【无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患者】

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年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质,血浆尿素氮増高的患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者患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年人每天为0.8—1.0g/kg。建议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除了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钙、镁、锌等矿物质,建议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等,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及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大麦、肉类和动物内脏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玉米粉、大白菜、萝ト、胡萝ト、茄子、扁豆、南瓜等)。

☆植物蛋白要注意

植物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嘌呤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应该少用。比如说豆制品,蛋白尿患者应该慎用。

肾有什么问题会出现蛋白尿(化验尿带)(7)

感谢大家的阅读、关注和点赞,有任何关于肾病的问题您可以关注我,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我抽时间为大家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