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到一家年收入16亿的公司,只是夫妻开的夫妻店。这家夫妻店是一家售卖盲盒的潮玩公司,2020年6月曾提交资料计划招股。他们2019年营业收入16.83亿元,近两年营业增幅都超过了200%。

1、盲盒有多火

盲盒物如其名,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我们购买时不知道盒子里面售卖的是什么,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盲盒最早是起源于明治时期的日本。当时的百货公司为了增加新年的销售额,就把货品放在袋子里,袋子里的内容不事先公开。

商品售卖有哪些线上渠道(只卖一种商品公司年收入16亿)(1)

虽然单个袋子的价格并不高,但是却很受消费者欢迎,久而久之就成了固定的促销手段。

因为这种消费方式,给购买者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开出心仪东西的喜悦感,从而促使购买者有再次购买的欲望。

据日本玩具协会统计,2018年日本玩具市场中,以盲盒为代表的玩具增长了114%,行业龙头的系列玩具销售额能达到85亿日元。

在中国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天猫的一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中,盲盒借着五大剁手利器之一的手办,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一年有近20万在盲盒上年花费超过2万元的买家,那究竟为什么这种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的商品,反而卖得这么好呢?

2、盲盒就是一种欲罢不能的上瘾心态

著名心理学家亚当 · 阿尔特所写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的书中,列举了六项构成上瘾的要素。其中的一条: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正好揭示了购买盲盒上瘾的原因。

对应这个要素有这样一个实验来解释:

将三只猫放在三种不同的猫粮喂食机器前。A猫触动按键机器肯定会给猫粮。B猫触动按键,机器会随机选择给还是不给猫粮。C猫即使触动按键,机器也不会给猫粮。

商品售卖有哪些线上渠道(只卖一种商品公司年收入16亿)(2)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B猫去按按键的频率居然是最高的。这就是不确定性带来的上瘾效果。

像A猫它只是接受确定性的事情,就会形成一种没有挑战的倦怠心理。最后即使每次都能得到猫粮,A猫也不屑于再去触动按键。反而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到猫粮的B猫,却深陷喂食机器不确定的乐趣之中。

我们在刷抖音时感觉时间飞快流逝不能自制,其实也是这种上瘾心理作祟。因为每一次滑动屏幕,带来的视频类型内容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会感到,下一次刷出来的视频才是更喜欢的内容。

盲盒就是利用了人的这种心理。因为永远不知道盒子里面放的是不是最想要的,反而会促使我们一盒一盒的去购买。

3、中国盲盒:小浣熊水浒卡

回想小时候,风靡一时的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卡片,也是一种盲盒。为了能攒齐108张梁山英雄,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干脆面真的吃了不少。

商品售卖有哪些线上渠道(只卖一种商品公司年收入16亿)(3)

《喜剧总动员》中张小斐所演的小品,就有为了收集水浒卡吃了一年的干脆面,甚至想好了谁要集齐了水浒卡就嫁给他的桥段。足见这种类似盲盒的销售手段的火爆。

相对于干脆面,里面的卡片才是重要的,所以有的人疯狂到为了要卡片直接把干脆面扔掉的情况。

其实最开始小浣熊送的不是卡片而是贴纸,贴纸的套路仿照的是日本的扭扭蛋。每隔一段时间出一个主题,每个主题有若干张。但是这种纯效仿的效果反而没有卡片好。

统一后来为了继续水浒卡片的热潮,推出了两个举措:一个是3元任意补三张的活动,另一个就是推出收藏册,以此激励消费者继续购买他们的干脆面。

4、万物皆可盲盒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万物皆可盲盒。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商家做不到的。

比如旅游业推出过盲盒飞行的业务。就是以开盲盒的形式,随机抽取赠送规定路线上的目标城市机票业务。

比如数码产品盲盒,分为几个不同的价格等级,一般都是数码周边产品,包括数据线,风扇,小音响,耳机,手环等等。另外还有所谓惊喜产品,就是价值比盲盒售卖价格高的,比如有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AirPods,iWatch,平板,戴森吹风机,无人机,平衡轮等等。至于买盲盒值与不值,其实大概率就是买的一个碰运气的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数码盲盒,就是现如今数码二手产品来源越来越多,专门做二手物品回收的平台也越来越多。

因为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年会抽奖,最常见的奖品就是数码产品。以手机,耳机,平板,甚至是平衡车,无人机等居多。有人抽中奖品后,因为自己手头有类似的产品,所以直接就会拿到二手产品平台上回收变现。

商品售卖有哪些线上渠道(只卖一种商品公司年收入16亿)(4)

所以现如今这种的二手商品平台,已经不是我们以往感觉的单单做物品回收,更像是以前淘打口碟一样发现好东西的渠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