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农工商超市118店今天正式对外营业,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光明食品大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光明食品大楼(光明又一市中心超市恢复对外营业)

光明食品大楼

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农工商超市118店今天正式对外营业。

118店位于普陀区长征镇,早上7点45分开始,就有周边小区的居民在外排队等候入场。超市工作人员、当地街镇的志愿者以及属地公安,在超市内外维持秩序,提醒大家保持两米间隔,有序进入。

“长征镇区域符合人员外出条件的小区,给居民发放了购物邀请函,在规定时间段去往特定点位购物。比如,118店按照每小时200人次来发放。”农超集团总裁助理郭悦告诉记者,超市门口设置了“数字哨兵”,居民对准屏幕刷一下手机,就能显示个人健康信息,包括最近一次核酸检测报告、是否绿码等等。“长征镇社区居民持有48小时核酸证明以及购物邀请函,就能入场购物。”

为避免人群聚集,118店与相关街镇讨论设计了超市内部动线。通过货架摆放以及工作人员提示,引导居民沿着规定的路线流动。同时,原本散装的蔬菜以及生鲜类产品提前分装,不必上秤就可直接拿取,减少居民的停留时间。

“近期,居民们通过社区团购以及政府保供等方式,买到了大米、蔬菜等基本物资。今天看下来,大家的改善型需求比较明显,牛肉、水产品、8424西瓜、练塘茭白等更受喜爱。”今年,因物流阻滞等原因,沪郊农企及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面临困难。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呼吁零售企业积极对接,帮助销售玉菇甜瓜、8424甜瓜等地产农产品。“相较于往年,今年我们和沪郊合作社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希望通过零售渠道,尽可能帮助他们缓解销售难题。”郭悦说。

虽然是今天正式对外营业,但其实118店自本轮疫情以来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线上平台以及集采集配等方式,满足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方舱医院的物资需求。在岗员工从最少时的16人,增加到如今的78人。店员们实行闭环管理,吃住全都在超市内,每天一次核酸检测以及两次抗原检测。“如今,在集采集配的基础上,叠加了对外营业的工作量,肯定会有压力。不过,看到顾客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来,员工们感到原先的生活秩序正在慢慢回归,心情也变好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沪上商超连锁、便利店等正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截至5月5日,农工商超市全市200余家超市门店,复工率达到81%,预计下周将达88%。

在本次疫情中,农工商超市多家门店处于“关门不关店”的管理状态。为服务好周边社区,多家农工商超市门店店长主动与当地街镇联络,共同制定并启动特殊形势下的保供方案。

比如,桃浦店与社区建立物资保供群,每天下午四点,店长将当日门店现货库存进行数据统计并制成“门店菜单”,发送至社区,再由社区发送至居民购物群内。居民根据“菜单”内容,上报所需商品。每晚9点,社区提交购物需求清单,汇总后反馈给门店。门店员工完成出单、单据结算工作后,连夜对所需商品进行分拣、打包,次日上午对货物进行消杀。门店实施“无接触”供货,将商品放置在门店交接区,由各社区指派专人前往交接区进行清点、收货,完成“最后100米”保供工作。

与此同时,光明食品集团所属良友便利公司,与各区商务委、相关街道积极对接,确保门店保供人员顺利返岗。截至5月5日,公司旗下BK24光明便利屋、良友便利、光明便利各门店复工复市已达186家。

结合所属街道不断变化的封控情况,良友便利公司各复市门店灵活采取四种保供方式,包括员工在店内封闭管理,通过“京东到家”等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上销售;门店交予属地管理,服务区域内封控人员;门店员工与周边社区线上联系、预定商品,社区志愿者线下批量取货。此外,还可将门店作为前置仓,通过光明餐车将居民集采商品送至更远区域。

栏目主编:陈玺撼

来源:作者:束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