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经常被提及的一件事。虽然时间不长,而且最后还失败了,但后人对此事

的争论一直存在。这次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通过向光绪皇帝倡导学习西方,改革

政治等,从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康有为给光绪维新变法的建议(只见过光绪皇帝一次的康有为)(1)

如今很多学者对戊戌变法的评价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特别是戊戌变法的发起者之一的康有为,大家对此人争议更大。其实对于戊戌变法,我们还是要肯定它的正面意义的,还有康有为这个人,他也是一个心怀报国之志的人。但戊戌变法和康有为在历史上的影响,其实是被很多人夸大了。这次,我们就来分析了解一下这件事。

首先来了解一下康有为这个人

康有为是一个多面性的人,他整天讲男女平权,却一生纳妾无数。他号称拿了所谓光绪皇帝给他的“

衣带诏”,然后就去海外筹款,扬言募款之后要回去营救皇上。但后来被证实这件事是假的,皇帝并没

有给他过什么衣带诏。那么他筹的这些款项都用在哪了呢?供自己消费了,比如纳个小妾,盖个小洋

楼等。

康有为给光绪维新变法的建议(只见过光绪皇帝一次的康有为)(2)

康有为在国外组织的保皇党后来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在民国建立之前,他的这个小集团已经做得有

些过分了。比如海外华侨如果想回国内投资,那就得经过他的同意。与此同时,他还要附着一些小要求,比如自己要入股等,如果没经过他的同意就回国投资了,那他甚至能派暗杀者回去把你干掉。

康有为很有编故事的能力,他在海外进行各种吹嘘,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他向光绪大力提

倡戊戌变法,但他跟光绪也仅仅只见过一面而已。康有为说他跟光绪聊了四个钟头,但后经考证,光

绪最多跟他聊了一个钟头,因为光绪接见康有为的当天,也同时接见了其他大臣,而且其中一个叫张

元济的大臣还把这些事给记了下来。

康有为给光绪维新变法的建议(只见过光绪皇帝一次的康有为)(3)

但康有为的政治身价并不是一直都很高的,后来也开始没落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降的呢?就是从

慈禧死后,因为1909年,清政府自己也开始搞立宪改革了。这就让康有为的身份突然变得尴尬至极,

康有为曾经极力跟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死磕,但他曾经反对的守旧派如今竟成了他的同志,也开始搞改革了,这就让康有为身价暴跌。

因为当时的摄政王载沣对待康有为的态度就是不骂你、不理你,把康有为给边缘化了。这种情况下,康有为就开始主动向清政府抛媚眼了,后来还成立了各种协会,都预留了总裁之位让载沣去当,但载沣并没有理睬。最后在1912年,大清也亡了,康有为就彻底失去了价值。

再来了解一下戊戌变法的可行性有多少

康有为给光绪维新变法的建议(只见过光绪皇帝一次的康有为)(4)

康有为

戊戌变法很不靠谱的一点,就是求快。在康有为与光绪仅有的一次见面里,他就曾对光绪说:“欧洲

人变法,花300年国家富强,日本人变法30年而天下富强,我们的变法,3年大清就富强了”。这么短

的时间就能变法成功,使大清富强,这种大话吹得估计康有为自己都不信,但他为了让光绪相信自己

,让他能成为变法的领导者,获得更多权力,他只能这样骗。

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虽然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但是注意力却不在维新变法上,而是

在怎么获得改革维新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上,他们一开始的方向就跑偏了。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还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到中国访问时,康有为竟然

异想天开的想聘请伊藤欧文为变法顾问,主持大清变法。这就让已经隐退的慈禧坐不住了,后来的

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让日本人主持清朝的变法,不光慈禧觉得不靠谱,在如今很多人看来,也觉得不靠谱。

康有为给光绪维新变法的建议(只见过光绪皇帝一次的康有为)(5)

而且戊戌变法的那些内容,对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来讲,并不能改变现状,改革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废除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这个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废除之后,配套的新式学堂却没能跟上,造成

青黄不接的状态。这都是戊戌变法操之过急,希望速成的后果,但改革哪有那么容易。

这种自上而下的变法,仅仅依靠皇帝和极少数官僚来推行,这就与老百姓关系不大了,没有群众作为

基础的变法,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也是必然的,从变法的决策者到制定的内容,都不具备改革成功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