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狗。到底什么叫鞋狗呢?所谓鞋狗,并不是一种动物,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人——哪种人呢,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特指“全身心投入其中,努力制造、销售、购买或设计鞋子的人”。翻译成我们生活里的大白话,就是把运动鞋当作自己的终极爱好,整天不离手、嗜鞋如命的那种,资深运动鞋发烧友。

耐克旗下鞋子和乔丹鞋(耐克老板菲尔奈特自传鞋狗)(1)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只听说过嗜酒如命的酒鬼,真的有嗜鞋如命的人吗?嗯,还真有,比如本书作者,菲尔·奈特,书里登场的第一位鞋狗,这个人就是一个嗜鞋如命的人,每天满脑子想的全是鞋子。他对鞋子的痴迷到了什么地步呢?只要一有空,他就把鞋子拿在手里,像欣赏一块手表一样,对着灯光,把玩、欣赏这只鞋子,恨不得睡觉的时候,都把鞋子拿进被窝里,抱着睡才开心。

有人觉得他是个神经病,但他自己呢,却从不在乎别人的异样目光,相反,他是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对运动鞋的狂热当中,乐此不疲,认为这是一种专注的美德。因此,他便开始用鞋狗这个词,来表达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在他的特别要求和坚持之下,耐克公司,从早期的联合创始人,一直到后来的普通职员,从上到下个个都是资深鞋狗——可以说,整个耐克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由一群鞋狗发起的“运动鞋发烧友公司”。那么直到今天,耐克公司招聘员工,其中一条重要的标准,依然是:你首先必须是一名鞋狗。这已经成了流淌在耐克血液里的企业文化。

耐克旗下鞋子和乔丹鞋(耐克老板菲尔奈特自传鞋狗)(2)

那么除了菲尔·奈特,这位鞋狗的总头领之外,本书还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另外两位典型的鞋狗。一位叫做比尔·鲍尔曼,另一位叫作杰夫·约翰逊。

先说第一个,比尔·鲍尔曼。这个人是作者的老乡,但也是作者的老师,工作是俄勒冈大学的田径教练,作风严厉,沉默寡言,培养了很多有名的运动员。而作者在读大学时,就曾经在他的手下。这人虽然工作是教练,但却不喜欢被人叫作教练,他的兴趣,全在运动员的两只脚上,干嘛呢,整天琢磨着能不能改进他们脚上的鞋子。这个人整天到处搜刮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自己做跑鞋,比如什么鱼皮啊、老鼠皮啊等等,总之啊,越奇怪的材料他就越有兴趣,然后拿自己的队员做试验——作者在学校里,就是经常被他拿来当试验品,可谓是饱受摧残。

耐克旗下鞋子和乔丹鞋(耐克老板菲尔奈特自传鞋狗)(3)

后来,作者决定创业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位古怪的老师,于是邀请他合伙。俩人在饭馆里凑了半天,最后每人只凑出来500美元,合起来1000块。这1000美元,就是耐克公司传奇的开始。那么这个教练,就是占有50%股份的唯一合伙人。很多人可能就说了,这个人肯定发财了,你看现在的耐克值多少钱啊。但奇怪的是,这个人对于钱,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公司成立之后,整个公司的运营,他根本不管不问,整天继续死磕鞋子。

在1971年,公司营业额达到了130万美元,鲍尔曼已经非常有钱了,但他在干吗呢?有一天,他跟妻子吃早餐的时候,吃着吃着就走神了,眼睛盯着一块饼干,直愣愣看了好几分钟,然后大叫一声,突然跳起来,把厨房的饼干机给抱走了。原来啊,他是看到饼干表面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灵感迸发,想把这种花纹做成跑鞋的鞋底。为了做出跟饼干表面一模一样的花纹,这个人直接把融化的橡胶倒进饼干机,结果把家里的厨房搞得乱七八糟,自己还吸入了有毒气体,中毒了。他老婆当时看他的眼神儿啊,简直就跟看外星人一样,这家伙简直不可理喻!你看,这个人,怎么说也是占有耐克一半股份的二号元老哇,这副德行,跟我们想象中的合伙人,完全不同吧。

耐克旗下鞋子和乔丹鞋(耐克老板菲尔奈特自传鞋狗)(4)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位鞋狗的死磕之下,这种有着跟饼干一样花纹的鞋底,终于做了出来。这个,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华夫饼跑鞋”,上市后成为耐克的标志性产品之一。因为这双鞋实在太舒服、太漂亮了,大家不但穿着它去运动场跑步,还穿着它去上班、上学、逛街。运动鞋,也第一次成为了一种社会潮流。

再来看第二个鞋狗,杰夫·约翰逊。这个人,是作者在斯坦福大学读硕士时认识的一位同学,他也是斯坦福校田径队的长跑队员,这家伙当然也是一名狂热的鞋狗。大学毕业后,因为放不下对运动鞋的痴迷,还在业余时间到阿迪达斯帮忙卖鞋子,作者当然不会放过他,便请他来全职帮自己开拓市场。于是,这位杰夫·约翰逊就成为了公司的第三号元老,统管销售和市场。这个人虽然表面是做销售的,但实际上他对鞋子本身却更加痴迷,因此他的所谓销售,可能要打个引号。一般人卖鞋子嘛,卖出去,收到钱,就完事了。

耐克旗下鞋子和乔丹鞋(耐克老板菲尔奈特自传鞋狗)(5)

可是他呢,是整天不停掏心掏肺邀请别人去免费试穿他的鞋子,试完了,还要跟对方好好聊几句,买不买根本没关系,他只是为了“以鞋会友”。后来作者就发现了,相比卖出去的钱,这个家伙其实对聊鞋子本身,可能更有兴趣。但是偏偏这种模式,一传十,十传百,反而吸引了更多的鞋狗前来捧场,销售额反而非常好。

不仅如此啊,这个人还有个怪癖,他常年坚持干两件事儿——一个是给老板写信,写什么呢,就写自己跟顾客聊天的记录。由于他是搞销售的嘛,经常在各地到处跑,所以他就用写亲笔信的方式,把他在全国各地跟顾客聊天的体会,记录下来,分享给自己的老板看。这个家伙简直是一个写信狂人,寄来的信啊,内容是五花八门,非常奇葩,大到最近的哪双鞋卖得好啦,小到昨天有个小孩儿试了咱们的鞋把脚给崴了,等等这些破事儿啊,一股脑地都给老板发过去。随着鞋子越卖越多,这个人的信也是越来越多,有时一天来好几封,老板的信箱都被撑爆了。

耐克旗下鞋子和乔丹鞋(耐克老板菲尔奈特自传鞋狗)(6)

作者就非常崩溃,他心里就想,这人是不是找存在感啊,于是干脆就当没收到,一封也不回。但这个人不管有没有回复,依然孤独地、执着地写着自己的见闻体会。这个奇葩的习惯,一直坚持了很多年。后来作者才明白,这哥们儿其实不是找存在感,他就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鞋子,热爱鞋子,才坚持了这么久。

耐克旗下鞋子和乔丹鞋(耐克老板菲尔奈特自传鞋狗)(7)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