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是什么?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切认识论理论都要讨论和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的本质)(1)

围绕这个问题,认识论中历来存在着二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这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上维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

一切唯心主义哲学都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物质世界看做是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奉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主观自生的,人们对世界或存在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自己感觉和观念的认识,因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不过是感觉的复合或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是现实世界的创造主,世界上的各种具体事物包括人类本身都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形式或不真实、不完善的摹本,因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过是客观世界自己认识自己。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贯彻于认识论的必然的理论结论。而作为1⃣️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的基本原则。反映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认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之点。

列宁曾经指出:所谓唯物主义反映论,就是主张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像。

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看来,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反映与被反映或映像与原型的关系,没有客观世界及其事物,就不会有人的认识。同时既然认识只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必然要受到人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态制约,因而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常常是有差异的。

第二:认识能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像。

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不可知论的根本之点。

不可知论是一种怀疑世界的客观存在和人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否认科学认识的客观可靠性的观点,它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变种。

与不可知论的观点相反,唯物主义反映论不仅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且还承认反映与反映对象之间的符合,承认人的认识可以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像。

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看来,世界的可知性是为人类实践和科学认识的发展早已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不可知论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否认科学认识的可靠性是根本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