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唠叨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母亲
姜军峰
放假前几天,上初中的女儿放学回家告诉我,学校布置了“家风·家训”作业,并且可以由家长一起完成。我看着题目,沉思良久,脑海中浮现出了母亲的影子,她那熟悉而又亲切的教诲一遍遍萦绕在我耳边。又思索片刻后,这篇《母亲的唠叨》一气呵成,连同“家风·家训”等材料一起由女儿交给了学校。暑假过后,我家的“家风·家训”获了奖。
文章获奖在我的意料之外,但细想之后,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母亲的唠叨是一种无言的教诲,承载着生活的智慧,更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家风。虽然母亲已远去10年了,但是她的唠叨却时时印刻在我的心里,流淌在我的血脉中,总在不经意间给我慰藉,给我希望,给我力量。
——题记
哪儿都有灵芝草,哪儿都有牤牛墩
家风的内容承载厚重,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的“唠叨”。
母亲常说:哪儿都有灵芝草,哪儿都有牤牛墩。这句话是说,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必然有弊,善与恶、美与丑、高雅与低俗总是共存的。父亲17岁那年,从农村老家出来当了兵,应该是工程兵,整天修铁路、打隧道、搞爆破,天南海北的到处去,还曾出国援外在老挝待了3年,因个人表现突出,在部队上被提拔成为了国家干部。因为父亲的关系,我和弟弟从小跟随母亲住过很多兵营,隔段时间就要搬次家。快上小学的时候,我家再次随部队搬到了泰安,住在6082部队的家属大院里,一住就是5年,这算是在一个地方待得时间比较长的了。在泰安师范附属学校上小学时,受东平老家方言的影响,我“z、c、s”和“zh、ch、sh”发音不清,常常把“组长”说成“猪长”、把“报纸”说成“包子”等等,遭到了一些同学的嘲笑。刚进校门,我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严重伤害,并大大挫伤了学习积极性。我一度厌学,不愿上课。母亲告诉我:哪儿都有灵芝草,哪儿都有牤牛墩,只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成为了“灵芝草”,同学们就不会看不起咱啦,关键还是自己要努力啊!在母亲的鼓励下,我的学习成绩提升很快,最终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1985年部队“百万大裁军”,父亲和他的战友们面临着转业重新安置工作的选择,或留在泰安,或回到原籍。因泰安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较好,6082部队的转业军人绝大多数选择了就地在泰安市安置工作。这一年,恰逢泰安撤县建市,升格为“地级市”,工作岗位很多,父亲的战友们安置的单位都不错,如:市委、政府办公室,公检法、市直部门、驻泰高校等单位,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收入都挺好的。但是,唯独父亲毅然决然地带我们全家回到了东平老家。他的理由很简单:父母在、不远游,奶奶和姥爷、姥娘的年龄都大了,需要照顾。回到东平那年,我10岁,记忆里一片朦胧,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原6082部队是工程兵部队,因业务对口,父亲在东平县建委一个下属单位担任了负责人,他的战友们转业安置在泰安市建设系统的也不少,好多人成为了父亲行业管理的顶头上司,有时到东平检查指导工作,就顺便到我家吃顿饭,言谈举止中,他们心理上的优越感溢于言表:老姜啊,还住在平房里啊!家里有个院儿,倒是方便,就是苍蝇蚊子太多了,太脏了;东平的工资真是太低了,还是贫穷落后啊。父亲战友的话语不时刺激着我,使我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因为不敢告诉父亲,所以我就埋怨母亲:泰安大城市多好啊,住得好、吃得好、学校好,为什么你要答应父亲又回东平呢,这不是“人往低处走”吗?面对我的不理解,母亲依然还是那句话:哪儿都有灵芝草,哪儿都有牤牛墩;大城市里也有牤牛墩,小地方上也有灵芝草,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争取做“灵芝草”。后来,我努力学习,考取了高校,毕业后在乡村基层工作了3年,期间工作多有不顺,生活曾又消沉了一个时期;再后来,我努力学习,打算考取全日制研究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但最终还是失败了。1997年3月,我无意中从报纸上得知全省首次公开招考国家公务员的信息,在无考试大纲、无指导教材、无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我连过三关、一举夺魁,谁知就是这偶然的一考,竟然改变了我生活的方向和命运的轨迹。
哪儿都有灵芝草,哪儿都有牤牛墩。无论是在上学读书时,还是在参加工作以后,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母亲这句朴素辩证的话,总是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不断地学习、进步,再学习、再进步,一直到现在。
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母亲常说: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相对于同时代的伙伴,我的童年还是很幸福的。我是家里的长子,又是家里的长孙(外孙),除了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娘对我更是格外疼爱,甚至是溺爱。
虽然爷爷奶奶的家庭条件差一些,但是,如若家里有一些诸如方酥馓子、点心糖果之类好吃的,我绝对是第一个吃到的,东西少的时候,奶奶就会让我独自享用。相对来讲,姥爷姥娘家的条件富裕一些。80年代初,姥爷抓住东平县城搬迁的机遇,从泰安、济宁等城市贩卖青菜至县城,逐步改变原有“5天一个集”的局面。姥爷公平交易、诚信买卖、童叟不欺,慢慢家里赚了钱,成为了当时的“万元户”。因为家里做生意,姥娘家的抽屉里、橱柜里、甚至桌子上,小额的毛票和硬币扔得到处就是。我缺零花钱的时候,便到姥娘家,先大吃一顿,再里外“扫荡”一番,然后便扬长而去。临走时,姥娘还抓着我不放:吃饱了么?钱够花吗?什么时候再来?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你留着呢!完了,总会笑骂一句:外甥狗、外甥狗,外甥就是姥娘家的狗,吃饱了就走!因此,我小时候,不仅吃喝不愁,而且兜里的零花钱也是“财源滚滚”。
家里“吃国库粮”,还有“万元户”的姥爷做后盾,我的生活无忧无愁。虽然这样,母亲对我和弟弟的要求还是十分严格。她说,生活要俭朴,不能浪费,不能比吃比穿,要比就比谁学习好。上初中时,我还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弟弟更是从没穿过新衣服,一直都穿我剩下的。母亲说:一米渡三关,不能浪费一点点粮食,一粒米也必须吃掉。刷锅的时候,要分成两回,因为锅里碗里还粘有少许的剩饭和菜叶,第一回刷锅水不能倒掉,用来喂鸡,第二回再用清水把锅盘碗筷冲洗干净。母亲还说:人勤地不懒,饿得懒人、冻得闲人。庄稼人要勤劳作才能有好收成,人若懒散了,不勤于耕耘、上肥、除草,地里的庄稼粮食也不会成器。在母亲的教育下,我和弟弟从小就常做家务活,自己的鞋袜手绢自己洗,我负责打扫室内卫生,弟弟负责室外。假期里,父母上班时,我还能简单炒几个菜,弟弟也会帮着洗菜、熬粥等,我们哥俩忙得不亦乐乎。因此,我和弟弟的生活自立能力都比较强。这也为我参加工作以后,在基层村庄的三年单身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对于日常生活上的唠叨,母亲对我和弟弟在学习方面说得少一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读书学习从小要打好基础,将来学得一门看家的本领,自己能养活自己,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后也能养家糊口,老婆孩子能吃饱饭,上能孝敬父母,下能抚养孩子,这便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了。小的时候,我就是在这“指导思想”下读书学习的,如能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个工作,那是比较理想的;若上不了大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就先当学徒工,学会修理自行车、收音机,或者到建筑工地上做瓦工、电焊工等,能学得一门手艺养家糊口即可。母亲还要求我和弟弟要多向我父亲学习:农村出身,没有背景,无人相助,靠自己的打拼、靠自己的悟性,鲤鱼跳农门,完成了普通农民向国家干部的转变,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母亲要求我们长大以后,能够要超越父亲。上初三时,不知怎么的,我的思想突然开窍了,发奋一定要考上大学,为父母争光,体面体面。于是我就拼命地学、发疯地学,晚上经常学到12点以后,早晨5点就起床再学,以至于最后学成了高度近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爷爷是农民,平常干点木匠活,心底善良,为人诚恳,人缘极好;姥爷也是农民,平常做点小买卖,头脑精明,诚实守信,有口皆碑,和气生财。那时,我老家和姥娘家附近十里八乡的中老年人,都认识或知道我的爷爷和姥爷。母亲经常给我说,要牢记爷爷和姥爷的姓名,若在附近村庄迷路、或遇有其他困难时,要记得提及他们的名字,他们会热心帮助你的。母亲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火心应虚,人心要实,做人要实在;不要让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要给爷爷姥爷争气,给父母争气;做了坏事,能骗了别人但骗不了自己,不仅自己良心受到谴责,还要让别人骂娘。
母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一对天然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但母亲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还是很妥当的。父亲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母亲嫁过来时,父亲正在外地当兵,隔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因为爷爷去世早,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母亲和奶奶身上。爷爷去世时,姑姑和小叔叔才10多岁,母亲一边干农活,一边还要帮着奶奶照顾叔叔和姑姑。因为姥娘家的条件好,母亲就经常从娘家补贴婆家,把叔叔和姑姑当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一样对待。从小到大,两个叔叔和姑姑跟母亲的关系一直很好。奶奶处事公正公平,闺女儿媳一样待,对事不对人,向理不向人,母亲也总是顺着奶奶。我和弟弟出生以后,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奶奶年龄大,叔叔和姑姑尚未成人,加上父亲在外当兵,那个时期,母亲干了很多活、吃了不少苦。
很长一个时期,我家都是用蜂窝煤炉子炒菜做饭,煤球因燃烧不充分会经常冒出呛人的味道,做饭时,母亲从来不让父亲沾边。饭后的剩菜母亲也从来不让父亲和我们吃,可她又舍不得扔掉,所以每次的剩菜都是母亲一个人吃。后来,母亲患上了肺癌,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忘不了,她在弥漫着呛人味道的狭小屋子里,忙活着做饭的样子;忘不了,她一个人吃着难咽剩菜的样子。后来,我一直怀疑母亲患病与这两件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很多人心目中渴望的爱情,也是父亲和母亲爱情的写照。父亲和母亲是同学,感情一直很好。在我看来,父亲最大的缺点就是大男子主义,在家从来不干家务活。所以母亲从小鼓励我和弟弟学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并教育我们在这一点上不要学习父亲。她说,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很多,娶了媳妇以后,人家的闺女也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也得上班工作,很辛苦的,所以必须得两人共同承担家务劳动,才能保证家庭和睦。即使这样,母亲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父亲。在我印象里,父亲无论在部队上工作,还是转业在地方上班,总是忙忙碌碌的,有时喝水不及时,就会上火,嘴上长泡。每当这时,母亲就会单独给父亲“开小灶”:用开水冲两个生鸡蛋,滴几滴香油,再撒上点盐。我和弟弟都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不过,每次父亲都是喝鸡蛋汤上层稀的部分,把下面稠的鸡蛋汤留给我和弟弟。我结婚以后,也经常给我媳妇提及这件事,她问我:女人对待老公和孩子,孰轻孰重,应该对谁更好一些呢?思来想去,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
父亲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长期在某个单位担任“一把手”。母亲绝对是父亲的贤内助,廉洁自律、严格把关,坚决不收取任何人的任何财物。一次,有人趁父亲不在家,给母亲塞了一个装着现金的信封就急忙走开了,母亲一把没抓住,就紧走几步,隔着院墙把信封扔了出去,并大声斥责,那人尴尬地捡起信封就匆匆离开了。母亲常常告诫我:手指头不能长(chang)。大体是“莫伸手”意思。不义之财不能要,一生才过得平安踏实。我结婚以后,母亲给我媳妇说地最早、说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我们都是国家公职人员,手指头不能长,这是保证全家一生平安的基础。后来,媳妇也成为了这句话的忠实捍卫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面对父亲,母亲总是格外体贴和包容。当过兵的父亲性格耿直,有一次因为工作关系,为了给他自收自支的单位争取一点利益,顶撞了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被当场被免职,第二天就发配到另一个单位上班报到。看到父亲工作上受挫折,母亲担心影响父亲心情,不住地叮嘱我和弟弟千万不要嬉闹。父亲午休,母亲也不允许我们大声说话,怕扰了父亲休息。做饭时,母亲要比以前多做几个菜,平常不喝酒的母亲也会陪着父亲小酌半杯。饭后,母亲陪着父亲看电视,两人总是凑着头说话聊天、窃窃私语,天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很多时候都忘记了看电视。
母亲经常给我说:戈雅戈雅一伙,鲶鱼鲶鱼一伙;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会下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小要跟好孩子玩耍,向好人、好榜样看齐。与积极上进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充满干劲,做事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相反,与懒惰无趣、整天抱怨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容易受影响,变得心不在焉、碌碌无为,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一辈子终将一事无成。母亲说,一定要远离小人,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惹不起小人,但必须躲得起。自己要积极乐观、心境豁达、乐于助人,遇事不要发牢骚,不能怨天尤人,怨天怨地怨祖宗都不是好汉。勤劳能致富,勤劳能快乐,勤劳能收获幸福。冻得懒人、饿得闲人,勤快的人最快乐、最幸福。在我印象中,母亲从来就是忙忙碌碌的,一刻也不闲着,每天都是放下这个活,就干那个活。当我懒惰闲散、无所事事的时候,母亲就批评我:拨一拨、转一转;是活找人拿呢,还是人找活。勤快的人,大家都喜欢,能有好人缘。当我第一次离家上大学时,母亲的话就得到证实。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刚开始大家彼此都很陌生,我主动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热心帮助同学,虽然做得都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是很快就得到班主任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认可,被推荐为班委委员,后来入选了学生会,一度被评为全班“最潇洒的人”,大学毕业前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以后,我陆续又取得一些成绩,受家庭的影响,媳妇工作顺利、小有成就,闺女学习努力、名列前茅,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母亲殷切的教诲,都是母亲“唠叨”的成果。感谢母亲、感谢妈妈!
母亲疼爱我们,更疼爱我的孩子,她的孙女。媳妇生孩子时患有妊高症,孩子体质较弱,一出生就被放在了温箱,在那两天里,母亲紧紧守在医院里放温箱的房间门口,唯恐被别人错抱。她来来回回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时提醒护士该喂水了,该喂奶了。那一次,近60岁的母亲一天一夜没有合眼,每次想起,都让人心疼。在母亲心里,能吃能拉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因为体质弱,孩子饭量特别小,因为孩子吃得少,出生好几天没有大便。这可把母亲紧张坏了,每次给孩子换尿布,母亲总是一遍一遍地查看是否有大便,不仅仔细认真地的看,而且还把鼻子凑到尿布上来回闻几遍。直到出生后的第三天,孩子才第一次拉了浅绿色的大便,母亲抱着沾着大便的尿布,竟然流下泪水了。我明白她心里的那种担忧、紧张、高兴种种情绪掺杂在一起的感受。那段时间,母亲整晚整晚地睡不好觉,洗尿布、做饭、照顾媳妇和孩子……,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母亲苍老了很多。孩子出生第二年,母亲查出了癌症,而且是晚期,现在回想起来,她在伺候月子的那个时候,已经得病了。
我敬佩母亲,她用自己勤劳善良的朴实品格和宽厚待人的处事之道,教会了我做人,更教会了我成长。
留住唠叨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光
人无唠叨,何懂人生。母亲的唠叨最多是体现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维住一个人是条路,得罪一个人是堵墙”“没有走不着的路,没有用不着的人”“话到嘴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亲戚三年不上门就像陌生人”等等。母亲初中毕业,有点文化,但是她经常说的那些话,却是课本上查不到的。慢慢地,我发现,这些话不仅母亲常说,而且母亲的父母——我的姥爷姥娘也是经常挂在嘴边,大概这就是口口相传的传统文化吧。
母爱如灯,照我前行。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唠叨就像空气,弥漫在我的周围,她激励着我不断进取,伴随着我成长、立业,不断成熟。
在我看来,有的人不识字,但是不等于他没有文化,有的人虽然读过书,但是他可能并没有多少文化教养。在我心里,我的奶奶、姥娘不识字,母亲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她们很有文化,她们言传身教并亲身实践着口口相传的经典谚语,看似朴实平凡,其中却孕育着中华民族最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不断丰厚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这应该就是我家的“家风·家训”获奖的原因吧。
家风、民风、国风是中华民族之风,世代传承,源远流长。此刻,面对成长中的女儿,我只想努力守护好优秀传统文化这轮“皎月”。
后记——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的心态,决定着家庭和孩子的未来。现在的孩子普遍压力太大,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目标就是让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能当大官、发大财。但是有时孩子实在难以承受,于是父母很失望,家庭很焦虑。我很赞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过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年轻的时候,只要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尽力了,长大以后,无论能否取得多少成就,内心可以无憾了。我还特别喜欢一句话:“我宁愿以不懈的努力来证明我的失败,也不愿放弃对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都应该趁着年轻奋发图强,不要等到年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只能留下悲伤和悔恨。
今年我的女儿14岁了,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文中的故事虽然平凡而朴素,但却蕴含着生活的大智慧,在我心中这些经历都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看到这些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在爸爸爱的唠叨中慢慢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