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鱼,哪会不被鱼刺卡?鱼刺卡喉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件事——你是教科书般操作还是骚操作,别不当回事,事关人命。

有新闻有真相,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

2020年7月30日,广州陈先生喝下鱼头汤后,喉咙卡到鱼刺,边吃了几口饭又喝了醋,拖了三天后,突然开始呕血,一小时一吐,每次一大碗。

凌晨2点,赶到医院急诊就医,一根近4厘米长的鱼刺卡在陈先生食管的上段,且已刺穿食管又刺穿胸主动脉。经全力抢救,陈先生还是于8月3日晚间去世。

来源:羊城晚报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1)

类似的新闻还有不少,都是传说中的“土方”惹的祸,轻则受伤重则致命,不管你有没有被卡过,真的不能再这么做了。

鱼刺卡喉危险在哪: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2)

鱼刺(包括肉骨头、鸡鸭骨头等)卡喉,首选食管入口处,其次食管中段,都是让你寝食难安的部位。

一开始,你明显感觉到吞咽疼痛,然后土方一顿操作 “没有什么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好了,鱼刺扎根了,就容易合并感染,疼痛加剧、发烧甚至食管穿孔、气管食管瘗、大血管破都有可能,严重威胁生命。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3)

当然了,以上症状的程度,视鱼刺的大小、形状、卡喉的位置、持续时间、有无并发感染而定,可能你狗屎运好,鱼刺没啥影响,也可能一番骚操作后,吃足了苦头。

除鱼刺,土方不靠谱:

让你吃足苦头的,除了鱼刺本身,就是这2个极其不靠谱的猪队友。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4)

1、喝醋。

吨吨吨下去,酸到你呲牙咧嘴,然鹅鱼刺依然坚挺。

咦,说好的“醋有软化作用呢?”对极其细小的鱼刺,醋酸是有一定的软化作用,但效果微乎其微——所谓醋酸软化作用,需要鱼刺浸泡在醋中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软化,浓醋穿喉过,醋与鱼刺相遇时间太短,起不了啥作用。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5)

倒是大量喝醋,可能会灼伤食管及胃黏膜、影响肠胃里的酸性环境,容易有炎症或消化不良。

即便侥幸“冲”了下去,大的鱼刺连胃酸都消化不了,随着肠胃蠕动,还可能划伤肠胃。

真是一举N失。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6)

2、馒头/米饭

很可能咽的你想翻白眼,鱼刺还是那根鱼刺。

你以为馒头/米饭在“前进”路上会像撞开路障一样强行把鱼刺带下去,然鹅,鱼刺卡的是食管壁,和馒头/米饭离得有点远,很难亲密接触。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7)

倒是埋头干饭,大量食物堆积,会给食管和胃造成伤害,脑补周一早晚高峰堵成翔的马路。

PS:如果2个土方一起上,伤害程度1 1>2。

鱼刺卡喉怎么办?

都卡喉了,原地停止一切进食,最好连水都不要喝了,也尽量少一些吞口水的动作。如果是宝宝鱼刺卡喉,马上安抚,尽量不要哭闹,不然鱼刺很容易被吸到喉腔或食管里。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8)

然后低头弯腰,试着用力咳嗽,因为咳嗽是人体对外界入侵物的一种抵御,运气好的话,细小 没扎稳的鱼刺是会被咳出来或呕吐出来。

这招没用?那就用勺子压住舌头,然后用手机上的手电筒看看鱼刺在哪,如果肉眼可见,试试用镊子轻轻夹出;如果肉眼不可见,不好,鱼刺扎根很深,马上去医院。

医生的常规操作也和大家说说,如果肉眼可见,他会用专业器具直接夹出来,如果肉眼不可见,会喷局麻药,然后在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取出。不配合的小宝宝呢?那就只能全麻了。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9)

要是鱼刺深入食道,很可能要做食道镜检查;如卡喉的时间过久,咽喉、食道红肿溃烂了,得先消炎消肿再取出鱼刺。

你看,是不是都很麻烦,所以预防是王道,吃鱼时少说话少刷手机,<6岁的宝宝吃鱼,要挑刺少的鱼 大人事先处理鱼刺。

鱼刺卡喉后的悲剧(他拖延了3天不幸去世)(10)

总之,鱼肉好吃,鱼刺卡喉也常见,学会正确操作很重要,土方真的可以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