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举办“‘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开题汇报活动,现场为“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成员”颁发聘书,并为学校合作的10个“儿童乐游中心”实践基地授牌。此前,学校在家长中征集了“家庭教育金点子与微视频案例”300余件,其中61个家庭获奖,现场学校为获奖家庭颁奖。

家校社协同育人

游小为10个“儿童乐游中心”授牌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1)

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庄芸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2)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3)

“双减”之后,作业都在学校完成,课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可是除了跳舞、画画、演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之外,同学们还能做些什么?汇报会上,同学们通过情景剧《课后好时光》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走进社区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有的走进六朝博物馆做起了志愿讲解员;有的在马路上当起了“小交警”,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同学们纷纷表示:“‘双减’落地,真正的教育回归。我们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我们走进社会第三课堂,我们更有成就感和责任感。” “‘双减’之后,我们的精神地图拓展了,课余时间,我们走进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博物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4)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5)

当游小娃开始思考“课后,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时,学校也在积极结合项目中的社区课堂建设,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基础上,建立了10个“儿童乐游中心”实践体验基地。现场,相关领导为新街口商业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南京图书馆、悦华安养院等10个“儿童乐游中心”实践体验基地授牌。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6)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党委书记万代红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党委书记万代红表示,学校着力于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从家长方面来说,一方面学校为家长开设育人课程,另一方面家长也为学校开发课程,比如学校有“家长思政讲师团”“劳动教育导师团”等,将通过家长的资源开设系列课程;从社会方面来说,学校将借助周边1公里的商业银行、图书馆、养老院、社区等社会资源,让孩子们通过社会实践,家校社共同合作来开展活动。

家庭教育“金点子”

爸爸租地带孩子一起耕种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8月,游府西街小学举办了第一届“家庭教育”金点子案例与微视频征集活动,活动共收到金点子案例和微视频300余件,最终评选出了61位获奖家庭。五(2)班吉辰歆爸爸告诉记者,他的金点子是关于“劳动教育”的,从劳动教育上他看到了孩子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长。“‘双减’之后,孩子的课余时间多了,我就想着怎么让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得益于自己在农村长大的成长经历,我在江宁找了一块地,开始尝试带孩子一起去种地。”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8)

吉辰歆爸爸感慨,劳动教育对孩子的帮助真的很大,孩子的变化肉眼可见。“首先,劳动磨练了孩子的意志力。现在孩子物质条件丰富,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对于挫折和需要坚持的事没有概念。“刚开始一两天,孩子感觉还很新鲜很热情,但后来做下来发现这需要长期坚持的,就开始打退堂鼓。这时候,我就跟她讲,你吃的每一碗饭,你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劳动人民长期坚持,日复一日劳动生产而来的,所以一定要坚持。现在能够明显地看到,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她首先想的不是退缩,而是想着去挑战;第二,劳动对孩子的创新能力也有提升。比如,浇水,从水池到菜地有一段距离,孩子感觉非常累。后来我在家里教她‘虹吸原理’的时候,她就灵机一动,浇水为什么不用‘虹吸原理’把水引过来呢?她开始思考如何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劳动的创造性。第三,她对于劳动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珍惜粮食,懂得节约。”

家庭教育最大陷阱(南京一位爸爸在郊区租了一块地带女儿耕种)(9)

记者了解到,吉辰歆爸爸在江宁租种20平方米左右的一块地,分成三个区域,分别种了花生、山芋和生菜。“生菜长得快,能很快地见到劳动成果。花生和山芋则要经过漫长地等待。平时,孩子每周去劳动一次,寒暑假则每天都要去劳动,早晨浇水,傍晚翻地,今年暑假孩子都晒得很黑。” 吉辰歆爸爸笑着说,劳动的过程也锻炼了孩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有一次,他们学着当地农民用粪水浇菜,刚开始孩子都捏着鼻子不敢看,后来发现粪水浇的菜的确长得好,慢慢地也不排斥了。

通讯员 张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