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啸天

看过我们美丽知性的Vicky老师介绍的《早餐品牌地图》,口水垂涎之余,总觉得有些不过瘾,想说点什么。

刚好,周末因为多喝了一杯咖啡,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东翻翻西看看。刚巧不巧看到了美食微纪录片《不一young的家乡味》。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

刚好,栏目只有五期,且每期只有5-10分钟不等,片长恰到好处,正好可以打发下午夜睡不着的时光。一期一期看过,心驰神外,挺有意思的。栏目还邀请来了韩庚、赵露思、白鹿、蔡文静、许魏洲五位明星,分别来讲述他们的家乡和童年美食记忆。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2)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3)

五期节目,分别讲述的分别是武汉的“莲藕汤”、成都的“串串香”、东北的“酸菜白肉锅”、常州的“银丝面”、上海的“本帮红烧肉”

与《舌尖上的的中国》《人生一串》《早餐中国》等栏目相比,《不一young的家乡味》看起来稍微粗糙了一点。

但是 ,《不一young的家乡味》也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它不求所拍摄的食物的精致,更强调情感上的表达。请来几位明星做讲解嘉宾,更多的也不是让他们去讲这几款食品如何如何选材,如何如何制作,核心点在于通过他们诉诸于对家乡味道的回忆。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4)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5)

每人一个家乡味,每人一个回忆,不管他是不是明星,都有一个刻在骨子里的家乡记忆。

《不一young的家乡味》里的几款菜,按说都不是我心水的菜品。即便遇到,大概率也不会去点。

但是,看《不一young的家乡味》,却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味道,牵出了我浓浓的思乡情绪。尤其是大半夜里,美食纪录片没能把我看饿,却让我想家了。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6)

家乡,再也回不去了。

即便回去了,也不再是儿时记忆里的那一个了。

家乡味,更是根深蒂固地盘踞在心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品尝一下。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7)

几年前,路过郑州,打听了本地著名的胡辣汤馆在哪里,赶紧与朋友一起打车过去,兴冲冲叫了一碗。

可是,当郑州胡辣汤端上来,摆放在了眼前。我却一下愣住了。

这货是什么东西?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8)

赶紧告诉店员,我们没要这个,我们要的是胡辣汤。

结果,告诉我们没错啊,这不就是胡辣汤么!

这下轮到我们懵逼了。怎么会这样?

这黑乎乎的东西,居然就是胡辣汤?有没有搞错?!

狐疑之下,拿起调羹,只尝了一口,就再也无法接受。这明明就不是我们记忆中的胡辣汤。

于是,我们干脆弃了这碗,直接就付钱走掉了。另换了一家肯德基,老老实实吃汉堡算了。

后来,才知道地域文化的不同,河南胡辣汤与山东胡辣汤压根就是两种不同的菜品,只是名字相同罢了。河南胡辣汤还是不错的,只是没有对上我们的记忆而已。就像北京烤鸭与南京烤鸭,也是同名却完全两样的菜品。都是烤得没错,但呈现在人眼前的,无论样式还是吃法,都完全是两样的。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9)

河南胡辣汤与山东胡辣汤也是如此。

河南的胡辣汤以羊肉汤为基础,然后配以中药、胡椒,进行熬制,然后加上芡粉,味道比较冲。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菏泽市的定陶区。我们那里的胡辣汤,底汤不是羊肉汤也不是牛肉汤,实际上就是面汤。山东胡辣汤的灵魂不在于有无羊汤,在于面筋。下图中那条白带状的细条,就是揉制出来的面筋。说到面筋,与市面上火锅里用的疏松多孔的面筋又不是一个东西,又是名字相同但实物全不相干的东东。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0)

一般常见的面筋,只是将面粉兑水,然后包在纱布里,反复边用水冲边揉搓,最后冲掉淀粉,留在纱布里的胶体混合物,就是面筋了,可炸可烤可以下火锅。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1)

山东胡辣汤里的面筋,断然不是如此,它不会用纱布,就是直接揉,直接冲洗。不仅仅要洗,还要反复甩打。

用筷子,或者用手,将面团高高撩起,然后狠狠地甩在盆地,这个过程中不断用水洗去面粉中的淀粉,最后形成丝状的又柔滑又劲道的絮状面筋。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2)

至于那些冲下来的面粉水,就是用来熬制胡辣汤的底汤。配以胡椒、香料、芡粉,再加上一些菏泽一带特有的粉皮,或者一些海带丝,或者扔进去一些花生米,慢火熬制而成。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3)

出锅时,淋上一些香油,再加点醋,一碗顺滑可口的胡辣汤就出锅了。上面图片里,明眼人可以瞧见有面筋,有粉皮,还有海带丝,这是标准的山东胡辣汤。与河南胡辣汤比,差了十万八千里,看过面貌,你就懂得为何我们会弃之而去了。

说道家乡的胡辣汤,我的那个涎水啊!边写边舌下生津,不住地往下咽啊咽啊,一口又一口......

对了,胡辣汤只能是汤,还得有主食。

配胡辣汤的主食,一般是水煎包,或者是面泡。这又是两款菏泽一带特有的小吃。

先说水煎包。

具体做法,就不赘述了,反正我自己在家已经研制出来,与家乡的也有几分神似。

只说上等的水煎包,神韵一在外层焦黄酥脆的面衣,(关于这个我倒是做不好),二在鲜香多汁的口感。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4)

那一层薄薄的面衣,只有在刚出锅的时候才是最好吃的。就像一种小零食,水煎包是主餐,面衣是小点心,啃食面衣的时候总有一种仪式感。端在手中,很神圣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吃水煎包,每次都很小心地将面衣一点点啃掉,生怕一不小心会掉到地上去。如果是家人打包回来的,那肯定会推开所有人,自己独霸面衣。好像包子可以不吃,但面衣一定要归我。(对了,我们那里就叫包子,就像兰州人管拉面就叫牛肉面,兰州拉面是外传之后才有的叫法,水煎包也是对外交流时才有的说法。在本地饭馆里点包子,只要你说水煎包马上就显出你是外地人来。)

吃完了面衣,再吃包子,也要趁热才有口感。上好的水煎包,整个馅就像一个大肉丸,是凝聚在一起的,但凡散开的就不是好包子。而且,在咬第一口时,往往会蹿出一股汤汁来。又热又烫,所以,一定要小心,要低头,对着盘子,或者对着胡辣汤的碗才行。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5)

要是拼桌,你一口汤汁喷溅到对面人的身上,就少不了一顿道歉了。或者,烫到了自己,也不是好事情。

水煎包配辣糊汤,简直是绝配。包子略显油腻,但有了胡辣汤,就什么都不怕了,全解。

再不济,胡辣汤配面泡(pāo),也是很舒坦的搭配。

面泡(pāo),俗称老鸹头,又是别的地方没有见过的食品。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6)

这种油炸小吃的特点,是外形上有个小蛮腰。掰开了,里面疏松多孔,有一种短油条的感觉。

之所以有小蛮腰,是因为在浅浅的油里,疏松的面团会通过未沾到油的部分,向上膨胀,于是就有了上下两层。等下面炸得差不多,再翻一下,让上面的部分再经下油,上下全部都兼顾到。

有时候,下锅时没有控制好面团,上层鼓起的面泡里就会多出一个角来,就像乌鸦的脑袋,所以面泡也被称为老鸹头。尤其是农家自制的面泡,形状就更像老鸹头了。饭馆里的老头,往往会控制得浑圆,不会平白多出那一角来。

松软可口的面泡,再加上微辣的胡辣汤,也是一种很好的搭配。

小时候,不太常吃到,总是在赶集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吃上一次,味道可以记上好多天。

小时候觉得那时候吃不起,长大了就可以天天吃了。没想到长大了却离开了家乡,再也吃不到了,因为别的地方压根就没有。即便有,也不够正宗,不地道,不是那种味道。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7)

现在,每一次回家乡,一定要去吃一顿。但是,发现现在的手工,与儿时的也不太一样了。

小时候随便在街边找一家就可以吃的满嘴油汪汪,心满意足,现在即便是去最正宗的那家去吃,发现也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感觉。

要不,胡辣汤里的面筋压根就没有好好揉 ,根本成不了形。要不,水煎包得吃不出汤汁来。要不,面泡里的空洞不足,不够松软。

小时候,吃的一种慢功夫。现在,大部分都是速成的,自然也就缺少灵魂了。

就像暗恋,即便成长后再遇到,也不再是当初的感觉。

那一份美好,只能停留在时光的深处,形成缺憾。越遗憾,就越是觉得美好。

值得回忆的美好,思念在暗中悄然滋长,越是时间久远,越是想念得深刻。

山东菏泽早餐胡辣汤的做法 有关菏泽胡辣汤(18)

所以,借着观看《不一young的家乡味》的机会,在脑海里再一次回到了家乡,重温了一番儿时家乡的味道。

不知道,你看《不一young的家乡味》时,会不会想起你的家乡来?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