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高考被称为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高考重要吗?这个问题无论何时何地拿出来问,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同样的两个字:重要。所有象征重要的词落在这一场全国性的大考上,都不足为过。

高考严肃吗?当然。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成飞鸿。短短的两天时间,凝聚着考生十几年的心血和一个家庭寄托的希望,无论能否如愿跨越,都是对多年努力的一个交代。

更何况,以国家的三级保密等级来说,秘密、机密和绝密等级是依次提高的,高考试卷就属于“绝密”,足以可见在国家层面对高考的重视程度。

然而在2003年,一件震惊全国的高考窃题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1)

失窃的考卷

2003年的6月5号,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一所高中学校即将面临一场暴风雨。

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两天的时间,高考试题已经被放置在当地的保密室。然而,当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照例对保密室进行巡视检查时,却发现了考试试题失窃了。

只见,保密室内存放高考试题的箱子被人用外力撬开,其中理科生要考的七门课程各丢失了一份试卷。

这样严重且恶劣事件的发生,让所有相关人员都背后一凉。

高考试题失窃放到哪儿都是一件相当炸裂的大事,这是对社会公平和高考制度公信力的挑衅,是对百万考生为高考付出的所有艰辛努力的亵渎。

所以,只有尽快侦破这个案件,才能守护公平,守护百万考生12年的寒窗苦读。

发现试题被盗的工作人员迅速报了警,警方听到消息后极为重视,当即向上报告提请支援。

国家迅速派出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其中,时任公安部部长助理的张新枫带队,十数名国内顶尖刑侦专家和痕迹专家一同前往。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2)

由于事发当天大楼内停过电,所以监控没有拍下作案人的相关信息。专业人员对现场仔细勘查后,发现了不少线索。

一是保密室的门并没有被强行闯入的痕迹,但窗户上的一根铁栅栏有明显变形,所以首先考虑作案者是从窗户进去的。

另一方面,能使钢筋发生变形,说明作案者很可能携带了工具。

从这几点可以推断,作案者应该不是临时起意,且对保密室环境相对熟悉,甚至提前做足了准备。

二是从被盗的试卷下手,保密室保存着的不只有高考试题,还有其他大型考试的试题。

但被盗的却只有高考理科七门课程的试题,说明作案者带有很强的目标性。

三是通过现场痕迹检查,可以发现,现场大量的脚印均属于同一双鞋,作案者很有可能只有一个人。

通过进一步比对分析脚印的大小和踩踏的力度,可以初步判断作案者的体型和身高。

此外,刑侦专家还在栅栏上提取到了一枚指纹,这对于案件侦破提供了巨大帮助。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3)

从作案意图来判断,作案者很有可能是拿来自用。

因为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两天,如果得到考题之后拿来贩卖挣钱,市面上应该会出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根据现实撒网排查和网络监视,并没有发现有考题流通。

即使这样也不能忽视考题丢失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果只是小范围泄露,也将是对高考制度公平性的极大破坏。

所以,四川省无奈之下只能拿备用卷投入考试,并且,因为当时被盗的试题是全国卷,所以全国原定使用全国卷的省份,一律同四川省一起,使用备用卷考试。

高考在即,大张旗鼓继续查案很有可能影响考生的情绪,所以国家选择对这次考题失窃事实进行保密,缩小知情范围,先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4)

两天以后,高考如期举行,百万考生整装待发,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考验。

炎热的夏季,因为考生的紧张,空气似乎都变得焦灼起来。同样紧张的还有时刻没放松下来的警察。

警方没有因为高考而停下找寻真相的脚步,层层排查之下,一步一步排除所有可能有嫌疑的人。

包括教育局内部人员、在编职工、押运试题的武警等及其家属,后来甚至将范围扩大到全县师生及其家属身上。

排查工作量巨大,排查复杂程度极大,警方通过研究现场得来的关于作案者身高体型的信息,将范围进一步缩小。

再通过考生回学校填报志愿需要录入指纹的契机,将全校考生的指纹与栅栏上提取的作案者指纹进行详细比对,逐步锁定了嫌疑人杨博,最终将事件真相查得水落石出。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5)

乌国庆

堕落的尖子生

19岁的杨博相较于同年级的学生来说,算是年纪比较大的学生。

致使他走上犯罪歧途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学生日常本就顽劣,更不是因为平时成绩不好,而是因为成绩很好,临到真正的考试无法调整心理,慌了手脚。

杨博生于四川南充的一个乡村,父亲在液化气站当搬运工,靠体力活挣钱,母亲在家务农。拮据的家庭唯一的寄托就是儿子日后能够好好学习,出人头地。

杨博十分懂事,他深知父母对自己寄予厚望,所以更加刻苦努力,希望用好成绩报答父母的谆谆教诲。

从小到大,杨博不仅成绩优异,考试拔尖,还特别孝顺,学习之余会帮家里干农活,是村里公认的好孩子。

杨博从小下定决心要改变家里困苦的生活状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挣很多的钱,给父母更好的生活。

他在前十二年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成绩,即使有点小浮动也无伤大雅,很快便能调整过来。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6)

时光飞逝,进入高三的杨博迎来了人生的大考验。

高考倒计时的数字越来越小,备考的时间越来越短,月考、周考大大小小的测试将紧绷的神经拉到极致。

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杨博突然就慌了。他的成绩开始不受控制的下滑,越考不好越焦虑,越焦虑越觉得对不起父母这么多年的辛苦培育。

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马上就引起了连锁反应,眼看着高考迫在眉睫,杨博却连连马失前蹄,他整个人都慌了,但越慌成绩越是提不上来。

他太渴望成功了,可这种渴望没有帮助他走回正轨,而是一脚油门驶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考试成绩下滑和心理状态崩溃的双重折磨下,他想到了去偷高考试卷的捷径。

这个想法一经成型,就让他彻底失去了复习的耐心,而是每天计划着如何拿到试题,他聪明的头脑第一次没用在正途上。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7)

二十年前的安保设施显然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杨博经过研究,了解了试题存放的位置,并多次前去踩点。

等试题到达保密室之后,杨博便找机会进去,将试题偷了出来。拿到试题的杨博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息剧烈的心跳。

他将试题仔仔细细的研究解答,遇到不会的就将题变个说法或者拆解开来,去请教成绩更好的同学,遇到实在难解的就将答案全部死记硬背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高考的来临。杨博自认为已经万无一失,即使不能全部答对,但也绝对可以考一个理想的成绩。

带着考试用品进入考场的时候,杨博内心平静,甚至跃跃欲试。

美好的前程、顶尖的大学好像在脑海里跟自己招手,而自己只需要将熟记于心的试题答案写于纸上,一切就唾手可得了。

然而,当杨博看到考试题的那一瞬间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无知和可笑。这分考题与自己偷取到的试题完全不一样。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8)

不过,即使是发现了自己窃题行为的无用,他也没有直接放弃,反而经过这一行窃行为,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在短暂的慌神之后,他迅速冷静下来,开始静心考试,反而在最后发挥超常。

而突然的调换备用卷,让当年的考生如临大敌。

当年备用卷数学科目出题老师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奥赛教练葛军,难如登天的考试题令很多考生当场崩溃,泪洒考场。

最终,想要走歪路捷径的杨博高考成绩515分,高出当年的本科线467很大一截。

高考后,一切显得尤为平静。但毫无疑问,这样的平静之下蕴藏着波涛巨浪,一旦公之于众便会引起轩然大波。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9)

如约而至的公平

杨博的平静,止于填报志愿之后。警方通过指纹比对锁定杨博之后,便对他实施了逮捕。

在铁证如山面前,杨波一五一十交代了作案经过。老师、同学和家长很难接受,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杨博,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高考试卷属于绝密,盗窃作为绝密文件的高考试题不仅属于刑事犯罪,而且性质极为恶劣,社会影响重大。

8月份,本该即将奔向大学校园开始崭新生活的杨博,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本该欢欣鼓舞送儿子去上大学的杨博父母,却被曾经视为希望的儿子伤透了心,在左邻右舍间抬不起头。

杨博入狱以后,情绪几近崩溃。一时的鬼迷心窍,让原本光明的未来徒添七年的阴霾,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他一度自暴自弃,想到含辛茹苦的父母更是痛苦到无法自拔。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10)

但所幸,意识到错误还为时不晚,在监狱工作人员的开导和帮助下,杨博很快重拾信心,积极进行劳动改造,参加自学考试。

但即使这样,七年的牢狱之灾也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出狱以后,昔日的同窗旧友早已毕业多年,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杨博却连找工作都十分困难。

面对花花世界的诱惑,只有内心强大,行动上才能坚如磐石。有些错误一旦发生就不能重来,有些歧路一走就很难回头

一朝亵渎公平,需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公平,是文明社会的基石。

古往今来,从科举考试到现代高考,变的是考试的内容,不变的是考试的意义。

人们通过这种无关出身,无关长相,无关家境的考试获得的,是平等,是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出人头地的公正。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11)

以前的科举,驱使着寒门学子凿壁借光、日复一日的苦读诗书,驾着马车一去三年五载求学路,是为光宗耀祖,飞黄腾达。

因为这样的公平,许多有识之士,能够得以在朝为官,为国之所用,造福百姓。

现在的高考,因为公平,贫困地区的孩子至少能有一种离开大山、看看外边世界的机会。

因为这样的公平,孩子们从懵懂无知成长为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少年,仍能将这场大考作为衡量自己、改善人生的历练标尺。

这份公平,是无数人守护出来的一片净土。

是出题老师签署“保密协议”,被没收手机,在封闭环境下出题时的兢兢业业。是押送考题进考场的持枪武警,真枪实弹的威慑力。

2003高考试卷怎么处理(四川考生连夜窃取高考题)(12)

是在考试期间不嗯喇叭、不大声喧哗营造出来的和谐氛围。是学生如茂盛的青竹般不轻言放弃、不轻贱自己的拼搏精神。

高考的神圣,不来自于它本身,而在于守护它的人。

用真诚对待每一件事,必将被回报以真诚。

即便高考成绩不算理想,没有进入到心仪的大学,也不代表接下来的一切都不再美好。

行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只要内心富足,追求上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