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槛遣心二首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1)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看祇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今天西安也下着细雨,想起前天再聊李商隐的诗,再次提起杜甫。特别中意杜甫写景遣心的诗作。就算是自嘲都看得舒服,不纠结,不做作。

记得去成都的时候,两次都伴随着细雨。父母当年结婚旅行去的地方也有成都,小时候他们谈起成都的天气也会说到夜晚细雨蒙蒙。去成都一定要去杜甫草堂。关于城市与诗人的故事,讲了许多,都不及亲身感受一次。下雨的时候,行人急切,交通阻塞,然而当你身处室内,则有一种超乎平常的平静感,好像淅淅沥沥的雨声让世界更清净了。

杜甫写此诗的时候大约实在761年,经历了长久的颠簸和磨难,终于找到安身之所。战乱在蔓延,但剑门关阻隔的蜀地好像什么都未发生。他装修了草堂,拓宽了亩园,植了新树。让自己的居所更显舒适和清幽。

大约正是这么一个夏天的夜晚,杜甫或许隔窗听了着细雨的声音入眠,醒来后看着转晴的清晨景象写下这两首诗。远离城市和村庄,山野中,他体验到隐居人的乐趣。澄江平缓,幽树繁花,鱼儿纵跳出水,燕子斜飞风中,稀稀落落的人家在远处。

夜雨朝晴,塘岸的林叶更翠绿,衣服枕席透着清凉,自己呢?年纪老矣,一身痼疾,已经不再想去追逐浮世虚名。不如就倾酒为乐,把今生度过。

更多解诗好文章,请见公号【玉台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