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名单揭晓,《觉醒年代》陈独秀的扮演者于和伟,荣获最佳男主角奖。

与隔壁的最佳女主角相比,人们对于于和伟获最佳男主角,几乎都是百分之百赞同。

即使他的竞争选手是王凯、黄轩这样实力派的演员,但奈何不了,于和伟所塑造的陈独秀太成功了。

陈独秀受邀前往武汉演讲,因发表社会主义革命的言论而引起湖北军阀当局驱逐,当别人通知他快点逃跑时,陈独秀依然昂首挺胸站在讲台上,一个倔强、不怕死不怕牺牲的陈独秀呼之欲出。

当陈独秀被李大钊护送出京,在途中偶遇一群饥荒流浪的灾民,陈独秀走到半山头,捂脸流泪,陈独秀柔情的一面全在于和伟的一举一动之间。

通过于和伟的诠释,我们看到了一个心中有国家,内心又脆弱的革命先驱,他有血有肉,有普通人的情感。

让人不得不说一句:于和伟,值得!

50岁的他,终于熬出头了!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1)

1971年5月4日,在抚顺一户贫苦人家里,一位45岁高龄产妇正躺在床上,听着接生婆的指挥,艰难地生娃。

父亲在屋外驱赶着其他八个孩子,让他们到别处玩,别影响妈妈生弟弟。

过了好久,屋内才传出一声孩子哭声,屋外的父亲才呼地舒了一口气。

是男孩,父亲给他取名为于和伟。

于和伟的到来,让夫妻俩既高兴又不知所措。

高兴的是,孩子能够平安出生,由于自己是高龄产妇,于母生怕孩子生下来有什么小病小痛。

不知所措的是,于母根本没有奶水来喂他,家中本就有8个孩子,现在再来一个,一家11口人该怎么活。

这时,恰好大他24岁的大姐刚生完孩子,奶水充足,于和伟就和自己的小外甥共享大姐的奶水。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2)

“我外甥女只比我小半岁,那个时候,我大姐一边抱着我、一边抱着我外甥女。”

一家人生活特别困难,经常有了这顿,没了下顿,吃饭全靠今天父母的收入如何。

于和伟3岁时,父亲被确诊患癌症晚期,因为没钱医治,最后父亲也只能躺在家里,慢慢等死。

不久之后,父亲撒手人寰,留下于母和几个孩子,好在大姐二姐已经嫁人,有时候她们还能帮衬帮衬娘家。

于母靠卖地瓜养活一家,早上6点就得拉着一车地瓜,徒步穿过小林子。

偶然遇到风沙,走到集市时,于母已经“面目全非”,尘土黄沙陷进她深深的皱纹里,使她看起来愈加沧桑。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定律放在于和伟身上,一下子不攻自破。

上学时,于和伟和周围其他同学一样,迷上了金庸小说。

常常躲在课桌底下看金庸小说,无论台上老师讲得多么绘声绘色,也抵不过书里的打打杀杀精彩。

于和伟看到走火入魔,常常跟同学“切磋武艺”,上课两耳不闻读书声,下课心心念成为盖世英雄。

就这样,第一年中考,于和伟与高中无缘,他想着家境不好,加上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想放弃读书,大姐不肯,坚持让他继续读。

第二年,碰巧遇上抚顺市幼儿师范准备招一批男生,定向委培,毕业后直接到小学当音乐老师。

大姐一听,这不错,既能继续读书,学费全免,又能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妥妥的“铁饭碗”了,于是就将于和伟送进了抚顺幼儿师范。

人是在学校里了,于和伟的心还在金庸小说里游荡,根本无心学习。

师范学校女生居多,于和伟更加忙了,忙着看女生,天天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仔细地擦自己的布鞋,害怕它不够白,被女生瞧不起。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3)

好不容易到了毕业,于和伟二话不说离开了师范学校,他始终觉得自己既不是读书的料,也教不了学生。

“要去小学教孩子音乐,我真是怕误人子弟,总要对得起这个职业啊。”

家人觉得他太傻,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可于和伟走出了校门,只感觉到自由。

社会,对成年人来说是“危险”,对涉世未深的人来说,却是“自由”。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4)

这时,抚顺话剧团招生,于和伟心想,在话剧团或许能实现自己“行侠仗义”的梦想,于是到话剧团应聘。

报名的人有几十个,最后只有于和伟和一个女生被选上,于和伟乐得整晚睡不着。

但没有背景,也不是科班出身,于和伟在话剧团也没有受到重视,重要角色永远轮不着自己。

他只能当当公园里的路人甲,从这头走到那头,如果镜头拉得稍微远一点,根本就看不到于和伟,于和伟“出镜出了个寂寞”。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5)

但好在于和伟“来者不拒”,导演给他什么角色,他就演什么,永远都不“挑食”。

没他戏份时,他就拿张小板凳,坐在边幕看别人演。

有一天,于和伟这么一看,出事了。

那天,舞台中间有个女孩迈着轻盈的步伐,绕着人群跳舞转圈,于和伟看得着了迷。

演戏没着落,姑娘一定要追到手,于和伟向这个女孩发起了猛烈的追求。

女孩每天坐公交车上班,于和伟每天提早出门,先坐公交车到女孩家附近的公交车站等她,然后看到她上车,他也跟着上车。

就这样,一路陪着她上班,看着她下班回家。

没有钱买花买礼物,于和伟就拿出文人的气质打动她,给她写情书。

这一来一去,女孩就答应了于和伟的追求,两人正式交往。

可这边尘埃落定,女方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觉得自家女儿条件优渥,是团里的台柱子,于和伟除了穷之外,一无是处。

1992年,为了让女方父母同意,于和伟果断辞职,准备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好让自己能与她门当户对。

由于在话剧团积攒了一定的表演经验,于和伟顺利地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

这下,女方父母心满意足了,再也没阻止两人恋爱。

而这个女孩也默默地陪着于和伟,从无名之辈走到功成名就,她后来也成为一名出色演员,叫宋林静。

她唤于和伟为老于,于和伟叫她为宋女士,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经历,有的只是细水长流的普通事儿。

考上了上戏,虽然抱得美人归,但眼下最迫切的事情出现了,每年学费700元,这对口袋空空如也的于和伟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于母不同意让他读,希望他趁早出来工作,早点结婚生子,好在大姐二姐无条件支持他。

大姐说:“咱家没出过大学生,好不容易出来一个,我砸锅卖铁也供你。”

八姐二话不说,卖掉了先前给儿子买的钢琴,东拼西凑借了4000块给小弟,其他的哥哥姐姐有的500块,有的1000块,这样又凑足了4000块。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6)

于和伟拿着这8000块,拉着两麻袋行李,来到上海戏剧学院报道。

于和伟一进入上戏,就被拉去封闭式培训,与外界断了联系。

但在老家的宋林静不知道,每个月把一半工资寄给他,又给他写信,可于和伟一封信都没回。

宋林静以为,于和伟到了大城市,看到漫天飞舞的蝴蝶早就忘了乡下这朵野花,气得躲在宿舍哭了两天两夜。

哭过后,宋林静下定决心不再给于和伟写信,单方面宣布分手。

可女人就是奇怪的生物,既生气又不甘心,宋林静带着怨气给于和伟写了最后一封信:

“于和伟同志,我知道你非常忙,如果不方便就不用回信了……”

好在于和伟培训结束,刚好收到了这封信,看到宋林静不再唤他老于,而是叫“同志”,他慌了,他知道宋林静铁定生气了。

为了让宋林静安心,于和伟鼓励宋林静也考上戏,那时碰巧上戏办了一个两年制的进修班。

如果宋林静刚好考上,还能与于和伟同年毕业。

果然在爱情方面,老天还是很眷顾于和伟的,宋林静如愿考上了上戏,成为于和伟的师妹。

于和伟学习恋爱两不误,在哥哥姐姐的帮衬下,1996年,小两口顺利从上戏毕业。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7)

两人毕业后,又同时被分配到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学校恋爱得以延续。

工作稳定,早上开会。下午排练,演出,一日三餐,部队食堂管饱。

在食堂阿姨的“贴心投喂”下,于和伟心宽体胖,很快胖到了人生巅峰180斤。

“头发掉得差不多,穿个军装打几颗星,在饭堂打饭,别人称呼我老师。受不了”。

进入话剧团后,即使有了上戏这块硬学历,于和伟依然捞不着什么好处。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8)

于和伟长得不如别人清秀,青春戏看不上他,于和伟普通话又夹杂着一点口音,历史剧没考虑他。

于和伟又当回了“跑龙套”,做主角的人肉背景,每天工作不到3小时。

虽然工作清闲,但闲着闲着烦心事就来了,周围的同学开始接起了大戏,当上了男主角,赚得盆满钵满。

就连自己的爱人宋林静,也开始忙了起来,大片一个接着一个。

只有于和伟,从头到尾还是个跑龙套的,那时候外边大街上,音响唱着“梦想无极限”,可于和伟却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眼见底。

“我背井离乡,上了大学,难道就是为了在这跑龙套吗?和我上大学前在抚顺市话剧团的唯一区别就是,可以上台走两圈了。”

虽然后面有人找他演戏,但一想到待遇不如同学的,于和伟心里千万个不愿意。

慢慢地,他开始自暴自弃,不想再练基本功,也不愿意放下身段去看别人演戏。

于和伟整宿整宿睡不着,宋林静不肯他喝酒,他就一个人躲在桥边喝个烂醉,然后躺在大桥上睡得不省人事。

有一天,于和伟站在桥上,看着桥下波光粼粼,在酒精的催化下,他竟想放下所有的包袱,一跃而下。

幸好那天,宋林静悄悄跟着他出门,看到他准备跳桥,马上冲出来从身后抱住了他。

宋林静大声地说:“你妈45岁才生下你,她容易吗?我不需要你当明星,你好好活着就好。”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9)

这下,于和伟才清醒过来,放声大哭起来。

那一晚在桥头,一对情侣相拥着大哭,路边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只觉得自己的鼻头也一阵酸痛。

也就是在那一晚,宋林静向于和伟表明心意:“我这辈子爱定了你,如果你抛弃我,我就上山当尼姑……”

于和伟看着宋林静,借着酒劲,也向她承诺:“静,等我拍到第一部戏,我们就领结婚证。”

有了爱人的支持,于和伟又振作了起来,又回到了练习室琢磨演技。

1999年,《曹操》导演找到了于和伟,邀他出演谋士荀彧,虽然这次不再是路人甲,终于拥有了名字,但从头到尾只有两场戏,一场200块。

于和伟答应了,就这样,28岁的于和伟演艺生涯才正式开张,获得了第一桶金400块。

于和伟拿着400块跑回家,上交给宋林静,第二天两人便到民政局领证,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婚礼。

直到现在,于和伟仍然觉得这辈子最亏欠宋林静,让她耗费最美好的几年在自己身上,最后还嫁给了一穷二白的自己。

别人能给你风花雪月,我只能给你柴米油盐。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10)

演完荀彧后,于和伟又经历了一段空白期。

直到2002年,在团里同事的引荐下,31岁的于和伟出演了《历史的天空》的万古碑,一个十足坏人的角色。

就是这部剧,打开了于和伟的演艺高峰,也让他成为了“坏人专业户”。

接着,各种坏人角色找上了于和伟,于和伟出演了《搭错车》《纸醉金迷》《光荣岁月》。

于和伟“坏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他在街上偶遇剧迷,别人一上来就问:“你就是那个坏人吧?坏得真让人牙疼。”

当然,这也证明了于和伟的演技好。

真正让于和伟出圈的是,2010年的《新三国》,39岁的于和伟将刘皇叔的隐忍表现得淋漓尽致。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11)

特别是那一场青梅煮酒论英雄,在曹操的逼迫下,刘备志气不露,自谦到底的样子,看了让人大叫精彩。

那时,逢人见到于和伟,就觉得他就是刘备,别人调侃他“要不改名刘和伟算了”。

但很快,于和伟又让他们迷茫了,他们不知道于和伟到底是谁。

6年后,于和伟出演了《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的曹操,风头盖过主角司马懿。

让人很难想象得到,于和伟竟然能同时诠释两个截然不同的枭雄。

演什么像什么,像刘备也像曹操,这样的于和伟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于和伟凭借着这角色,一举拿下了白玉兰最佳男配角。

领奖台上,谦卑的于和伟感谢了所有人,就连与自己一起提名的同行都提了一遍,照顾到别人落选的情绪,情商很高。

黄渤看了于和伟的戏之后,在后台找他要了联系方式,先约好档期,之后于和伟就出演了黄渤的《一出好戏》。

就是这《一出好戏》,让不愠不火的于和伟出圈了,里面一段于和伟一边抽着烟蹦迪的片段,被网友剪成表情包,在网络流传。

于和伟在路上遇到粉丝,别人第一句话就问:“您是那个蹦迪的吗?”

让于和伟哭笑不得,但转念一想,于和伟又舒了一口气,“还好,我有作品”。

80后东北沈阳的喜剧男演员(辽宁穷小子3岁丧父)(12)

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于和伟,对于演戏这件事他反倒多了一丝佛系心态,“有戏我能演,我就接,不害怕什么年龄问题,我有作品,作品就是我实力最好的佐证。”

话虽说得轻松,可当张永新找到他,让他出演陈独秀,并向他解释了自己拍这部戏的初衷,他犹豫了。

“这是革命人物,我怕我担不起,我的饭碗可以碎了,但革命先驱的形象不能被我糟蹋了。”

为了演好陈独秀,于和伟闭关修炼,翻阅了十几本陈独秀的著作,观看了中国前前后后的历史纪录片,一帧一帧地揣摩主角在其中的心态。

《觉醒年代》里面有场戏,十分钟的镜头,台词足足有5页纸厚,导演要求一镜过。

于和伟酝酿了10秒钟,走上台,话筒一抓,声音一起,镜头对面的导演全身疙瘩四起,他知道,陈独秀“复活”了。

就这样,时隔3年,于和伟凭借陈独秀这个角色,再次站上了白玉兰领奖台,这次他拿的是最佳男主角奖。

俗话说,五十知天命,50岁的于和伟清醒得很,当别人夸他是“行走的演技教科书”,他用一句玩笑话浇灭了这虚名:

“还教科书,哪本啊?还能走的?”

别人说他是人生导师,是艺术家,于和伟言简意赅地说:“我只是演员而已。”

从无名之辈到顶流,从配角到主角,于和伟的每一步走得既踏实又稳妥。

当别人在鼓吹“演员年龄焦虑”时,他根本毫不在意,“埋头苦干就完事了,别想太多。”

把作品留下,把光环让给戏,这样的于和伟活该他红遍演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