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植物病毒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而病毒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巨大,不可估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年发生面积超过800万亩,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1)

人类健康杀手新型冠状肺炎病毒

本文主要从植物病毒的症状、常见种类、发生条件等方面了解病毒病,最后谈谈病毒病的防治。

一、植物病毒病发病特征

作物受到病毒病危害后的主要症状有花叶、畸形、变色、坏死等。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2)

植物病毒病部分症状

二、常见植物病毒病

不同作物上的病毒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也有差异。下面主要介绍棚室蔬菜常见的几种病毒。

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2.番茄褪绿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4)

番茄褪绿病毒病

3.瓜类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5)

瓜类病毒病

三、植物病毒病发生条件

植物病毒病的发生是病毒、寄主、介体昆虫、环境四个条件的综合作用。

1.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高温干旱更适合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如我国大部分地区7-8月份,病毒发生严重,原因就是这个时期温度高,粉虱、蚜虫等发生严重,且作物自身生长受到影响。温度和水分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介体昆虫的生长发育及习性。

作物根系所在的土壤条件和病毒发生有很大关系。如土壤透气性好,水肥充足、酸碱适宜的土壤,病毒发生较轻。有研究表明,增施一定比例的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病毒病的能力。而作物增施氮肥则可加重病毒病症状。

四、植物病毒病传播途径

病毒病的传播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农事操作和机械传播(多数植物病毒是通过汁液或者接触摩擦传染的),二是昆虫、螨类、线虫等生物介体传播,三是种子、花粉、无性繁殖体的传播。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6)

病毒病传播的介体昆虫

植物蚜虫、粉虱、蓟马、叶蝉等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播介体。蚜虫可以传播160多种植物病毒。而烟粉虱则被认为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主要传播介体。

病毒病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是通过韧皮部进行传导的。在植物输导组织中,病毒移动可以随营养进行上下双向传导。如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在植株中移动的过程。经过1-3天,病毒分布到整个叶片;经过3-5天,病毒已通过维管束到达根部和顶部;25天左右病毒布满全株。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7)

病毒病在植株中移动过程

五、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病毒病防治难度较大一,旦发生,一般都是毁灭性的。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病毒病的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的成本要比发病后治疗的成本低得多,即越早越好。其次是病毒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工程,仅靠单一手段很难达到好的防治效果。

笔者认为病毒病的防治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1. 农事措施。

培育一个健壮的植株是防治病毒病的基础和关键。培育使用无毒种苗,使用抗病毒和耐病毒品种;作物合理布局,通风透光性好,合理轮作等;加强水肥管理,保证作物水分需求量,保持棚内湿润,适当增施磷肥,减少氮肥使用量;清除棚内杂草,发现病毒严重植株,立即连根拔除;

农事操作前和农事操作期间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浸泡农具和洗手,特别是在植物苗期操作时,注意消毒很重要。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8)

肥水管理

2. 杀死传播介体,切断传染源。

使用杀虫剂杀灭害虫。建议苗期使用噻虫嗪冲施或者滴灌,可以显著减少地上部粉虱、蚜虫、蓟马的数量。同时使用噻虫嗪或者烯啶虫胺配螺虫乙酯或者吡丙醚喷雾防治,杀灭白粉虱、蓟马成虫和卵。蚜虫则使用噻虫嗪或者氟啶虫酰胺。也可以使用防虫网,杀虫灯,黄板等辅助设施防治害虫;

3.使用免疫诱抗剂,激活作物免疫链条,防治病毒病。

我们的作物经过长期的进化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自身免疫系统丧失或者难以被激活,不能分泌相关物质对抗真菌、细菌、 病毒等。

笔者经过多年推广经验,氨基寡糖素作为一种免疫诱抗剂能够激活作物免疫防治链条,激活作物相关抗病基因,作物得以重新分泌PR蛋白,植保素,木质素等对抗病菌,抗病能力大大增强。

氨基寡糖素在病毒病上,应注意早用勤用,地上地下一起用。使用方法如下:

1. 苗期定植后第二次,冲施一次,定植后10-15天,用第二次。定植后30-40天,使用第三次,用量同第一次。灌根也可以。

2.喷雾。从苗期开始使用氨基寡糖素喷雾。可单用,也可复配杀虫杀菌剂一起使用,或者和鳌合叶面肥及赤霉酸等一起使用,效果更佳。次数不限,经常使用,叶片浓绿病害少。喷雾方案也可以使用氨基寡糖素 吗胍乙酸铜组合,进行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

这样的措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植物病毒病早期最明显的特征(一文读懂植物病毒病)(9)

氨基寡糖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