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奇茹

“大米送得太及时了,很多病人家属就等米下锅呢。”9月28日,一辆载着1吨大米的卡车抵达北京,停在“小白春天”抗癌共享厨房前,创始人齐利光指着码得高高的米袋子说,“我们每天用掉20斤到40斤大米,现在好了,未来两三个月吃米饭问题不愁了。”记者了解到,这次爱心大米捐赠行动由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与餐饮品牌稻状元共同发起。四辆货车奔驰4000多公里,把大米送到北京、郑州、洛阳、丽水的4家抗癌共享厨房。

两万斤大米遇阻至今未捐出(真是及时米北京抗癌共享厨房收到1吨大米捐助)(1)

9月28日,北京小白春天抗癌共享厨房收到1吨大米捐助

小白春天服务的,绝大多数是白血病儿童及家属,对于饮食的新鲜卫生要求特别高,最好就吃家属亲手做的饭菜。可大部分家庭都是从外地来北京医治,家属们安顿好孩子,对于去哪里买米、哪里买菜,经常两眼一抹黑、心里发怵。“今天送来的这个米,数量多,质量也好,对家属而言,真的帮助解决了切实的问题。”齐利光表示。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当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对癌症病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来说,“看病是大事,吃饭也是”,因为吃上一顿营养可口的饭菜,才能补充体力投入下一个阶段的治疗战斗中。可要在一二线城市租个能做饭的房子,就会增加数千元的支出,这对已经花费巨大的大多数抗癌家庭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近年来,“抗癌共享厨房”在多地相继涌现,在这里,米面油和调料都免费,家属花几块钱就能让患病亲人吃到一口家的味道。

两万斤大米遇阻至今未捐出(真是及时米北京抗癌共享厨房收到1吨大米捐助)(2)

小白春天由病人家属自行运营,大家聚在一起做饭、吃饭。

几年前,齐利光曾患白血病的儿子在北京治愈。治病过程中,他张罗着和病友家庭一起组织爱心车队、自行车协会、游泳协会,大家还一起蹲着用自己的小炉灶做饭,随后慢慢发展成“爱心小厨房”。2017年,齐利光正式创办了“小白春天”抗癌共享厨房。小白春天位于北京南三环,如今每天至少有几十个家庭前来做饭,多的时候超过百个。粗粗算下来,病友们一年能省下300多万元房租,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一年能节约两三万块。齐利光还会组织医学讲座、中秋厨艺比赛等活动,让家属释放一点重压,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仅有20家抗癌厨房,大多坐落在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肿瘤医院附近。它们象征性收取费用,有的仅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有的还需要创始人自掏腰包补贴。

“这些厨房不大,但充满烟火气和希望,是癌症病人和家属的避风港,萦绕着人与人之间的陪伴与温情。”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负责人王烨说,此次联盟联合了公益伙伴一起为抗癌共享厨房尽一点微小的心意,也是为了让病人能吃上暖胃的粥和饭。如今,联盟已支持全国十余家抗癌共享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