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王者之道,王者说啥就是啥,想杀就杀,想发就发,这就是王道。古代帝王执行的就是王道,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常常用杀来震慑天下,充分体现了王者的权威。但有些时候,古代帝王是在盛怒之下杀,这样往往就会杀错。古代这样的例子不少,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道教与帝王(古代帝王真王道)(1)

大禹杀防风氏——只因防风氏开会迟到。大禹治水成功后,在会稽山召开庆功会,各路诸侯都来祝贺,唯有离会稽山最近的防风氏没到。庆功会快要结束时,防风氏才带着满身泥水赶到。来晚就来晚吧,防风氏还说他在来的晚上遇天目山出蛟,苕溪河泛洪,水急浪高无法渡河,所以来晚了。大禹正庆贺治水之功呢,防风氏却说天目山发大水,这不是给大禹上眼药吗?大禹一怒之下,以防风氏开会迟到,藐视君王为由,将防风氏杀了,什么话也别说,不用解释,这就叫“杀无论”。最后一调查,防风氏来的时候,天目山果然出蛟,防风氏为了抗洪才来晚了。大禹得知后非常后悔,但后悔已经晚了。

道教与帝王(古代帝王真王道)(2)

杨坚杀史万岁——只因史万岁顶撞他一句。史万岁是隋朝开国大将,因战功卓著,受到杨素妒忌。史万岁率军击退突厥之后,回朝为众将请功。谁知在此之前,杨素已在杨坚面前为他垫好了砖,杨坚早已对史万岁恨之入骨。史万岁为众将请功时,杨坚就是不准。最后,史万岁大声说:“将士有功,却被朝廷所抑制!”就这一句话,彻底激怒杨坚,命殿前武士将史万岁金瓜击顶打死。史万岁死后,杨坚也后悔了,但为了皇帝的面子,他还是给史万岁安了一大堆罪名,以证明他杀的没错。

道教与帝王(古代帝王真王道)(3)

朱元璋杀傅友德爷仨——只因傅友德吃饭慢了。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大将,战功赫赫。蓝玉案发后,因傅友德曾与蓝玉交好,受到朱元璋猜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大宴文武,宴会结束时,侍者撤菜,傅友德却还有一个菜没吃完,朱元璋大怒,说傅友德大不敬。傅友德起身告罪,朱元璋还不饶,命他提二子首级来见。傅友德提来二子首级,朱元璋假惺惺地说:“你怎么忍心?”傅友德说:“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人头吗?”说罢自刎在朱元璋面前。因为吃饭慢了,朱元璋就杀掉傅友德爷仨,也太狠了吧?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朱元璋就是想让傅友德死,就算他吃饭快也不行,帽子戴歪了,裤带没系好等等理由,都可以让傅友德死,这就叫“君叫臣死,君不得不死”。(图为明太祖真像,现藏国家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