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一个男同学89年的,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大姐82年,二姐88年出生,农村家庭重男轻女比较严重,大姐品学兼优,年年名列前茅,二姐学习也很优秀年年评为三好学生,就是这样子争气,还是被封建思想严重的老父亲,硬生生的拽下了学,初中没毕业就下学了,家里穷的供不起三个孩子上学,把唯一上学的机会让给了他弟弟,就是我认识的这个男同学。倾全家之力,供着他读完高中,第一年高考成绩不理想与本科失之交臂,第二年复读一年一鼓作气考了578分被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录取。读高中三年,本科四年,都是大姐、二姐打工赚的钱,供他读书完成了学业。按理来说,农村孩子应懂得珍惜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应有颗懂得感恩之心,应该更有颗进取之心,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男孩毕业在校园招聘会上招聘到老家所在城市的一家大型企业,这是一家施工企业拖欠工资比较严重,一年只有中秋和过年才发工资,只发半年,这个频率按揭还贷都还不上,所以干了三年就辞职不干了。毕业第四年应聘了一家药企人力资源岗,月薪三千,干了没两年谁知企业倒闭,无奈只能另找工作。毕业第六年又找了一家项目管理公司,人事和后勤岗,杂七杂八啥事都干,月薪三千,也是没有多大的晋升空间,也感到学不到啥技术,毕业第七年又辞职了。毕业第八年到第十年一直都在一家造价事务所干审计,因为是初学者,薪酬一月三四千,这是第三年又偏巧遇到了抗疫的三年,单位业务量大减,薪酬不升反降,扣除五险一金,到手三千,每月还贷两千,交通费两百,单位不管餐,生活费六百,话费一百,每月工资真是不够养家糊口。毕业这十年,一直在裸奔,没有关系,没有背景,自己也没考出值钱的证书,浑浑噩噩的过了毕业后十年,没有能力给家人提供安全的庇护所,也不能全额支付母亲生病住院治疗费用,也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真的是让家人失望透顶。举全家之力,供出的大学生,不能改观家人生活状况,也不能改变自己底层打工的境遇,也不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读大学的意义又何在呢?又何必上四年大学花了五六万学费,还不如直接高中毕业就打工,还能多赚几年钱盖楼娶媳妇啊?

同样是一个单位的男同事,96年生人,16岁中专毕业就托关系进了家造价事务所,人家上高中读大学的这七年,他打工赚钱,从基层一步步做到了这家事务所的中层管理人员,月薪八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是混的比科班出身的本科生风生水起。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学历不够,关系来凑,能力不行,后天培养!这个社会学历不重要,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89年生人的本科毕业十年(89年生人的本科毕业十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