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一见钟情”?

翻阅了下面的几十条回答,呼声最高的答案是:见色起意。

这个答案说对,似乎又不太对,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一见钟情”。

-01-

一见钟情,百度百科里对它的释义是“指男生或女生一见面就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见面就喜欢上他(她)”。

很多人一听到谁对谁一见钟情了,一定会感叹一句:“这男生一定很帅!”或是“那个女生一定很漂亮!”

在大家的普遍意识中,一见钟情发生的条件似乎都是基于对方出色的外表这一条件,但现实情况在我看来似乎有一定的偏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她)的外表也许并不是很出众,举止也不见得有多优雅,但当你见到他(她)的时候,心跳就会加速,内心深处会产生一股力量,促使你去接近他(她),了解他(她)。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段一见钟情的经历。

初二冬天的一个早晨,刚上完早自习,我正准备趴在桌子继续补觉,但是教室后面突然开始嘈杂了起来。好奇心驱使我转过头去瞧瞧发生了什么事。就那一瞥,我的眼睛仿佛就移不开眼了。

倒数第二排挨着走廊窗子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从没见过的男生,几个同学开始围在他桌子面前叽叽喳喳地讲话,别人问一句,他便答一句,看起来非常地安静斯文。

虽然比起班上其他的男生来说,他的外表没有那么出众,但就在那一刻,他身上却仿佛在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不断吸引着我。

事隔多年,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对一个长相不甚拔尖的陌生人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

后来遇见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我始终对这一类男生抱着强烈的好感(不一定指男女之间的喜欢),无论高矮胖瘦,长相欠佳,或是外貌俊俏,他们身上散发的气质都是温润随和的。

荣格曾提过这样一个观点:每个男人心中都携带着永恒的女性形象,这不是某个特定的女人的形象,而是一个确切的女性心象。这一心象根本是无意识的,是镌刻在男性有机组织内的原始起源的遗传要素,是我们祖先有关女性的全部经验的印痕或原型,它仿佛是女人所曾给予过的一切印象的积淀。由于这种心象本身是无意识的,所以往往被不自觉地投射给一个亲爱的人,它是情欲的吸引和拒斥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当一个男人遇到的女性恰好符合自己无意识里的那个意象,就会被其强烈吸引,相反则会令他感到排斥。同理,对于女性来说也是这样。而这个人,也许不是人群中最美最帅的,但你还是会被其吸引。

随着我们的经验的不断丰富,这一无意识的意象会不断地被勾勒清晰。

这也解答了困扰我多年来的问题,为什么我会对气质温润的男性产生好感,是因为在我无意识的意象中,对方的原型便是如此。

亲身经历一见钟情(聊聊一见钟情)(1)

-02-

如果有人问你:“一见钟情靠谱还是日久生情靠谱?”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日久生情更加靠谱。

事实确实如此,普遍来看,在一段感情中,一见钟情比日久生情破碎的可能性更大。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为什么一见钟情不太靠谱。

首先,如同上文所说,我们会对初次见面的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好感,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方正好符合我们无意识里的那个意象。但这个意象并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个确切的女性心象。

就好比某天在公交站,一个非常有气质的女生从你面前经过,于是你无法自拔地喜欢上了她。隔了两三天,你在地铁上又发现一个气质非常相似的女生正好坐在你对面,这一次,你发现自己非常想要上前去向她要联系方式……

是的,我们会不断地对同一种类型的人产生好感。

现在我们假设你在地铁上遇见了这个气质非常相似的女生,你上前去请求添加对方的微信,对方似乎并不讨厌你,于是将她的微信给了你。但是下一站就是这个女生的朋友家,所以女生比你提前下了地铁。

于是要到微信的你开始坐在地铁上翻阅着女生的朋友圈,你惊奇地发现这个女生竟然喜欢做饭,好感度 10。

继续往下翻,你发现这个女生偶尔会分享一些书单,你猜想她平日里一定很喜欢看书,好感度 20。

再往下翻,在接下来的几条朋友圈里,这个女生晒了好几张狗狗的照片。

“她一定是个非常善良的女孩子!”你在地铁上喃喃自语,好感度再 20……

到了家后,你开心得快要飞起来了,因为你觉得自己今天遇到了一个天使般的女孩子!

你开始给她发消息,约她一起去看了电影,晚上去了公园一起散了一个小时的步,聊了很多兴趣爱好。

两个周后,你们在一起了。

在一起的那天晚上,你畅想了你们以后各种甜蜜的生活,你觉得你们一定会携手走到最后。

但是在一起之后,你开始发现原来她并不喜欢做饭,朋友圈里分享的那些菜全是她朋友做的,狗也是她朋友养的。

她并不喜欢看书,虽然她的家里确实放着好几本书,但她一本也没有看过。

她不化妆的时候,皮肤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好,鼻头上甚至还有黑头,额头下巴依稀可见几颗痘痘。

每到周末她都会睡到下午一点钟,醒来满脸油光,头发凌乱,但她似乎毫不在乎……

你不断在心里感叹:为什么她和地铁上的她不一样了!

一个月后,你向这个女生提出了分手。

我们不排除有些一见钟情的人一起走到了最后,但现实中,大部分的一见钟情的故事走向其实都和上面这个故事一样,性别置换,结局也是一样。

当一见钟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忽视对方只是一个普通人,而认为她就是绝对完美的理想对象。但随着与对方的不断深入接触,我们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我们常常会将一见钟情的对象从现实中剥离出来,这个对象会在你脑海里无限美化,无限升华

换句话说,一见钟情的时候,我们爱上的只是我们脑海中的那个假想人。

因为从一开始我们便主观地赋予了对方无比美好的品质,在潜意识中,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对方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当我们一旦发现对方的一点瑕疵,便会将这些瑕疵和一开始的理想状态作对比,然后不断地放大这些瑕疵。

于是我们开始慌了神,开始恼羞成怒,开始谴责对方,直到关系的最终破裂。

亲身经历一见钟情(聊聊一见钟情)(2)

-03-

一见钟情之所以难以长久,说白了,还是我们太理想化。

一段感情,无论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我们若是想要它长久,都应该要将对方当成一个普通人,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你要允许优点和缺点会同时存在在对方的身上,她(他)不是一个没有情绪的机器人。

你会不断地为对方投入精力。

当你懂得为对方付出的时候,某一天,你猛然发现,对方无论好与坏,似乎都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你会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她(他)。

如同狐狸告诉小王子的那样,如果小王子驯养了它,那小王子对于狐狸来说就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他们会彼此需要。对于狐狸来说,小王子将会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小王子来说,狐狸也将区别于万千的狐狸,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狐狸对小王子说:"小麦对我来说没有用。麦田不会让我想起什么。这是很悲哀的!但你的头发是金色的。所以你来驯化我是很美好的事情!小麦也是金色的,到时它将会让我想起你……"

日久生情已是难能可贵,一见钟情更是可遇不可求。

愿你终究能遇到这样一个人,当你对所有事情都厌倦的时候,只要想到对方的存在,你就有勇气继续忍受着这周遭的一切。

亲身经历一见钟情(聊聊一见钟情)(3)

撰文编辑:和平 | 和平记:慢一点,慢慢记录

图片来源:《泰坦尼克号》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