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华豫之门鉴宝银元节目(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走进达州宣汉县)(1)

拍摄现场

四川新闻网达州1月15日讯(吴波)带着对巴人文化浓厚兴趣和向往,为传承巴人土家文化风韵,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组于1月11日首次走进达州市宣汉县明月乡大鱼池村任家大院,录制巴国宝藏鉴赏节目。其间,展示了民间剪纸、手工竹编、土家余门拳、薅草锣鼓、传统舞狮等精彩节目,让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

录制现场以“任家大院”为背景,大院主人任红林讲述了古巴人血性阳刚、重情重义,勤劳勇敢、热情善良的性格。介绍了自家收藏的宝物,敬请节目组三位专家为其鉴定。同时,来自达州各县(市)区的古文物收藏爱好者,也带着心爱的宝贝、宝物前来诚请鉴宝专家给予鉴定。

河南华豫之门鉴宝银元节目(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走进达州宣汉县)(2)

现场鉴宝

醒狮闹春气势宏大,英姿勃发。上午9时30分,任家大院门前的广场上,锣鼓喧天,醒狮欢跳,由10余人组成的“醒狮闹春”表演拉开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拍摄的序幕。前来观看的村民、观众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或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精彩表演。

本次醒狮表演特邀请的是川东著名舞狮表演队——峰城舞狮队,一来是展示川东本土浓郁的传统文化,二来是为拍摄现场营造喜庆氛围。宣汉土家“薅草锣鼓”,是国家非遗文化,传承土家文明,“两脚软倒兮兮,周身莫得力;叫声伙计吔,快把烟来取……”。“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的,也有多至四人、五人的。其打击乐有鼓、钲、钹、马锣等。主要分布在宣汉县的龙泉、三墩、漆树、渡口、樊哙等乡镇。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那时的人们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了一种劳动山歌。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在拍摄现场,来自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的三位专家分别对收藏爱好者带来的藏品,本土剪纸、竹编艺人的作品给予了鉴定和赏评。

河南华豫之门鉴宝银元节目(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走进达州宣汉县)(3)

舞狮表演

据悉,《华豫之门》是河南电视台重点打造的大型品牌文化栏目,是全国收藏类栏目的领跑者。依托深厚的中原文化,在“盛世收藏”的热潮下,以藏品鉴定为形式,向观众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年4月,《华豫之门》获评中国广播电视交流协会颁发的“全国最具社会影响力栏目”。(本文作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