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孔子,百年行知。

今天,是陶行知先生的诞辰。“重走行知路·行知在屯溪”——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1周年媒体联合采访采风活动日前在安徽黄山举办,重走陶行知在黄山屯溪区的办学线路,见证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徽州大地的薪火相传。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

“重走行知路·行知在屯溪”活动在黄山举办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2)

传承基因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3)

作为从徽州走出来的教育大家,陶行知一生创办了新安小学、安徽公学、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学校,为中国的大众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思想昭示世人、启蒙民众。

陶行知

举办启动仪式的屯溪第二中学,前身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安徽中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该校被迫迁至屯溪办学,设立“徽州分校”,由陶行知的同乡好友姚文采担任校长。得屯溪茶业公会、茶商吴俊德及社会贤达慨然襄助,校本部和高中部设阳湖“茶商崇正学堂”,后改名为屯溪二中。

屯溪二中传承陶行知的教育基因,是黄山市唯一公办特色高中。“作为教育人,将秉承先生教育思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为国为民的理念,特色兴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办一所皖南特色名校。”屯溪二中校长洪新华表示。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4)

启动仪式日前在屯溪第二中学举办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5)

沪黄联动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6)

“黄山是曾祖父陶行知先生的出生地,是他的第一故乡,是他立下志向的地方,更是他的价值观、人生观确立的地方。作为陶行知先生的曾孙,看到家乡仍在传播‘火种’,令我倍感自豪和向往。”陶行知曾孙、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陶侃通过一段视频送上祝福,并向屯溪二中赠送由他撰写的《我的曾祖父陶行知》一书,以表达行知后人对家乡的“山海情深”。

上海,被称为陶行知的“第二故乡”。陶行知更是和宝山有着不解之缘。1914年,陶行知从吴淞码头东渡大洋彼岸求学,回国后又在宝山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7)

陶行知在“山海小先生总动员大会”上讲话

作为陶行知的后人,陶家已经有四代人躬耕于宝山教育。自2007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后,陶侃在宝山从教十余年,现任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纪念馆不仅是为了缅怀和纪念,更重要的是传播先生的教育思想,注重培育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挖掘陶氏家风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8)

山海之约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9)

去年,在黄山市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大会上,新民晚报、上海宝山融媒、黄山日报、黄山广电台共同签约“长三角行知红色研学联盟”,开启了“山海之约行知路”沪黄媒体联合采风活动,打造“山海之约”新典范。

今年,采风团继续沿着陶行知的足迹,分赴柏山学校、老街还淳巷、隆阜炎培职业学校和中共黄山市委党校崇正学堂等地。在崇正学堂,大堂木柱上挂有启迪后人修身治世哲理的泥金木槛联,既增添了书香气氛,也昭示了办学宗旨。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三问(今天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0)

崇正学堂

黄山广电台记者汪娜说,自己的家与陶行知的家乡黄潭源村相邻,从小耳濡目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上幼儿园时就会唱《手脑相长歌》。“‘重走行知路’昨天走,今天走,明天还要走。既要走黄山,还要走出黄山,走到先生创办晓庄学校的南京、育才学校的重庆和山海工学团的上海宝山等地,让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播也‘爱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