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大多不识乐谱,却爱听戏曲我的老家就有两个戏台,一个在大寨院子里,一个在新的村广场 大寨的老戏台是露天的,毛条石垒起两尺高台,砌出四面围墙,长宽不过十米,一整面敞开,三面留着两米宽的露台,从露台望去,戏台后方是一片菜地和果园平时这里是孩子们玩耍和老人闲聊的好地方,搭戏台的车一进村,老少皆奔走相告:戏班子来啦戏班子来啦欢乐喜庆的氛围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农村戏台的生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农村戏台的生活(老家的戏台)

农村戏台的生活

乡下人大多不识乐谱,却爱听戏曲。我的老家就有两个戏台,一个在大寨院子里,一个在新的村广场。 大寨的老戏台是露天的,毛条石垒起两尺高台,砌出四面围墙,长宽不过十米,一整面敞开,三面留着两米宽的露台,从露台望去,戏台后方是一片菜地和果园。平时这里是孩子们玩耍和老人闲聊的好地方,搭戏台的车一进村,老少皆奔走相告:戏班子来啦!戏班子来啦!欢乐喜庆的氛围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

老戏台陈旧且简陋,几根木头、几块帷幔、几张席子就把布景搭好了。但当锣鼓唢呐响起,唱戏的演员水袖漫舞、莲步生花、唱念做打,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被缓缓叙述,台上的人、景、物便有了灵魂。

年少时听戏,我的心思从来不在戏台上。我像鱼儿一样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感受人挤人的热闹,等母亲来寻找时,再央求她给我买糖画或者冰糖葫芦,那是一种多么无忧无虑的快乐!

到了中年,我才听懂戏里戏外的万千滋味。老戏台上演的是潮剧。“我一意怜他,不知何日结鸳盟”,《陈三五娘》唱的是潮州元宵灯会上的郎情妾意;“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四郎探母》唱的是杨四郎忠孝两难的深情大义。《生死牌》《井边会》《巧姻缘》《一门四状元》……一时愁苦、一时唏嘘、一时欢笑,这唱的何止是戏,分明是演绎人生百态!

旧时请的戏班子都是业余的,他们农忙时下地干活,逢年过节就在四里八乡巡演谋生。村里的孩子便趴在戏台两侧窥探他们的日常。戏台后方摆满了演出道具、服装,还有生活起居的各种物品,散场的时候,他们总化着妆蹲在戏台边上捧着大瓷碗吃饭。有一次,我看见演七仙女的演员下了场,衣服也来不及换,就抱起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在一片喧闹中熟睡了。我想,母亲怀抱里片刻的温情,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如今,新旧两个戏台分踞村庄南北两侧,老戏台逐渐冷清了,新建的村部广场敞亮大气,文艺活动一场接一场。听说,县里潮剧团马上又要到村里开展“非遗传承,送文化下基层”演出,不知道村里的老人孩子们,是否还像当年一样欢欣雀跃?

恍惚间,那些年听过的潮剧又一丝一缕飘回耳畔,在我的心坎上缭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