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汉字的精妙绝伦更是非国人不能体会。当那些看似很生僻的汉字遇到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汉服,又会摩擦出怎样的花火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那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吧。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1)

1.曲裾[qū jū]:

在襦裙成为古人着装的潮流之前,曲裾深衣一直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流行服饰。曲裾是我国秦汉时期的常见服饰,男女均可穿着。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2)

从不少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曲裾在汉代时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对于妇女所穿着的深衣来说,不仅颜色、质地各异,而且服装上还绘有华丽精美的图样。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3)

宽袖紧身的曲裾虽然在如今的汉服市场中并不常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曲裾所具有的独特且传统的风韵和美感,是任何一种汉服形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4)

2.曳撒[yì sǎn]:

曳撒是中国明代代表服饰之一,由辫线袄演变而来。辫线袄始于金代,流行于元朝,其服装特点是窄袖、圆领、下摆宽。元朝的辫线袄到了明代就被称作曳撒。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5)

很多人习惯将曳撒读成“yè sà”。但在事实上,曳撒的读音是根据蒙语演变而来。由于是译音,所以有关曳撒的读音有争议也是很正常的。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6)

3.霞帔[xiá pèi]:

古人将妇女披在肩背上的帔比作飘在空中的彩霞,于是取名“霞帔”。霞帔始于南北朝时期,与披帛类似。但是,霞帔与披帛不同的是,披帛是一种常见的服装配饰,而霞帔则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7)

因其华丽庄重的设计,很多人将霞帔作为婚礼服装,于是便有了“凤冠霞帔”的说法。但其实“霞帔”是一种命妇礼服,在宋代至清代都是如此。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8)

4.裋褐[shù hè]:

裋褐在古代为一般百姓所穿着的衣物,因此,裋褐又被称为“布衣”。其形态类似我们如今看到的中衣,但裋褐的材质通常比中衣要更粗糙,衣长也比中衣要长许多。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9)

注意,这里的“裋”字并非长短的短,“裋”通“竖”,因此裋褐也被称作竖褐。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10)

5.蹀躞[dié xiè]:

蹀躞是一种功能性腰带,原本为胡制,后由胡人传入内地,被当作一种束腰、挂带功能的腰带。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11)

很多人知道蹀躞是因为它是圆领袍的配饰,但其实蹀躞的出现远比我们想象的早很多。蹀躞始于战国,兴于唐朝。唐朝时期,还有将蹀躞所挂带的装饰品数量及质地来区别官品等级的说法。

关于汉服的文化知识300字(这些与汉服相关的生僻字和多音字)(12)

你还知道哪些汉服相关的生僻字或多音字呢?一起在评论区里说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