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内卷,上名校。

考好大学,选好专业,找好工作。

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学校(宇宙的尽头就是985)(1)

这几乎是所有家长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方向。

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找到好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能够找到好工作,需要一路披荆斩棘,只有上名校才有更多的机会上好大学。

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学校(宇宙的尽头就是985)(2)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也是为了孩子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的捷径,先不说对错,简单说一个真实的例子吧!

孩子考上了某985名牌大学的经济管理系,好大学,好专业,甭管亲戚朋友都纷纷夸赞,孩子太厉害了,你们夫妻俩终于功德圆满,后面孩子的路就不发愁了,这么多年也算熬到头了,夫妻俩虽然表面谦虚,但心里实则也是喜不自胜。

转眼到了大学毕业,孩子也很懂事,“爸爸,妈妈,我不想考研了,想去找工作,你们供我上学那么多年,很不容易,不想再让你们操心,我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工资肯定不低,放心,以后我养你们!”

父母听到这话,别提多欣慰!

可不久,孩子就被现实教育。

一个银行柜员的工作,2000人去投简历名牌大学,博士,硕士,能人大有人在,竞争极其激烈。

孩子意识到只是个名牌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他决定继续考硕士。

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网上购买了书籍,准备硕士考试然而,所谓的准备考试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了看一眼,想不起来,书本就躲在角落睡大觉,等到考试可想而知,结果自然是落选。

硕士考试竞争太激烈了,我准备出国。

孩子又提出了新课题。

只要你愿意进步,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准备雅思托福,报辅导班上课,大几万的费用交了,先不谈,到最后,由于他没有积极的去认真学习,自然而然也是没有考过。

现在国外的行情也不好,我决定考公务员。

公务员也不错,铁饭碗,以后起码养活自己是足够了,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父母也是支持的。

于是又开始了考公务员之路。

也是因为他吊儿郎当的态度,公务员很遗憾也没有考取。

这前前后后的各种经历,让他有无限的挫败感,也对找工作这件事情越来越没有了信心。甚至越来越没有了工作的欲望。

大学毕业后,前前后后也有一年多没有找到工作。

这一年多期间,无论他是真心学习还是假意托辞,现实是他没有任何的收入,但花销并不小。

父母白天要上班,他中午就点外卖,并且外卖的费用每餐不低于50元。

几乎每周都要出去聚餐,很理所应当的伸手找父母要钱,五百元是最低标准。

慢慢的,家长开始看不过去,孩子,你也不小了,不管工作怎么样,先干着再说,你总是这样伸手要钱,父母也吃不消啊!

现在做什么事不要人际关系,不需要人脉,我现在这么做都是为了以后能走的更顺畅,做铺垫,我一个名牌大学生,不可能让我去做保洁,当钟点工扫大马路吧!好饭不怕晚,放心,我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孩子振振有词,父母也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嫌弃他了!

然而,时间越久,孩子越是没有找工作的欲望。

他住房不要花钱,吃饭不要花钱,有花钱的需求,伸手找父母要,这样一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过习惯了,过自在了,怎么可能愿意受苦再出去找工作呢?

但是他父母这里也不是一座金山,从小到大培养他上学,几乎耗尽了父母所有的经历并且因为他是男孩子,为了他的将来考虑,父母还在别处给他首套房子,孩子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父母着实经受不住!

眼看着孩子变得越来越颓废,父母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做错了!这么纵容他,反而是害了他,如果真的有一天老两口两腿一蹬,孩子可能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父母决定断了孩子的经济来源。

孩子极其不理解,“爸爸妈妈,你们不爱我了,我不是你们的亲生小孩吗?你们挣钱不就是为了我吗?再说我不上班也是暂时的,你们这么逼我,就是想我死,为什么你们是我最亲的父母?却不能理解我呢?”

这是一个痛心的事例,却也是很多家庭真实的写照,父母不遗余力的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这样才有好的未来,美好的前程。

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学校(宇宙的尽头就是985)(3)

父母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但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上好大学就是终极目标,再然后,为什么上好大学就没有目标了!

或者换句话说,只要考上了好大学,前程美景就已经摆在眼前了。

只要双脚踏进了名校的大门,我就已经成功了,我不需要再努力,人生就已经赢了。

事实上,很多985,211的孩子,前脚踏进大学的大门,后脚就跨进了游戏厅的门槛,每天不分白天昼夜,把从小到大没打的游戏打个遍,甚至黑白颠倒,连学分都修不够。

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学习这件事是件终身的事情。

相较于好好学习,父母并没有告诉他们生存的道理!

用功读书努力学习,只是你通往成功较为轻松的捷径。

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度,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或许教会孩子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个从小到大只知道学习的学习机器应该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也不是国家想要的结果,更不是孩子从小到大牺牲了所有娱乐时间,想得到的结果!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着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点,要让他自己知道为什么学习,并且父母也应该想通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走学习这条路,名校也并不是宇宙的尽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家长在盲目跟风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想想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千万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盲目的帮孩子做判断下决定,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并且适当的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恰当的时候,不遗余力的帮助孩子,在发现孩子走向岔路要及时的纠正孩子,这才是合格的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