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元节,和除夕、清明、重阳节一样是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民间说“七月十五,百鬼夜行”,这天是大地上阴气最重的日子。老人告诫“中元不做三事,心安祸不招”,是啥意思?哪三件事不能做?

1·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民间又称鬼节、七月半、祭祖节等,佛教也称盂兰盆节,节日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祖。

中元节的名称源于道教,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秋祭和祖灵崇拜。阴历的七月中旬,正是初秋稻米丰收入仓的之时,民间会举行仪式庆贺丰收、酬告天地和祖先。

后来这个节日又被加入了道家“三元天官”的元素。道家认为,诸神之中有“天官、地官和水官”,分别在“三元日”代替上天来检校人间。

中元节不能做22件事情(今日中元节老人说)(1)

三元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天官在上元赐福,地官在中元赦罪,水官在下元解厄。

相传七月初地府会放假,把那里本来关着的祖先们全放出来,到七月十五这天集中审核、考校,有罪的赦罪,有怨的解怨,以使天下太平,人心安定。到了七月的最后一天,祖先们就要回归,然后地门大关,从此人间清明。

七月十五,也是佛家的盂兰盆节,和儒家的孝亲节。“盂兰盆”是梵语,盂兰的意思是倒悬之苦,盆则指救赎之器皿,节日的意思就是装满祭品供奉佛陀,以普渡地狱中的苦难众生,以使他们“悔过洗瑕疵,轮回生净土”。

儒家“孝亲节”的重点,则在于感恩父母和祖先,提倡孝义至上,重视“养老”和“敬老”。

所以七月十五不仅是中元节,也是少有的“三俗合一”的节日,重点都在感恩与孝敬,只是方式不同。

中元节不能做22件事情(今日中元节老人说)(2)

2·中元节不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不远行。

说中元节不能远行,原因有三个:

一是七月十五为月圆之日,是望日,这天日、月、地球居于同一条线上,是月亮效应最强的时间段。

月亮效应指的是月亮的运行,对大地生物行为、生理,以及情绪等的影响。

古人把一个月里月亮的运动周期分为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月底为晦。

望日月亮的作用力最大,对人的影响也最大。有研究称,月圆之时也是空难、车祸、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比较集中的时间。

有本书里解释,这是因为人的身体里有80%的液体,月球的引力能像引发潮汐一样对人身体内的液体发生作用,影响人的行为。

这也是月圆之时不宜外出、远行的根本原因:不安全。

第二种说法是中元节是祖先回来享受烟火的时间,有家有后代的祖先们会在家里享受后代供奉;无家可归的就只能在外面游荡,秉性较弱的人就会受其影响。

中元节不能做22件事情(今日中元节老人说)(3)

所以民间说“七月十五阴气重,男女老少不出门”

另外,今年的七月十五是丁酉日,为“五离日”之一的日月离。五离日为凶日,不宜远行。

第二件事是不下水。

从季节上说,中元节时已经立秋,立秋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偏南,虽然水面上温度并不低,但水下热量却已明显下降。贸然入水就很容易引起腿抽筋而发生危险。

另外一方面,立秋之后夏火被秋金所取代,这个过程也是老阳生少阴的过程。地上为阳、地下为阴,阳生阴就是从地上转为地下,要走水路。

所以中元节祭祖要放水灯、荷花灯,为照亮回归的路;祭品要用鸭,鸭属阴、会游泳,会从水中驮着祖先回归。而那些无家可归的祖先,大多还会滞留在水中。

中元节不能做22件事情(今日中元节老人说)(4)

民国时期有本书叫《金陵岁时记》,里面就写有中元节人们“剪五色纸为荷花灯,沿水放之,俗称斋河孤。”河孤,指的就是这些无家可归者。同时“延僧舟次诵经”,僧人坐在船上一路诵经普渡,也是为了化解他们的煞气和怨气。

所以中元节是不能下水的。

第三件事是不嫁娶。

其实民间一直都有“初一不结亲,月圆不嫁娶,晦日不同房”的说法,说阴历的初一、十五和每月的最后一天都不是嫁娶的“好日子”。

相对来说,古代人更忌讳十五娶妻。

因为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月圆之日正是阴气满满压过阳气之日,如果这天娶妻,就会娶回个“悍妻”。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这种局面是很被人瞧不起的。就算高贵如女皇武则天也免不了被人以“牝鸡司晨”来诟病。

中元节不能做22件事情(今日中元节老人说)(5)

那时候的人认为女强男胜为不祥之兆,家庭也会因此败亡。所以《新唐书》里就有“牝鸡司晨,家之穷也”的句子,《尚书》中也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阴阳颠倒,会使家破人亡)”;民间也有“女人当家,房倒屋塌”的说法。

当然这些都是旧时候的说法,现在自然不适用。

七月十五不宜嫁娶的另一个原因是:子午卯酉为一年中的四个仲月,仲月是新五行出世之时,此时也为咸池。从命理上讲,咸池就是“桃花池”,代表桃花煞、是风流、多情和孟浪的状态,自然也有衰败的意思。

这样的日子结婚,本身就充满着不稳定性,所以才说不适合。

结语:

今日中元节,祭祀祖先的同时记得:不远行,不下水,不嫁娶。心安,祸自不来投。#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