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是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讲解是导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旅游过程中,现场讲解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导游的素质和水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游客对整个旅游的印象。因此,除讲解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讲解语言的规范性、幽默性外,导游讲解更要讲究艺术和技巧,避免只背导游词式的讲解,以吸引游客,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满意度和回味度。

导游讲解七大要素(导游怎样讲解更吸引游客)(1)

讲解方式要多样化

结合讲解和游客类型,采取多样化的讲解。

一是叙述式讲解。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对历史事件或人文环境等基本情况的介绍,让游客在游览过程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对所游览的景区景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二是对比式讲解。当导游在介绍某景点时,为加深游客对这类景点的了解,就选取和这个点有相似之处的其它景点进行对比讲解,给客人一起介绍。比如沈阳的导游在小故宫给客人作讲解时,就可以和北京的故宫作一番比较;云南导游讲解石林时可和贵州荔波的水上石林、甚至意大利的石林进行对比;武汉导游介绍黄鹤楼也可以和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进行对比;这种从相同和不同之处为游客作对比讲解,无疑会给客人更多的感受和体会,也能够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东西。

三是延伸式讲解。延伸式讲解就是指导游在介绍某些内容时,把与这些内容中某点相关的其它内容一起给游客进行讲解。如泰山导游给游客介绍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时,把中国还有哪些景点也已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知识一起给游客作简要介绍,就是一种延伸式讲解;同样,某导游在给客人讲解其所在城市是属于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时,也可以把中国有多少个优秀旅游城市及如何评选等相关情况向游客作延伸介绍。

四是参与式讲解。参与式讲解是指导游在讲解某些能引起游客兴趣的事件或景点时,可采取提问、设置悬念或欲擒故纵的方式吸引游客来参与,通过参与,使游客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给某些回答正确的游客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对游程的兴趣和对导游的配合。

导游讲解七大要素(导游怎样讲解更吸引游客)(2)

讲解频度要适当

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导游讲解并不是越多越好,讲解频度要结合游程的安排和游客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既不能从一上车就讲个不停,也不能随便介绍几句就敷衍了事。一般来说,根据游客的心理,如果是好几天的游程,前两天游客兴致较高,当然也就乐意听导游作更多的讲解,而随着游程的展开,游客兴致越来越低,而疲惫程度却越来越高,当然也就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所以作为导游,这时就要降低讲解频度,除非是特别需要介绍或有非常意义的地方,否则就多留点时间给游客作休整,特别是在车上。但就一天而言,上午出发或刚进入某个景点时,游客兴致较高、探究好奇心理较强,导游讲解可多些,随着时间推移,就可逐渐减少讲解。如贵州某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织金洞时,就较好地把握了游客的这种心理,他在刚进洞时,对洞中的景点讲解得非常详细,然后慢慢地减少讲解,加快行走步伐,使游客感到在不知不觉中就游完了整个溶洞。如运用这种原理,浙江千岛湖的导游在向游客作岛屿介绍时,更要把握好一个讲解由多到少的度,因为游客是不可能对每一个岛都感兴趣的。

导游讲解七大要素(导游怎样讲解更吸引游客)(3)

讲解内容要有针对性

每个游客由于其职业、学历、专业、地域等背景的差异,因此对同样的景点,不同的游客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感兴趣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导游在讲解前要对每个团的成员进行一定的分析,结合他们的背景,选取合适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予以讲解,而不是“千客一种导游词”,讲解内容都完全一样。比如云南石林的导游在讲解时,一般都会重点给客人介绍“阿诗马与阿黑”的传奇故事,但其实不少游客的兴趣点不是这故事,他们或许希望导游能从地质地貌的角度介绍石林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同样导游在讲解溶洞时,讲解内容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像什么、那像什么”的水平上,如能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给游客介绍石笋、钟乳石等形成过程,也可能会给游客,特别是高层次游客更多、更深的感受。当然,这对一个导游来说,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但对一个好导游来说,这却是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