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为什么不受重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1)

2018年12月18日,第十五届金字奖“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剧集论坛于北京电影学院中等放映厅举行。今天举行的剧集论坛邀请新丽传媒制片人黄澜,著名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校友翟天临两位嘉宾与著名编剧、文学系副教授张巍对谈,围绕“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这个困扰着许多编剧的大问题,探讨影视剧编剧当下境遇、寻找青年编剧生存之道。

论坛开始,张巍道出了如今青年编剧处境艰难、地位堪忧的现状,向两位嘉宾抛出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这个问题。

编剧为什么不受重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2)

制片人黄澜:

编剧需要去面对变化

黄澜作为一个经验丰富、喜欢与编剧沟通的制片人,向现场观众阐释了“制片人通常会在哪些情况下会要求编剧改剧本”。

最为浅显的情况就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关系不新颖,与观众观剧经验中的其他剧集没有太大差别。这个时候制片人就希望编剧在细节上设置得再巧妙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编剧容易在写作过程中不自觉地沉浸在文学语言体系里,忽视了影视语言,写出大量的人物对白而非动作,有时也会为了自己写出的“金句”牺牲掉戏剧性,这个时候制片人也会从侧面对编剧进行指导、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这两种情况,是编剧比较喜欢和欢迎的。但是令编剧们十分困扰的“制片人前后意见不一致”这种情况,黄澜老师作为制片人也表示“自责”。

她在此举了自己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的例子,这部剧聚焦于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尴尬和矛盾,在中国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剧本创意。但在编剧创作的过程中,虎妈给孩子带来的焦虑背后,还有爸爸、姥姥、姥爷等多个角色带来的压力,尽管越写问题越多,但为了戏更好看,编剧是需要去面对不断的变化的。

编剧为什么不受重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3)

演员翟天临:

具备导演意识的演员会很自然地提出质疑

作为一个创作型演员,翟天临在面对“什么情况下演员会要求编剧改剧本”这个问题时,他认为,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演员过分注重自己的个人魅力。从塑造角色的角度来讲,有些演员喜欢把角色的语言习惯放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去,他们认为那样的创作是安全的、有魅力的,甚至是符合市场的。

二,有时声音和语言并不是最有力的,人与人的交往常常是看行动。因此,有些演员会通过组织有机的行动来传达对白的精神,因此他们可能会删减一些对白,直接用表演表达出来。

三,有些演员积攒了一定的拍摄经验后,会逐渐具备导演意识。他们会更加宏观地看待一个剧本,明确自己的角色在这场戏中起到什么作用。

翟天临通过自己的拍摄经历,更加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导演习惯的不同,有时也会带来不同的状况,有些导演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要求演员一直拍,拍很多遍,这时,具备导演意识的演员就会很自然地提出质疑。

编剧为什么不受重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4)

编剧张巍:

最怕不告而改、事无巨细、过分要求

张巍作为一名创作经验丰富的编剧,非常坦诚地与我们分享她最害怕的几种情况:

一,不告而改。有些制片人遇到已经有名气的编剧,觉得让他亲自改剧本会比较麻烦,于是就找年轻编剧去改。等到编剧发现自己的剧本被改了,面对这个既成事实也无可奈何。

二,事无巨细。写剧本的时候,碰见手把手教编剧写剧本的制作人,编剧还是挺无奈的。制片人在开始时很有耐心,但到了后期,可能会变成多个责编与编剧对接,意见多而杂,这时编剧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创作者而是一个完成者,创作的热情会被严重消磨。

三,演员的过分要求。编剧对人物有自己的设置与考虑,如果每一位演员都让编剧给自己加戏,就会对剧本整体产生巨大影响。当然,要排除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演员约编剧写戏,编剧熟悉这个演员,写的从头到尾都是他。但如果不是这样,编剧便会说:你不是演员吗?塑造角色不是你的天职吗?这就是张巍老师最害怕碰见的情况。

编剧为什么不受重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5)

致青年编剧:

留心生活,认真创作,关注新作品

最后的提问环节,三位老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回答了观众提出的有关“编剧创作经验”、“什么是制片人眼中的好剧本”、“演员更喜欢接什么样的戏”,以及“改剧本的问题是否可以在合同前阶段详细规定”等问题。在交流中,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职业角度,更加理解了彼此对剧本的需求,也给在座的年轻编剧们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

最后,张巍作出总结,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投身于电视剧、网剧的剧集创作,代表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力量和新方向,他们在剧作水平上取得的进步也是非常高的。希望电影学院未来有志于从事剧集创作的同学们留心生活,认真创作,并多多关注新作品。

编剧为什么不受重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6)

据了解,这场论坛属于北京电影学院第十五届金字奖的系列活动之一。同时,本届金字奖也是首次设立剧集剧本单元,由阿里文娱大力支持,旨在鼓励在校生及青年编剧关注剧集创作、培养市场导向意识。

“金字奖”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每年都会举办的奖项,用以表彰同学们在剧作方面的成绩,致力于电影人才教育与电影产业发展的接轨,鼓励学生参与良性竞争、督促学生将有品质的创作向成熟电影市场靠拢,同时也为影视企业提供了选择优秀剧本和人才的机会。

责编 | 妙脆角

主编 | 刘江平

E N D

往日精彩内容

影视宣传、转载联系 ◇ bianjubang002

编剧经纪、剧本经纪业务联系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百家号 |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简书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