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而危险的亚马逊河中,有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极度危险的鱼类,那就是谁都敢咬上一口的食人鱼,它们锋利如剃刀般的牙齿几乎足以撕碎任何水生物的身体,很多研究人员试验过它们的威力,拿鸭子、牛腿之类的测试食人鱼的凶悍程度,无不例外,水面一阵剧烈骚动之后,研究人员手里只剩一根根白骨,就是这样凶悍的食人鱼,却也有一种惹不起的水生物,它就是巨骨舌鱼。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1)

巨骨舌鱼(学名:Arapaima gigas):是巨骨舌鱼属(Arapaima)的物种,亦称海象鱼。巨骨舌鱼体形巨大,成体长度可超过2.5米,最长达3米,重量最高达2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单单那这种体型,就足以让巨骨舌鱼跃升至水生物种的一线标准了。

当然它们的身体构造也极为特殊,鳞片巨大且硬,如鱼鳞甲一般嵌镶在鱼的周身,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半部分,互为对称生长。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巨大的口腔并没有下颌骨,取而代之的是舌头,舌头上有坚固发达的牙齿,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2)

鱼头坚固的板状骨和周身覆盖的一层具有金属光泽的鳞片,让巨骨舌鱼的防御力非常的惊人,在亚马逊河流中几乎没有其他水生物可以轻易对它们造成伤害。当地的土著居民非常善于利用巨骨舌鱼坚固的“装甲”,鱼鳞可以打磨成刀片,牙齿晒干后可用来代替锉具,其坚硬程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巨骨舌鱼拥有如此坚固的护甲呢?

其实巨骨舌鱼这身装备并不是进化出来用于对付现在亚马逊河中的其他竞争者的,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它们根本没必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去防范其他水生动物,即便是食人鱼都伤不了它们。了解一下巨骨舌鱼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巨骨舌鱼属于残存的古生淡水鱼类,据推测最早出现于一亿年前,由于舌中有长出硬骨牙齿,此类的鱼被称为骨舌鱼。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3)

一亿年前的生物都是些什么牛鬼蛇神大家估计也有所了解。距今约8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生存过最大型鳄类动物之一的普鲁斯鳄,它的化石就在19世纪末被发现在亚马逊雨林中,其头骨就长达1.35米,古生物学家估测成年普鲁斯鳄体长在11.5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5.5吨,其身体最宽的部分可以达到1.5米,巨骨舌鱼的体型在它们面前还是显得有些“稚嫩”。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4)

巨骨舌鱼这一路走来可不仅仅只头痛于普鲁斯鳄的大嘴,世界闻名的已知最大的蛇类泰坦巨蟒也曾在5800万年以前统治过亚马逊雨林,泰坦巨蟒的体型约在12-15米之间,体重估计超过一吨,这两个数字足以说明它们的统治力,它们的食物有4.57米长,半吨重的钝鼻鳄,也有超过3米的肺鱼,同时也吃一些大型的乌龟,巨骨舌鱼的体型在泰坦巨蟒面前也不过是“菜谱”中很寻常的一道菜。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5)

只不过随着气候的变化,这些恐怖的掠食者都因为难以适应气候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巨骨舌鱼就像“旧时代的残党”一样,在亚马逊河流中顽强的生存到现在,成了亚马逊河中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巨骨舌鱼虽然巨大且拥有强悍的护甲,但不要以为它们的性格就是以躲避和防御为主,相反一路风风雨雨进化而来的巨骨舌鱼攻击力很强,它是十足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为食,但偶尔也捕食蛇、龟、青蛙和昆虫、甚至也会捕食小鳄鱼。尽管它们没有食人鱼那样恐怖的锋利牙齿,但是巨骨舌鱼厉害的地方在于一身的蛮力。巨大的体型加上一流的水下速度,让这种鱼单是依靠横冲直撞便具备了很强的杀伤力。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6)

巨骨舌鱼的尾巴也是重要的武器,可以轻易击倒成年的男性,并击碎骨骼造成大量内伤,出色的弹跳能力,野外也会有跃出水面捕食的情况。

这种鱼对野钓爱好者来说可以说是巨大的挑战,巨骨舌鱼上钩后并不会跃出水面,而是拼命地在水下摆动身躯或使劲翻滚。1953年,鱼类学家艾德·米格道尔斯基在圭亚那(当时为英属圭亚那)的儒普鲁尼河钓到过巨骨舌鱼。他共钓到过两条这样的鱼,一条长1.5米长、重42公斤,另一条长接近2米,重67公斤,其体型令人叹为观止。米格道尔斯基和两名马可西部落的土著人经过1小时40分钟的搏斗才将其中一条巨骨舌鱼弄上他们的独木舟,鱼的身躯几乎和小船一样长,它的重量使船只剩下3 英寸露在水面上。他此次的渔获直接上了国际新闻,《纽约时报》在头版作了报道,一些科学杂志也相继转载。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7)

凶归凶,一般提醒如此巨大的鱼类很难在含氧量低的属于生活,巨骨舌鱼突破这一限制的秘密武器在于它们继承了所有原始鱼类的传统:一个可以呼吸空气的鳔,鳔四周富有血管,内表呈蜂窝状,常有特殊的鳃上器,水中含氧量不足的时候可以浮出水面大口呼吸空气。

食物链中鲜有天敌加上解除了环境限制,巨骨舌鱼在亚马逊河流中可谓是生活得很惬意,但是它们意想不到的是人类出现了,由于它们肉多刺少。肉质可口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当地土著居民主要的食物来源,而且自十八世纪初以来就成了密集捕捞的对象,一个世纪以前,每年仅在巴西的贝伦(Belém)港一个港口,巨骨舌鱼渔获量就超过1200吨。

野生小塘角鱼吃什么(因刺少肉多而成为当地美食)(8)

据估计,现今整个野生的巨骨舌鱼种群个体数量介于50,000至100,000条之间,其原生范围之外,巨骨舌鱼已被引入到亚洲地区河流和渔业,也被人工饲养于各水族馆用于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