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我们经常把“多喝水”

挂在嘴边

然而水可能像毒药

一样危险!

世卫组织声明:“每天饮用超过4L水可能会水中毒,导致大脑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近日,广东深圳一女子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饮水3.2L后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等症状,就诊后发现为“水中毒”,抢救4小时才脱险。

呕吐厉害怎么办喝水立马吐 做B超猛喝水突然恶心呕吐(1)

“水中毒”究竟是什么?

呕吐厉害怎么办喝水立马吐 做B超猛喝水突然恶心呕吐(2)

“中毒”不单指有毒物质,所有化学物质超出一定量,到达体内后对肌体造成损害的现象,都叫中毒。

“水中毒”就是指长期喝水过量或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后,身体借着尿液和汗液将多余的水分排出。随着水分的排出,细胞外的钠浓度被稀释了,细胞内外形成梯度差,细胞外的水分就会进入到细胞里,导致细胞水肿膨胀。医学上称之为稀释性低钠血症

哪些情况会引起“水中毒”?

正常人每天饮水、排水会处于平衡状态,单纯多喝水不会增加肾脏负担。但患有肾脏疾病肝硬化腹水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喝水过多可能导致肾脏损害,致使大量的水无法排出。而在应激创伤的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也会引起肾脏排泄障碍,从而引起“水中毒”。

一般来讲,“水中毒”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点:

1不同原因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如失血、休克、创伤及大手术等;

2肾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

3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者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母乳喂养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需要额外喂水,如奶粉喂养也不宜过稀过多,否则极易造成婴儿“水中毒”。

“水中毒”有哪些表现?

根据水过多的速度和程度,“水中毒”可分为急性水中毒慢性水中毒两类。

急性水中毒 …

发病急骤,过多水分导致的脑细胞肿胀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凝视、失语、精神错乱、定向失常、嗜睡、烦躁、视力模糊、肌肉抽搐、癫痫抽搐发作以至昏迷等。

慢性水中毒 …

症状往往被原发疾病掩盖,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

做B超,该如何憋尿

我们在做盆腔内与膀胱相邻脏器的B超检查时,如子宫、卵巢、前列腺等,经常需要憋尿。憋尿目的是使膀胱充盈,撑起来。

然而我们每次体检做B超,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憋尿。即使水一杯一杯地喝,尿意却迟迟不来。其实,憋尿也是有技巧的!

怎么憋尿?喝多少水合适呢?

在做B超检查前的1小时左右,大口喝下500ml水。

水最好在10分钟以内一口气喝完。

可选择饮用淡盐水,也可选择果汁或蜂蜜等含糖液体,更容易产生尿液。

喝凉水比喝热水好,因为喝热水容易出汗,更难憋到尿了。

正常应该喝多少水?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要求,男性每天推荐1700ml左右的饮水,女性则是1500ml。大概就是常规一次性水杯的7~8杯。

饮水量也是有个体化差异的,不用教条地遵循“一天八杯水”。对于肾脏健康的普通人,每天适宜的饮水量大概为2000ml,不应少于1500ml,最好也不多于2500ml。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真正计算饮水量,那如何判断水分补充是否充足呢?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通过仔细观察小便的颜色,就可以轻松判断水喝多了,还是喝少了!

呕吐厉害怎么办喝水立马吐 做B超猛喝水突然恶心呕吐(3)

苏打水、矿泉水更保健吗?

现在很多人比起白开水,更喜欢喝苏打水或矿泉水,因为有传言说苏打水呈碱性,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而矿泉水能补充矿物质。但是它们真的比白开水更保健吗?

苏打水

苏打水虽然呈弱碱性,但是人体酸碱度的平衡需要体液系统调节,不可能通过食物或者喝水改变。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也不用通过喝苏打水来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才更有助于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矿泉水

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从水中吸收的只占1%。而且矿泉水虽然含有钙、镁、钾、钠等矿物质,但含量较少,很难起到补充矿物质的作用,所以也不用盲目选择价格高昂的矿泉水。

无论是矿泉水、天然水,还是纯净水和饮用水,它们的化学式都是H2O,而我们喝水最单纯的目的,就只是为身体补充水分,只要能保证安全卫生就完全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