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亨 | 文
提起项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袁世凯”了,但是对“袁项城”的关注和讨论并不能完全取代对“项城”的认识,这里还有很多重要的文化资源值得关注,它们都是什么?项城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又如何注重和挖掘这些文化传统,使之更好地促进区域社会的发展?
一:项羽寻根为什么必须要去项城?
“西楚霸王”项羽如果也“寻根”的话,他应该要来到“项地”(今天的项城市)来拜祭自己的根脉。项城是“项氏”的源头,在历史上,“项氏”的源流比较单一,皆出自项城。项姓”是随着这片土地获得项城地名不久就产生的一种姓氏。
古项国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因为战功卓著,项羽的祖先获得了“项地”的封地。后来“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项氏”就从开始了南移,迁至“吴中”一代。
在今天的项城,项姓已变为小姓,最早的姓氏项姓,其后裔大多分布在江南一带。和“项姓”一样,项城还是“顿姓”的源头,其原因在于项城又是“古顿国”的旧址地,春秋时期,项城一带除了项子国,还有一个顿子国(今项城市南顿镇一带)。
顿子国原本是中原地区陈国的依附国,后来南方的楚国势力日益北侵,陈国于是大兵压境,灭掉了顿子国。顿子国灭亡后,顿子国的贵族为了纪念国家,开始以国名为姓,顿姓由此而生。但是“顿姓”在项城几乎不见了。
二:项城的名人资源都有哪些?
项城有着丰富的名人资源,不仅仅是被众人所知的“袁世凯”,除他之外,“应玚”、“周兴嗣”、“张镇芳”、“袁克文”、“张伯驹”等都是走项城走出去的名人,他们在项城都留下了丰富的资源。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建安七子
应玚和其祖父应奉、伯父应劭、弟弟应璩组成了一个重要的“应氏文学家族”,是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他们四个都是重要的文学家,其中以“应玚”的名气和成就最大。应玚曾来到邺都,跟随“曹氏家族”,成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公元217年去世,葬于项城,高寺镇今有应冢,是为应玚墓。
《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
《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千字文》是流传最广泛的童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内容涉及各个方面。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
袁世凯被称之为“袁项城”,他出生在如今项城市王明口镇的袁寨村。如今村内还保存有“袁氏故居”,“故居”内有一栋是袁世凯出生的地方。袁世凯是认识近代中国不可缺少的一个人物,但他本人因为自己“庶出”的身份死后却没有葬在项城,而是选择了安阳。以袁世凯为代表的“袁氏家族”也是一个重要的现象。今天市区内的“项城博物馆”办公地,曾是为作为袁世凯的行宫而建造的,1907年开建,1917年落成,是典型的清代宫廷式建筑群。
河南大学积极筹办者之一的张镇芳
张镇芳出生于1863年,字馨庵,河南项城阎楼人,是袁世凯兄嫂的弟弟,一生追随袁世凯,1912年,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在任职期间,他积极参与筹办“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的前身),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晚年的张镇芳很少介入政治,居住在天津,还时常回项城老家居住。
袁克文、张伯驹:民国四公子中的两位“项城人”
民国四公子为: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卢小嘉。其中,袁克文和张伯驹,皆是项城人,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张伯驹则是张镇芳的儿子。袁克文(1890年—1931年),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昆曲名票,他最受袁世凯宠爱,后来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等诸多方面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张伯驹(1898―1982),生于官宦世家,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现在项城市秣陵镇仍有张伯驹旧居,旧居坐北向南,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王莽追刘秀”的故事为啥在项城是可信的?
南顿故城
南顿故城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历史文化遗址群,含有夏、商时代遗址、南顿故城城址、南顿故城蛤蟆寨古墓群、南顿故城田园古墓群、光武台遗址及光武庙建筑等历史重要遗迹和文物。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在这一带一下子设立了两个县:项县和南顿县,都隶属于颍川郡。汉高祖设立了南顿县,但和南顿历史联系最为紧密的,是东汉的光武帝刘秀。“王莽追刘秀”的故事,在好多地方基本都经不起推敲,不过刘秀和南顿的故事有些倒是有史可查的。
刘秀的父亲刘钦当年做过南顿县令,并在此迎娶了刘秀的母亲樊娴都。或许因为幼年在南顿生活过的缘故,刘秀称帝后,曾于公元43年来到南顿,下令免除南顿县两年田赋。
南顿的老百姓非常高兴,就修建了一座光武庙,以示纪念,出项城市区往西南不过十余里,就能望见一道土夯城墙,这就是南顿故城遗址。根据《太平寰宇记》的描述:“南顿,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楚令尹子玉所筑”。
黄土夯就的城垣经过两千多年的洪水冲刷、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仅保留下北城垣一段,据考古发掘,城垣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层属商代时期;中层有清晰的夯土层,属于东西周时期;上层含大量秦汉时期的粗绳纹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材料,夯层十分明显,南顿故城备受关注,1986年就被省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项城有哪些古建筑、古遗址?
项城的古建筑、古遗址不算多,但既有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古建筑、古遗址都有哪些?
黄庙石桥
位于项城市东南30公里付集镇黄庙集内,该桥全系红石垒砌而成。桥两侧分别为16个栏杆,每栏杆上刻石狮、石猴,清朝年间修建。
鹿苑寺旧址
鹿苑寺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东崔街北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武帝肖衍创建。唐德中建中(公元780—公元783)年间,敕修,寺宇较前更为盛。元末毁于乱。
明宣德五年(1430年)牛首僧怀忍重修。正德(1506—1521)年间,僧洪锦同乡民张钊鬻产捐修,寺尚巍焕,僧亦辐集。嗣后乡民陈守身、张养性重修。至清宣统三年(1911)殿宇无存,瓦石颓败,惟寺后银杏两株,高数丈,周围丈余,枝柯相交,参天蔽日,寒气袭人,虽盛夏亦然。
1959年,东边的一株银杏被大风刮倒。几年前,另一株银杏毁于大火。
杨冢遗址
杨冢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范集乡李庄行政村杨冢自然村西北隅。1976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学习班在此发掘,根据出土遗物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
战国秦汉遗址
高大庄战国秦汉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楼行政村,该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出土大量春秋战国、秦、汉遗物。曾在杨庄村后出土过西汉窖藏青铜洗22件,在李庄、杨庄、高大庄、袁楼村内出土大量蚁鼻钱。根据《袁和郡县志》文献记载,推测此处应为汉代和城县城。
柳杭石桥
柳杭石桥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乡柳杭行政村砖寨自然村中央。石桥为咸丰六年修建,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该桥为三拱红石桥,长17米,宽5.5米,拱长2.9米。路面用方石铺成,桥下溪水环绕,池塘花荷飘香,属项城八景之一。
袁氏家族墓地
袁氏旧宅
袁氏家族墓地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阁行政村东北隅。该墓地为项城名门望族袁氏家族的墓地,自清初至民国初年埋葬了34位袁氏后人,其中袁氏家族奠基人袁耀中与郭太夫人都安葬于此。
四:项城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项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国家级的“项城官会响锣”,有省级的“回民秧歌”、“项城肘阁”、“余家杂技”、和“汝阳刘毛笔”。其中“汝阳刘毛笔”在文化产业化上已经初见成效,并两次获得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
项城官会响锣:为迎接乾隆皇帝而编排的艺术形式
官会响锣是项城市官会镇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是一种以铜锣为道具的汉族传统打击乐器形式,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江南巡访路经官会,当地官员为隆重迎接乾隆皇帝,集合了几十名打锣艺人在官会王氏兄弟的编排下,创造了《官会响锣》的艺术形式。
数百年来,《官会响锣》已经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豫东风情的汉族舞蹈艺术形式,官会响锣的打击乐只有铜锣,锣重四公斤,直径约80厘米。2008年6月7日,官会响锣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民秧歌:角色全部由男子扮演
回民秧歌产生于清朝中期的河南项城县南集镇,也是当地回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文艺形式,为一种民间集体演唱的方式,由11人组成一队,领队一人左手持串铃,右手打伞灯指挥表演。
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女丑角斜背包袱;其余4名男子挎腰鼓,戴礼拜帽,4名女子持锣,搭盖头。但其中的“女丑角色”也由男子扮演。演出者边唱边表演,唱的内容有民间故事、传统戏曲,也有唱历史人物、天文地理的。
演出形式主要为跑场子、摆画面、变队形等。2007年3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项城肘阁:被誉为“空中芭蕾”
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在清乾隆年间逐渐发展成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与官会响锣齐名,享誉中原大地,被后人誉为“空中芭蕾”,享有“中原独秀、华夏一绝”的美誉。
表演形式非常特别,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肘阁演员在上者为“上装”,下者为“下装”,或叫“上枝”、“下枝”。2009年4月份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余家杂技:从日常生活选用道具
已传承十二代,有两百多的年历史,杂技保留的传统节目有“空中飞人、艺术吊环、柔术滚灯、马戏马术”等二十多个,这些节目追求“险、奇、巧、新、美”的艺术特色。
余家杂技演出用的道具,大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如锅、碗、盆、勺、桌、椅、几、凳,中国武术器械中的刀、枪、棍、棒等,都被余家杂技艺人用来做为道具,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杂技节目。2009年,项城“余家杂技”被河南省文化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汝阳刘毛笔:文化产业化的翘楚
汝阳刘毛笔是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源于东汉宫廷,汝阳刘村素有“毛笔之乡”、“妙笔之乡”的美誉。
“汝阳刘”毛笔选料考究,“汝阳刘”毛笔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秀,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文房上等佳品。2007年进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项城汝阳刘毛笔已经成立了全国著名的毛笔生产企业。
五:项城经济的发展为何不依赖文化的“东风”?
项城是周口市辖区内唯一的县级市,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之临近各县,曾是佼佼者,2005年,项城市成为河南五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但最近些年,却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尤其在2014年河南省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0个县(市)实行全面直管制度时,项城竟“名落孙山”,这种行政级别上的下降,让不少项城本地人着实伤心了一阵子。
在这个以“经济指标”衡量县市发展水平的当下,项城还有很多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只有了解和熟悉本地的人文、地理等各方面传统,因地制宜,找到一种与本地的文化现况和区域特征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借助“经济与文化”的彼此互动,项城才能“重振雄风”,实现“复兴”。
一进入项城,就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气味来自“莲花味精厂”遍布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工厂。
“味精厂”是高污染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盛极一时,当地人以能够进入“味精厂”工作为荣,成为项城市的龙头企业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味精厂也在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成功上市。
可是到了21世纪,却呈现出衰退的趋势,原因一方面是“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人们对味精的食用变得逐渐谨慎起来;一个是对环境本身的重视,对当地水环境和空气环境产生重要污染的味精厂自然是受到冲击。
“莲花味精厂”的衰落,也在表明,项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衰落,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发展理念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做出调整。
如今,能够成为项城的“名片”和“代名词”的,当然不应是这样的企业,而应当是这片土地上人们创造出来的厚重文化,它们世代相传,才是本地精神财富的重要构成,它们是我们思考本地问题和认识自我的起点,也是实施文化产业化进而实现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基础,尤其在当下全球经济发展疲软、实体业不景气的现状下,周边的“淮阳”和“鹿邑”这几年的以“文化”为契机带动经济发展的理念值得项城借鉴和思考。
比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原省长、现省委书记谢伏瞻提出,要突出“老家河南”主题,充分发挥河南根亲文化优势,表明对根亲文化的开掘将是以后河南的重要工作。而这之前,河南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已经进行了35年,河南各地的单姓世界大会在也相继召开,濮阳、南阳、灵宝、范县、长葛等地已做得风生水起,对当地经济的反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而项城,作为项姓和顿姓的源头,拥有着独特的根亲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为何迟迟不见动静?
以及,从古至今,项城有着丰富的“名人资源”,这些历史名人具有历史、教育、品牌、纽带和经济等功能,一方面它们是地方文化宝库的重要资源,对凝聚人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如何有效地对这些历史名人的文化资源在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形成具有市场发展活力的旅游资源,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可以看出项城由于开发不力,宣传力度小等原因,项城本地的名人旅游资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