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吴镇在临夏观赏牡丹后,写下了《观骆氏园牡丹》的名篇:“枹罕花似‘小洛阳’,金城得此岂寻常但能醇酒千壶醉,安用雕栏八宝装大帅雄风传北胜,美人国色在西方竹间水际今犹昔,岂独声华重李唐”两百年后,河州紫斑牡丹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芳容倩影醉游客四方宾朋、八方游客齐聚临夏赏牡丹、品美食,此情此景登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花开引蝶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花开引蝶来(花开引来全城欢)

花开引蝶来

清代诗人吴镇在临夏观赏牡丹后,写下了《观骆氏园牡丹》的名篇:“枹罕花似‘小洛阳’,金城得此岂寻常。但能醇酒千壶醉,安用雕栏八宝装。大帅雄风传北胜,美人国色在西方。竹间水际今犹昔,岂独声华重李唐。”两百年后,河州紫斑牡丹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芳容倩影醉游客。四方宾朋、八方游客齐聚临夏赏牡丹、品美食,此情此景登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

今年4月28日,持续一个月的河州牡丹文化月开幕式在临夏市十里牡丹文化长廊开幕,紧接着迎来“五一”小长假,牡丹花开正当时,开启了今年临夏州旅游产业的“开门红”。

据甘肃省旅发委统计数据,“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1190万人次,同比增长28.1%。全省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排序中,我州永靖县黄河三峡接待35.94万人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景区游客量,雄踞全省首位。来自临夏州旅游局营销市场的分析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州各县市纷纷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商旅文娱活动,引爆我州旅游市场不断升温。自驾游、乡村游成为旅游新的时尚热点,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产品受到热捧。

记者观察到,今年在临夏市十里牡丹文化长廊举办的河州牡丹文化节更名为河州牡丹文化月,并且主办方是甘肃省旅发委、临夏州政府,这意味着牡丹文化成为“花儿临夏”的一张旅游文化名片,开放的临夏向全世界发出了“牡丹月里来”的邀请。今年,牡丹月有46项活动支撑起牡丹文化月的一个个看点,可谓花香悠长,好戏连台。

记者从州旅游局提供的汇总表上看到,“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州接待游客106.35万人,其中过夜游游客31.9万人,一日游游客74.44万人。仅临夏市接待游客占到39.2万人次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增长80%,其中过夜游游客10.8万人,一日游游客达28.4万人。3天小长假期间,有10万多游客在临夏市住宿,累计总量相当于城市常住人口三分之一左右,近30万游客一日游。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临夏市旅游市场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去年,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在我州永靖县黄河三峡成功举办,使“西部休闲水乡”永靖县旅游日益蜚声省内外。今年“五一”期间,永靖县绽放的绚丽郁金香、黄河长堤花海盛开的鲜花,黄河三峡的“红草莓·绿春天”、航空文化旅游节等多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吸引了39.94万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绚丽多彩的旅游节会活动中,全州党政部门紧抓临夏三个“百亿元”产业发展主题,牵着这一百业振兴的“牛鼻子”,工作中敢想敢干,思路上推陈出新,积极搭台各类商旅活动,通过招商引资方式,鼓励引进第三方进行运作,吸纳整合社会闲散资金,为广大群众打造出一道道免费、公益性的“旅游文化大餐”,使众多节会、展销、演出等商旅活动得以成功举办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全州旅游部门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尤其在小长假更适合短途游、近郊游的趋势,加上临夏处于省会周边城市的优势,全州旅游部门适时抓住旅游市场这一走向,瞅准“五一”小长假春暖花开,加大旅游市场的培育,针对广大消费群体需求,相继推出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旅游产品线,使各地游客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余地和空间。

河州牡丹文化月开幕之际,举办的中国当代“花儿王子”马忠伟个人首场演唱会、群星演唱会、牡丹月文艺演出、美食暨民族用品展销等商旅活动,吸引了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州的各大旅游景区(点)游人如织,旅游市场井然有序,尤其是前两日,八坊十三巷、黄河三峡大景区、大墩峡景区、和政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等部分重点旅游景区、休闲营地、游乐场所、农家乐、宾馆、停车场车来人往,一时间出现了车满为“患”、客满为“患”现象,临夏市、永靖县部分宾馆饭店还出现了一房难求、住宿爆满现象。

“牡丹月里来,花开时节动京城”,一场不容错过的牡丹花会,一场沁人心脾的“花乡之旅”在临夏开启畅游的模式。

记者:幸福

来源:《民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