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脑机能,才能提高专注力。而只有提高工作中的专注度,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提高专注力成为了一个难题。很多人在提高专注力时存在两方面的错误。第一是觉得专注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第二种是在自己专注度不高的时候,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事实上效果并不是很好。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这本书中指出其实专注力是可以提高的,通过一定的方法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在专注力不高时,强行集中注意力也是不可取的办法。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1)

提高专注力,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一、15·45·90法则

什么叫“15·45·90法则?这是以人类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为基准来定义的。人类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可以分为15分钟、45分钟和90分钟。这是一个有节奏的起伏,当专注力进行到底的时候,我们再努力也很难见效”。

心理学上有个“20分钟效应”,就是说对于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后,人对于异常反应就会变得迟钝。人高度专注的状态只能持续15分钟,不会超过20分钟。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不管是持续工作还是学习,要将15分钟作为一个小单位。

举个例子,学生上课的时间是45分钟,有经验的老师会每隔15分钟就讲讲一个笑话,或者用其他方式来调节一下气氛,最后45分钟休息一下。

怎么利用这个时间规律呢?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工作持续 当然,专注力的持续时间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不同。并不是绝对的90分钟还有可能是80分钟。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专注力持续时间,把握好起伏时间,在专注力高的时候努力工作,在专注力下降的时候休息放松。这样就能高效地工作。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2)

二、杂念排除法

说这个问题之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影响你无法专心工作的一个因原是什么?答案是杂念!影响专注力的最大是“杂念”,当我们能够排除心中的杂念,专注力就能够提高。才能够高效工作、学习,必须首先排除杂念。

现在的杂念太多了,影响杂念的产生主要有四方面。一般来说,造成我们无法专心工作,心生杂念的主要是有4各方面,分别是外物造成的杂念、思考引起的杂念、人造成的杂念以及通信造成的杂念。

那么相对应的,就是针对造成杂念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举个例子,引发杂念的原因是外物造成的,可能是因为物品太杂乱导致的。当你在工作的时候,需要用文件夹、订书机、笔等。结果都找不到,于是花时间把东西找到,然而发现很难投入到工作状态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排除杂念的方法就有两种方法了。

1.整理东西,合理安放东西。

2.将电脑中的文件分类存储,以方便花很少的时间能找到。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3)

第二种是思考所引起的杂念:

思考引起的杂念,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工作间隙偶尔会思考一下,今天中午吃啥?是吃面呢还是吃米饭?过一会儿回过神来,发现手头的工作还是没做完,回复到这个工作状态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说,杂念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专注力,还会影把响工作进程。

但多数人认为杂念是不可控制的,毕竟我们左右大脑思考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事实告诉你,杂念不仅仅能够消除,而且用对方法还是非常简单的。

怎么做才能排除思考所引起的杂念,从而提高工作专注力?

1.把心里惦记的事情写出来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蔡格尼克”,当目标没有实现时,人对未完成的课题记忆比较深刻。但是目标实现之后,人对已经完成的课题,记忆就没那么深刻了。

当手头的任务处于待完成状态,我们紧张的状态就会一直持续,这份紧张感使我们对完成的事项记忆深刻,时时刻刻想着这件事。一旦完成机会被大脑自动清空,不在占据大脑空间。

于是这个心理学效应,运用到排除杂念上,就是将心中生出来的杂念通过手写下来,这样未完成的事就变成了已完成的事,写完就会放下,不再被杂念干扰,一直想着这个事了。

还有就是像列举清单一样,安排好工作日程。把该做的事写它进日程表里,最好使用便利贴写到办公桌上。如一日工作安排,下一项预定要完成的工作,上午必须完成的事。把写好的工作日程放到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这样的话,等到头脑中杂念出现的时候,看到待办事项,杂念就会立刻消失。

2.提高“转换能力”的头脑训练

尽量寻找隔离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专注度来减少外界的干扰,提高专注力,高效率地推进工作的进展。只要遵循这样的宗旨,我们总能想办法找到合适的地方进行工作。

三、时间限制工作术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上学时候放暑假后因为贪玩不做作业,一想起作业就觉得头疼,因为这个大的工程量让你迟迟不想动,于是一直拖着不肯做。结果等到开学前一天不得不做的时候,你给了自己一天的时间必须完成,最后堆如山的作业也就被你搞定了。工作之后,到了工作报告必须上交的时候,于是在“狗急跳墙”的情况下,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这个时间范围内,你什么都不想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最后任务也会被你搞定。

由此可见,只要限定了工作时间,人们就能高效地完成任务。所以我们在平时可以给自己完成某项任务认定一个最后的期限。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4)

对于这个理论,《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这本书中给出了解释。书中指出:人在紧急情况下,脑内会分泌一种名叫去“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去甲肾肾上腺素可以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能提升学习能力,使头脑变得清醒。由此,大脑就能发挥出最高机能。当我们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头脑和身体的最高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种肾上腺素可以将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让头脑异常清醒。

这就是我们所解释的时间管理术,在工作时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定我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身体合头脑中的全部能力,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而高效地工作。

那么我们怎么做,就能够运用“时间限制工作术”?

1. 秒表工作法

这个工作方法跟很多达人推荐的番茄工作法大同小异,在自己工作的时候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当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手头的时间计算工作,如手机秒表,闹钟或者直接的秒表工具,这些工具随自己的喜好合实际情况来定。

举个例子,当你要完成一份文件时,如果文件完成的时间没有期限,而那些拖延症的人就会不断地拖延完成的时间,最后完成的时间遥遥无期。而相反,在任务完成之前,我们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工作完成期限,限定了时间之后,开启秒表进行计算,这样就将时间可视化了,你能看到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逝,从而激发内心的紧迫感,提高完成效率。

设定时间能够提高人的专注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个理论是被科学克认证,最后又被达人所证实了的。科学家埃米尔·克勒佩林做了一项实验,让实验者在一小时内连续做加法运算,来判断实验者的工作能力、专注力持续时间、职业适应性等信息。最后发现,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会形成一条曲线,按照开始、中间、结束这三个阶段,在确定了工作的时间限制后,在最初合最后的两个工作时间段,人的专注力是最高的。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5)

这个实验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就是说我当们限定了工作时间之后,一个时间段内存在存在初始努力和最终努力两个工作效率高峰期。假如你的工作时间是45分钟,那么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就是将45分种分为三个阶段,每一段15分钟,中间进行适当的休息,这样的话,就会出现6个高效率时间段。而相反,如果你连续45分钟都在工作,不休息的话,最多只会出现两个工作效率高峰。

所以说,这个方法就是在告诉我们,将大块的工作分割成一小块工作,再给每个小块设定一个时间限制,然后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运用秒表计算好时间,将每一个小块的任务和时间匹配好,这样的话,就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了。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6)

2. 严守时间限制的工作方法

什么是严守工作时间限制工作法呢?简单来说,就是为所做的工作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推迟设定好的时间。这样做的话,在严格遵守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如果将推迟时间限制形成一种习惯的话,那么即使给自己设定了时间限制,也不会刺激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这个声音从内心告诉自己,反正迟交几天也没事。这样一来,人就不会产生紧迫感,也不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危机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头脑不会认真起来,自然也不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而相反,严守时间限制的人,就会对即将完成的任务产生一种紧迫感。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在这种物质的促进帮助下,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从而能高效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7)

举个例子,拿我之前交稿的事来说约稿,如果跟编辑有了约稿,编辑规定了交稿时间说下周一交,那么我反倒可以很好地完成并且准时交了稿,而当编辑说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交时,我反而越拖越写不出来,觉得这项任务很困难,白白浪费了时间。

总结:

提高专注力的方法;主要是三方面

一、15·45·90法则

二、杂念排除法

1.把心里惦记的事情写出来

2.提高“转换能力”的头脑训练

三、时间限制工作术

1. 秒表工作法

2. 严守时间限制的工作方法

工作总是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总是走神)(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