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早上,长江水面大雾弥漫,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正在北岸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渡江准备,而就在这时,一艘英国的战舰出现长江水面上,对方不顾解放军的警告,径直冲过来,炮口对准了解放军的阵地,随后,中英双方在长江水面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炮战。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

这艘军舰是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紫石英号”,舷号为F116,在4月20日的炮战中落败,受困于江面。随后的几天,英国军舰又派出多艘军舰营救,均被击退,而在长达几个月的外交斡旋中,英国最终无功而返,中国最终迎来了这次外交交锋的胜利,这也是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中国对外最扬眉吐气的时候。

这次事件被称为“紫石英号事件”或者“长江事件”,被认为是炮舰外交在我国破产的标志。那么紫石英号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期间又有哪些惊心动魄的较量呢?对新中国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今天,请跟随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

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竟然闯了进来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上台,国民党便有了与共产党划江而治的想法,主动与共产党进行谈判。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派出代表与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展开会谈,并在4月15日达成了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但是直至20日,南京国民政府也没有在协议上签字,于是中央军委决定发动渡江战役,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英美对中国的局势都处于观望状态。2月份,国民政府撤往广州的时候,英国和美国的外交大使馆都没有跟随国民党撤往广州,都在南京继续观望。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3)

不同的是,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已经对国民党彻底失望,准备放弃国民党,转而与共产党进行谈判,以便维护美国在华利益。而英国想要待价而沽,认为国民党还有存在的价值,而当时解放军缺乏渡江装备,双方很可能在长江两岸形成僵持的局面,并且他们认为即便是发生了冲突,解放军也不敢对英国军舰开炮。

早在渡江战役开始前,解放军就已经明码通电,要求外国的军舰撤离长江水面,但是英国远东舰队对此置若罔闻,依然派出军舰在长江活动。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4)

至于外国军舰为什么会游弋在中国的水道上,这就要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了,在那场持续时间并不长的屈辱战争中,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掠夺,并被一把火烧毁。

而在战后进行谈判时,清政府更是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将中国的内河航运权拱手相让,从那以后,中国的“黄金水道”长江干流就成了列强的后花园,而英美可以将军舰一直从长江出海口开到重庆,并且不会受到阻拦。

其实在1949年之前,外国军舰已经在长江水域横行惯了,毛主席曾经说过,他对外国军舰最初的印象就是在17岁时,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十几艘外国军舰开进湘江,炮轰长沙,造成了大量的中国人死伤。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5)

长沙抢米风潮

英美两国甚至组建了长江舰队,派出大量的小吨位舰艇在长江巡逻,如入无人之境。

1926年9月5日,英国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县城,造成604人死亡,伤398人,上千座房屋倒塌,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而这起惨案的起因是1926年6月至8月间,英国商船在重庆万县附近撞沉中国民船4艘,造成40多人落水死亡。

在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的商船更是撞沉三艘运送军饷的木船,五十多人落水而亡。时任四川省省长的军阀杨森勃然大怒,扣押了太古公司的两艘商船,要求英方交出凶手,赔偿损失。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6)

英国当局蛮横无理,以武力威胁,向万县派出军舰,同时向段祺瑞政府施压,交涉不成后,军舰派出了水兵抢夺被扣押的货船,守卫的官兵退无可退,开枪击退了英国人。英国人便恼羞成怒,军舰向县城中的平民开火,造成了这一起惨案。

1927年,北伐军占领南京,由于有乱兵和流氓抢劫外国人的商店和住宅,在3月24日下午,停泊在南京长江水面上的英国和美国军舰,突然向南京下关一代开炮,炸死炸伤中国军民一百多人。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7)

二战结束以后,国民党签署卖国的《中美友好通商条约》,只允许美国军舰在中国享有内河航运权,英国蛮不讲理,依然派出军舰巡逻,在英国的再三要求下,国民党原则上同意让英国舰艇在南京到上海之间自由航行。

到了1949年,英国还是死性不改,即便解放军已经发布公告,让所有的外国船只远离渡江地段,但是英国依然派出军舰挑衅,企图扰乱渡江计划。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8)

骄傲自大的英国佬终于在长江上栽了跟头

1949年4月20日,大战一触即发,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1000多里的战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已经准备就绪,长江北岸集结了百万大军,准备发起渡江战役。

上午8点多,长江水面的大雾还没有完全消散,位于镇江以东45公里处的三江营阵地观察所发现了异常情况,一艘军舰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自上海方向自东向西而来,并且旁若无人地闯进了解放军防区,一路朝着解放军的阵地驶了过来。

这是被配属在二野指挥下的三野特纵炮兵三团7连的观察哨,隶属于叶飞将军的第10兵团,观察哨马上向团部报告到:“发现敌舰一艘,炮口对向我北岸阵地。”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9)

士兵们通过望远镜,发现这艘闯入的军舰舷号为“F116”,上边挂着英国的“米”字旗,经过反复辨认,确定这艘军舰为英国的轻型护卫舰“紫石英号”。

“紫石英号”目中无人,径直冲向了解放军的阵地,当时正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的节骨眼儿上,长江沿岸的炮兵早就接到了命令:如果发现外国军舰先警告,如不听警告继续航行可开火射击。

“紫石英号”摆出了一副寸步不让的架势,不但向解放军阵地驶去,还将船上的舰炮调转了过来,瞄准了长江北岸的阵地,随时准备开炮。三团随即对“紫石英号”进行了警告射击,但是“紫石英号”并没有停下来或者返航,而是加大了马力,炮口继续调整,对准了我军阵地。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0)

英国人认定解放军不敢开炮,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会选择忍气吞声,不得不说,英国人的考虑确实有些道理,如果解放军开炮,英国和美国就会有借口将军舰驶入渡江的江面,而当时解放军还没有海军,渡江战役必然会损失惨重。中共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必然会对英国进行妥协,而英国也就有机会攫取大量的利益。

但是英国人却错算了一点,那就是,中国人已经忍受了帝国主义的炮舰外交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英国人在中国人头上作威作福,我们早就受够了,而作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军是真的敢开炮的,中国共产党也绝对不会向帝国主义妥协。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1)

面对步步紧逼的英国军舰,炮兵三团最终决定开炮,赵诚斋连长当即指挥几门火炮瞄准“紫石英号”,同时开火,英国军舰也当即开炮还击,一时之间,长江水面上水柱此起彼伏,硝烟弥漫。对岸的国民党军队看见双方已经发生了交火,也纷纷开火,支援英国军舰。

虽然舰炮的火力连续性更好,双方参与炮战的火炮数量也差别不大,但是“紫石英号”当时行驶角度的问题,只有尾炮能够进行有效还击。在几分钟之内,“紫石英号”就中弹30多发,舰桥更是直接被命中两发,舰长和副舰长双双重伤,操舵的水兵更是被直接炸死。忙成一锅粥的“紫石英号”只能用一件白衬衣当做白旗,匆忙间迅速升起。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2)

解放军一看英国人升起了白旗,便停止了炮击,“紫石英号”又急忙调转船头,向靠近国民党阵地的方向逃窜。但是当时舰上的中国领航员已经阵亡,加上舰桥遭到轰炸,航向失控,最终一头撞进浅水区,在距离解放军阵地7000米的地方搁浅。

此时困坐浅滩的“紫石英号”依然不忘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谱,降下了白旗,把米字旗又升了上去。解放军见状,又开始进行炮击,此时的“紫石英号”已经成为了炮兵的活靶子,眼见船撑不住了,英国人又赶忙把白旗升了起来,害怕解放军看不见,甚至一连升起了三面白旗。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3)

这是英国军舰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对中国人升起白旗!

“紫石英号”在炮击停止后迅速展开了自救,到晚上10点的时候,舰艇的抢修工作已经完成,为了摆脱搁浅的困境,抛弃了大量的物资,甚至包括10吨燃油,几经周折,终于驶出了浅水区。不过因为害怕再受到炮击,“紫石英号”始终不敢逃窜,老老实实地停在距离搁浅处3公里的江面上。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4)

后来英国官方公布,这场战斗中,“紫石英号”阵亡17人、重伤20人,有60多人游泳返回岸上,由于解放军没有装备穿甲弹,所以英舰受损不严重,但是后来在进行检修时,发现弹药库被打中了一发75毫米炮弹,幸好没有爆炸,不然“紫石英号”会被直接击沉。

万吨巡洋舰又上阵,结果又被解放军击退

英国部署在长江的军舰当然不止这一艘,当“紫石英号”遭遇炮击并搁浅在长江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南京附近的英舰“伴侣号”急忙驶来。在当天下午一点半左右,试图靠近“紫石英号”,将搁浅的军舰拖出浅水区。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5)

伦敦号重型巡洋舰

被解放军发现后,“伴侣号”又遭受了炮击,四门主炮有三门被击毁击伤,舰艇的指挥室也被直接命中,舰长被击伤。“伴侣号”急忙向长江下游逃去,结果逃入了解放军特纵炮兵一团的火力范围,又再次遇到猛烈炮击,不得不加大马力,以最高速度逃往下游的江阴。

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司令部当天就接到了军舰遭受炮击的消息,当时总司令布朗特上将远在伦敦,于是副司令梅登中将当即率领英国远东舰队的旗舰“伦敦号”,以及在上海的“黑天鹅号”,连夜赶往上游,准备解救被困的“紫石英号”,并准备报复解放军。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6)

此时梅登中将已经得知,“紫石英号”已经摆脱了搁浅的局面,而英国当局正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外交交涉,这时候,梅登完全可以等交涉完毕,“紫石英号”也完全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获救。

但是梅登自持武力,当时“伦敦号”排水量近万吨,在长江水面横行无忌,有八门204毫米口径的主炮和12门102毫米口径的副炮,火力凶猛,远超解放军的火炮。

4月20日下午18时,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当天晚上,梅登率领的“伦敦号”、“黑天鹅号”和受创的“伴侣号”汇合,第二天早晨,三艘军舰向上游驶去,并在江苏泰兴县口岸抛锚停泊。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7)

这里是第10兵团23军渡江的河段,23军将于4月21日下午开始渡江,三艘英国军舰停在江中,即便是不做任何事情,也会成为巨大的威胁,牵制渡江部队大量的精力。23军军长陶勇与10兵团司令员叶飞当即请示上级是否进行反制,在等待反击命令的同时,让前线部队对英舰进行警告。

沿江阵地发射了三发黄色信号弹表示最后警告,英国军舰见状便拔锚准备离开,炮兵6团的一位炮长眼看着英舰就要离开了,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就自行开炮,就这样,中英双方又展开了大规模的炮战。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8)

解放军的炮兵阵地在江堤上,非常隐蔽,可以直射英国军舰,而英国军舰认为解放军的炮兵都布置在江堤后方,于是越过江堤射击,炮弹都落在了正在准备渡江的步兵头上,202团团长邓若波当场牺牲。

“伦敦号”与“黑天鹅号”还没有放弃营救“紫石英号”的想法,继续向上游驶去,冲过炮兵6团的阵地之后,这两艘军舰又撞进了炮兵1团的防御阵地,遭受到4门榴弹炮的轰击。在炮战中,“伦敦号”多处中弹,指挥室被击中,舰长受伤,舰队的指挥官梅登中将胆气尽失,决定放弃救援。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19)

下午14点左右,“伦敦号”和“黑天鹅号”又一次经过了炮兵6团的防区,又遭受到猛烈的炮击,和“伴侣号”汇合以后,这三艘英国军舰返回了上海。

出人意料的是,在4月21日下午的这场炮战中,驻防在长江南岸的部分国民党炮兵也在向英国军舰开炮,根据后来的一位国民党军官会议,中国人都有民族自尊,他们早就看英国人不顺眼了,看到解放军不畏强敌,英勇反抗,觉得大快人心,于是也一起加入炮战,痛打落水狗。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0)

遭受炮击后的“伦敦号”

4月22日,上海的《字林西报》刊登了英国海军在这次冲突中的损失,前后一共四艘军舰,死亡42人,受伤62人,另外还有103人失踪。相应地,解放军的伤亡也比较大,由于“伦敦号”的大口径重炮基本都打在了解放军的步兵出发阵地上,一共伤亡252人。

中英多次交涉毫无进展,紫石英号只好灰溜溜逃走

冲突爆发后,军事上的对抗已经结束,中英双方开始外交上的交涉。

其实事态发展到这么严重有些偶然的因素。在中共的眼中,相较于英国,美国军舰更有可能出现在长江上阻挠渡江,在渡江战役前,中央军委曾经下过指示:只要英舰不妨碍渡江,就不要对其攻击。在得知“伦敦号”要解救“紫石英号”时,中央军委认为应该不会爆发冲突,并且指示到可以允许“伦敦号”进行营救。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1)

但是中共的态度在“伦敦号”与解放军发生了新一轮炮战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月22日,毛主席亲自起草了社论发表在新华社上,认为英国军舰和国民党勾结在一起,闯入解放军的防区并进行炮击,是对中国人民和解放军的挑衅。同一天,朱德总司令发表声明表示英国军舰受到炮击,这是入侵者应受的惩罚。

到23日,毛主席指出,只有英国主动承认他们的军舰进入中国的内河是错误的,才可以释放,否则就不能释放。

中央军委向前线部队发出了最新的指示,要求“如敢再犯,则打击之”。到4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以发言人李涛将军的名义,就“紫石英号”事件发表了毛主席亲自起草的声明。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2)

毛主席的声明手稿

毛主席义正词严地指出,英国政府必须承认错误并进行赔偿,并要求所有的外国武装力量,包括军舰、飞机、陆战队等等,必须全部撤出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坚决不会接受外国政府的所有威胁性行动,并表示中国共产党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外交上已经屈辱了一百年,中华的百年陆沉,就是中华民族一百年的外交屈辱史,而在这次“紫石英号事件”,中国人头一次敢顶天立地地站出来,昂首挺胸地向帝国主义开炮,捍卫自己的尊严和领土主权!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3)

这次事件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消息传回英国,英国国内早就炸开了锅。时任英国首相的艾德礼称,英国军舰有国民政府的许可,有在长江航行的合法权力。前首相丘吉尔则叫嚣着,应该将航空母舰派到远东,进行“武力报复”。还有一部分议员则理性了许多,认为在渡江战役期间派出军舰进入交战地区,确实不够理性。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4)

“紫石英号”受困于长江水面,在远东舰队武力营救的手段失败之后,英国政府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

此时中央军委也松了点口,电示前线部,可以不解除紫石英号的武装,不进行俘虏。

在此后的三个多月间,中英双方一直在进行外交谈判,但是英国避重就轻,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谈判一直没有进展。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5)

而在谈判期间,英国承诺“紫石英号”不会再挪动位置,解放军也允许舰员通过当地居民交换获取食物。

就这样,在磕磕绊绊地谈判中,时间过去了三个月,在7月30日的时候,由于台风过境,长江的水位上涨,“紫石英号”新上任的舰长克仁斯借机突围。当天晚上,克仁斯宣布灯火管制,利用一艘客轮和黑夜的掩护,偷偷向下游逃去。

由于解放军缺乏照明设备,等发现“紫石英号”离开的时候,开炮拦截已经为时已晚,第二天凌晨,“紫石英号”开出长江出海口,逃离解放军的控制范围。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6)

其实中方对“紫石英号”的逃离持默许态度,中国当时还是太过贫弱,英国碍于曾经“日不落”帝国的面子,根本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继续在“紫石英号”上边纠缠只会白白浪费精力。但是如果英国军舰还是死性不改,派出军舰接应或者“紫石英号”擅自逃跑,解放军还是会进行攻击。

“紫石英号”逃离之后,中方除了一份谴责以外,并没有进一步的反应,双方在外交领域的交锋也随着“大鱼脱钩”而偃旗息鼓。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7)

这次事件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最直观的就是在事件发生后不久,解放上海时,英美的军舰纷纷撤离上海,不再掺和中国的事情。

这也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炮舰外交在中国的破产,一举改变了中国“逢洋必败”的历史,中国丧失近百年的内河航运权事实上得以收回。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在外交谈判期间强硬的态度极大地震撼了西方国家,这对新中国外交形象的树立具有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

英国二战步兵登陆舰(建国前最扬眉吐气的一次)(28)

一个国家的外交态度取决于国家的实力,1949年英国可以对我们爱答不理,不屑于承认错误,而到了今天,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向美国人说出:“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