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1)

佛罗伦萨,是一股携带着文化宝藏的洪流,须细细分辨才能看到那些伟人的影子:得了单相思的但丁、夜观天象的伽利略、油灯下奋笔疾书的马基雅弗利、在羊皮纸或墙壁上涂涂画画的乔托、写写算算的达芬奇、仿佛永远仰着头的米开朗基罗等等。在这座城市的历史长河中,包含了太多太多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今天想聊一个听起来并不出名的名字,洛伦佐·吉贝尔蒂,一个几乎把大半生献给了两座门的雕塑家。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2)

在圣母百花大教堂正立面前方,有一个像珍宝盒子一样的建筑,这是圣乔凡尼洗礼堂(Baptistery of San Giovanni)。洗礼堂早在7世纪便已建成,远早于大教堂,后经11世纪改建成现今的模样。外观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许多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其中就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美第奇家族成员也皆在此受洗。

洗礼堂与教堂分离继承自基督教最早时期的做法,新皈依的教徒在受洗之前是不能进入教堂的。随着基督教的普及,新生儿受洗愈加通行,很少有新的皈依发生,教堂外面修建洗礼堂基本绝迹了,更常见的是在教堂内装置洗礼盆。

对于圣乔凡尼洗礼堂,她的名气不是来自于建筑时间的久远,也不是因为其独特的建筑形制,和内部的精美壁画也没太大关系,好多人要看的其实是其入口的三座门!洗礼堂有东、北、南三个门,西侧凸出部分是封闭的,内部是祭坛。这三座门都是带有浮雕的青铜门,三座门皆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3)

洗礼堂南门,青铜鎏金,作于1329-1336年,门高486厘米,宽280厘米

该门现已移到佛罗伦萨主教堂博物馆,照片为以前旧照。

先来看南门,这是由乔托推荐,安德烈·皮萨诺(Andrea Pisano)设计,耗时六年于1336年完成的,这扇门由28块嵌板组成,上方20块的内容是施洗约翰的故事。意大利语中的圣乔凡尼(San Giovanni)在英语中即圣约翰(Saint John)。我们知道,圣经中有多个约翰,这里指的则是耶稣的表兄——施洗约翰。因为这座洗礼堂正是献给他的,他也是佛罗伦萨的主保圣人。下面八块分别表示的是人类的八种美德:希望、忠义、宽容、谦逊、勇气、节制、正义和谨慎。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4)

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施洗约翰为基督施洗》,藏于乌菲齐美术馆

施洗约翰是玛利亚的亲戚以利沙伯的儿子。他退到沙漠里去,吃野蜜蝗虫为生,穿骆驼毛的衣服。所以在宗教画中,他时常表现为衣着褴褛,外表常常颇为野蛮,胡子参差、头发蓬乱。他常手持一个芦苇做的十字架,还有一羊皮卷:他被视为最后一位预言基督来临的先知。

南门建好的65年之后,1401年,洗礼堂的赞助人服装加工与贸易行会宣布公开招标,竞争胜利者将为城市洗礼堂铸造第二个青铜门。当时,佛罗伦萨正面临威斯孔第公爵率领的米兰军队的进攻,作为城邦最重要行会之一的服装加工与贸易行会此时拿出相当数量的钱财来装饰市中心的重要建筑洗礼堂,虽然有美化城市的目的,但同时更有用艺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意愿。当然这也不排除他们希望与管理城市主教堂的羊毛商人行会竞争荣耀的意味。

参与竞争的每个人都被要求铸造一个青铜鎏金浮雕,其形状要与安德烈·皮萨诺的第一座青铜门上浮雕作品的形状相同,这样可以保证新的铜门与之前作品在风格上比较一致。竞争作品的主题为“亚伯拉罕的献祭”,亦称“奉献以撒”,这是一个取材于圣经旧约《创世纪》的故事。以撒是年老的亚伯拉罕与原配妻子的唯一儿子,他视之为神的礼物,数年之后,一位天使来访,要求亚伯拉罕将他的儿子献为燔祭,以此证明对神的热爱和虔诚。亚伯拉罕不情愿地准备献祭,备了驴,领着两个仆人,把以撒带到山顶,他正要杀子之时,一位天使阻止了他,向他保证他的虔诚定会得到奖赏,并告诉他用附近灌木丛中抓到的公羊代替。基督教认为这个故事意义重大,因为它讲的是父亲准备献祭他唯一的儿子,正如神为了人类献出他唯一的爱子耶稣。

据说,有七位艺术家参与了竞争,其中最著名的两位是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 1378-1455年)与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 – 1446年),也只有他们二人的竞争作品流传了下来。这两件作品都藏于佛罗伦萨的巴杰罗美术馆,这座美术馆所收藏的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冠绝意大利。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5)

吉贝尔蒂的竞标作品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6)

布鲁内莱斯基的竞标作品

从这两块嵌板来看,布鲁内莱斯基的故事讲述更有戏剧性,亚伯拉罕的拇指压住以撒的脖子,把他的头往后推,正准备刺入,必须由天使出手阻拦。对比之下,吉贝尔蒂的诠释则更注重心理性,父子相视那刻,几乎就是一个戏剧性暂停,我们等待着天使飞入场景阻止这一幕。这种心理深度也可视为文艺复兴的标记。此外,不像布鲁内莱斯基的人形均匀分布在背景上,吉贝尔蒂以更有趣的方式给他们做了空间组群,那两个仆人和驴重叠在左下角。

最终由34位雕刻家、画家和金匠做裁判的委员会作出评判:洛伦佐·吉贝尔蒂获胜。获胜的理由在各种艺术史文献中众说纷纭,但其实,据当时意大利数学家与建筑学家安东尼奥·马聂提(Antonio Manetti, 1423-1507)的记述,这场竞争的评委无法决定两人作品的优劣,于是邀请二人共同完成制造青铜大门的工作,但骄傲的布鲁内莱斯基拒绝了评委的邀请。

此后他前往罗马学习古典建筑并从万神殿等建筑中受到启发,在十几年后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竞标中一战成名,成为文艺复兴最伟大的建筑家之一。巧合的是,他在穹顶竞标中战胜的正是吉尔贝蒂。见另一篇: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报春花。

个人之间的技艺对决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常见,而布鲁内莱斯基与吉贝尔蒂之间的对抗则是那个时代最为激烈的,而这种天才之间的对抗正是推动文艺复兴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7)

洗礼堂北门,青铜鎏金,作于1403-1424年,高457厘米,宽251厘米

从1403年至1424年,吉贝尔蒂这位25岁的青年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倾其才能完成了北门的制作。整座门被分成了28块镶板,其中有20片是旧约场景,最下面两行描述的是四位福音书作者和教会的四位拉丁圣师。

北门的成功不仅为吉贝尔蒂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而且也为他赢得了最后一组铜门的制作权。由于当时的佛罗伦萨人将从该城洗礼堂东门到主教堂前的这块中世纪晚期时原为墓地的地方称为“天堂”(Paradiso),因此吉贝尔蒂制造的洗礼堂东门又被称作“天堂之门”(Porta del Paradiso)。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8)

天堂之门,青铜鎏金,作于1425-1452年,高599厘米,宽462厘米

为了制作东门,吉贝尔蒂又花了整整28年。他用十块正方形青铜鎏金雕塑来表现圣经旧约故事,并在这两扇门的边框部位加上先知与基督教圣人的小型全身塑像以及一些佛罗伦萨同代伟人的头像。在“天堂之门”的浮雕构图设计上,吉贝尔蒂很明显地运用了透视法,而这则是竞争对手布鲁内列斯基开创。这也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大特征,伟大的对手之间既在激烈竞争又在互相学习。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9)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10)

吉贝尔蒂,以扫与雅各(天堂之门局部)

“天堂之门”左边一扇门自上而下的第三块浮雕展现的是“以扫与雅各”的故事。吉贝尔蒂在此浮雕中用最优雅的艺术表现方式将复杂的故事在有限的正方形边框内表现了出来。

佛罗伦萨神童 天才的角逐与天堂之门(11)

吉贝尔蒂,所罗门会见示巴女王及周边雕塑,(天堂之门局部)

这一块“所罗门会见示巴女王”讲述的是圣经旧约中古代东方的示巴国女王前来以色列面见智慧之王所罗门的故事。我们在此看到表现圣经旧约故事的正方形浮雕加上其两侧先知的立像与四角上同代人物的头像及装饰性的植物形装饰雕塑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看上去极其华丽辉煌并富于装饰性。即便只是单纯将这两扇大门作为一件装饰艺术品看待,也不得不感叹它的瑰丽与奢华。

从拿下北门制作权的二十出头到完成东门的年逾古稀,吉贝尔蒂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洗礼堂的这两扇门。就连伟大的米开朗基罗看到这扇门后也惊呼“这道门足以装饰天堂的入口”。

“天堂之门”的铸造使吉贝尔蒂的声誉达到了巅峰。如果说洗礼堂北门的成功可以使他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天堂之门”的完成则不仅使他跨入了文艺复兴最伟大人物的行列。

三百多年后的1880年,法国政府委托罗丹为即将动工的法国工艺美术馆的青铜大门做装饰雕刻。罗丹在构思这件作品时首先想到的正是吉贝尔蒂的“天堂之门”。罗丹决定以但丁《神曲·地狱篇》为主题,创作一件人间地狱的雕塑——“地狱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