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每逢佳节倍思亲”渐渐地演变为"每逢佳节胖三斤"。节假日的欢快气氛总与美食相伴出现,尤其是过完年之后,人们总是捏捏自己肚子上的赘肉,看一看体重计多出来的数字,然后下定决心一定要减肥。

然而,当节假日结束,人们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减肥大计真的可以成功了吗?部门聚餐、闺蜜之间的下午茶、续命奶茶和可乐、令人爱不释口的炸鸡与啤酒、琳琅满目的外卖快餐,又成了减肥路上的拦路虎。于是,肚子上的赘肉不断变多,体重计上的数字越来越大。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

有些人可能觉得,肥胖只不过是有点影响美观罢了,人生就该及时享乐,唯有快乐和美食不可被辜负。为了减肥而付出那么多的忍耐和辛苦,也太不值得了。

那么,肥胖真的只是影响美观而已吗?答案是错误的。肥胖是一种病,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容小觑。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2)

一、 我们该怎么断定自己是否肥胖?肥胖对人体会有哪些影响?

1 肥胖该怎么判定?判断标准是什么?

世界肥胖协会于2017年将肥胖归为一种疾病,超重和肥胖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异常、骨关节受损等诸多健康问题,甚至具有种致死的风险

据报道统计,2015-2019年间,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成人(≥18 岁)的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这是首次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超过50%。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3)

肥胖的临床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MI是测定肥胖的最常用指标和公认标准;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可作为区分外周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初步判断指标。

BMI的计算公式如下。

BMI(kg/m2)=体质量(kg)/身高(m2)

根据WHO发布针对亚洲人的BMI分级标准,BMI 25~29.9 kg/m2可被判定是Ⅰ度肥胖,不小于30 kg/m2可被判定是Ⅱ度肥胖。中国肥胖工作组和中国糖尿病学会的标准为:BMI 24.0~27.9 kg/m2被判定是超重,超过28.0 kg/m2被判定是肥胖。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4)

除了BMI值之外,腰围及腰臀比是用以判定肥胖类型的辅助指标。

腰臀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腰臀比=腰围/臀围。

中国目前参考WHO标准:成年男性腰围大于90 cm、成年女性腰围大于85 cm,或男性、女性腰臀比大于1.0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5)

2 肥胖是多种身体健康问题的致病因素

不同的肥胖类型引发的疾病也不相同。

外周性肥胖患者的形体表现为下半身相对于上半身而言较为肥胖,不协调,原因是四肢及皮下的脂肪堆积,也称为“梨形肥胖”,多见于女性。与久坐、不爱运动有关,一般不与其他疾病有关。

中心性肥胖以脂肪聚集在躯干部和腹内为主,其主要致病原因是内脏脂肪的累积,形体表现为腰粗、而四肢相较更细。中心性肥胖也叫“苹果形肥胖”。此类肥胖更易发生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男性多见。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6)

肥胖与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关系极为密切。肥胖症相关并发症多以发布于2016年发布的《Guidelines for obesity management》(《肥胖管理指南》)作为评估标准。

该指南提出的肥胖相关并发症或伴发症包括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或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在呼吸器官和骨关节方面,还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和(或)反应性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炎等。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7)

3 肥胖状态对心理健康的伤害

曾有研究报道分析了肥胖症病人的病耻感。病耻感由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于1963年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一种使人感到羞耻或耻辱的特征或属性。

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的病耻感体验包括自责愧疚、负面的刻板印象以及自卑感。严重者甚至会有罹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倾向。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8)

二、导致我们的肥胖的原因有这些,减肥的秘诀或在其中!

研究显示,年龄、性别、民族、农村或城市、地理位置、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心脑血管家族史等均与现阶段超重和(或)肥胖发病风险相关;遗传因素也是一个肥胖或超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引起肥胖的因素种类繁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一个关键的帮凶。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非常容易导致肥胖。年轻人偏爱的诸多美食都是高油高糖高盐饮食,如奶茶、油炸食品、蛋糕等。这种饮食结构是非常容易导致肥胖的。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9)

除此之外,不规律的饮食也容易导致肥胖,如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饭、晚饭过饱,以及对夜宵的依赖等。

有些人会出现吃完饭很快就有饥饿感的现象,排除病理原因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摄入了过多的高GI值食物。

GI值是指血糖值上升率,高GI值的食品中,糖分会被人体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程度消化和吸收,在短时间内会使血糖升高,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将摄入的热量转化为脂肪,血糖快速下降,便会造成饥饿感,使人们有进食的欲望,去吃更多的食物。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0)

除了饮食原因之外,研究还显示不良的作息时间、饮酒都与肥胖息息相关。

三、如何才能健康减重?记住这些窍门!

健康减重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病态审美和崇尚骨感美的不良风气,以及对肥胖症患者的不友好眼光,让有些人为了追求过瘦的体型而过度节食、过量运动,甚至去吃减肥药或催吐。

以上都是不健康的减重方式,可能带来很多严重后果,如内分泌失调、不孕症、骨关节受损、厌食症等。有些不良商家生产的减肥药甚至有肝肾损伤和严重紊乱内分泌系统的风险。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1)

其实,健康美才是最重要的,体重只需达标即可,千万不能盲目、过度的减重。那么,大家应该如何健康减重呢?

当然是管住嘴,迈开腿,好好睡觉,保持乐观

1 管住嘴

要想健康减重,就要从饮食量、结构,以及饮食节律入手。高油、高糖和高盐饮食是健康减重的拦路虎。

首先,大家一定不要暴饮暴食。除此之外,油炸食品、奶茶、蛋糕等饮食虽然美味诱人,但对于预防肥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大家应该少吃或不吃。此外,研究还表明增加低脂奶摄入可显著减少向心性肥胖。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2)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强调增加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全谷类食物摄入,减少红肉、油脂、精制糖及含糖饮料摄入。

除此之外,还应进食适量的坚果、豆类,从而提供丰富的钾、镁、钙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增加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减少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3)

在饮食节律方面,大家应注意规律饮食,少吃多餐。尤其是晚间大量进食,这样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

2 迈开腿

研究表明,长期的、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能量的负平衡,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有效预防和限制体脂的过度累积,从而达到减脂减重的目的。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4)

“迈开腿”并非是一个即时性的行为,应贵在坚持,需要一个长期、自律、坚持的过程。大家要把“迈开腿”这一办法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才能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

3 好好睡觉

众所周知,早睡早起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物钟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也有助于白天饮食的节律,减少不吃早餐、吃夜宵的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熬夜和肥胖是有相关性的。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5)

因此,大家要尽量早点放下手机,尽量在晚上十点前入睡。

4 保持乐观

对于一些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朋友,也不要气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避免让身体处于压力状态,从而让新陈代谢功能更好的进行,有利于脂肪代谢。除此之外还能让大家对减重更有信心,进而激励对减重的坚持。

天生肥胖如何减肥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健康减重)(16)

四、结语

肥胖会引发很多疾病,造成严重的疾病后果,不容小觑。然而,这一“健康杀手”并不是不可预防、不可控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行为就是可以预防肥胖症或健康减重的,诀窍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好好睡觉、保持乐观,你记住了吗?

参考文献

[1]何连菊,蔡乐,赵一,崔文龙,左春梅,刘岚,李锦波,莫怡.云南农村三个独有少数民族肥胖的流行现状及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1-5[2022-03-18].

[2]孙畅,潘紫萌,李婧,孙淼,王颖,匡洪影,侯丽辉.不同代谢状态和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及中医体质、证型分布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01):28-33.

[3] Ware M A , Kaar J L , Behn C D , et al. Pancreatic fat relates to fasting insulin and postprandial lipids but no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adolescents with obesity[J]. Obesity, 2022, 30.

[4] Hedef Dhafir EL-Yassin Rana Faisal Hammadi Nazar Abdulateef. The Effect of Age and Markers of Obesity on Bone Density in Iraqi Postmenopausal Women[J]. 2022(1).

[6] Ryan DH. Guidelines for obesity management [J].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2016, 45(3): 50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