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

“ 皴(cūn)法 ” ,是指中国画中,对山石树木的一种表现技法。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通过将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以及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表现方式。 皴法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我们经常听说的就有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折带皴、卷云皴、解索皴、米点皴、荷叶皴...... 也许你会好奇,画家们都是怎么创造出来这些皴法的呢?今天我们就把常见的八种“皴” 还原到现实中,看看它们本来的面目都是什么样子。 一、长短披麻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披麻皴是由参差松软的条形墨线组成,讲究用笔灵活,皴擦并用,注意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笔线长的称长披麻,笔线短的称短披麻。这种披法常用来表现土质山,或质疏松的岩石。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披麻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3)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4)

照片比对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5)

明·沈周《京江送别图卷》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6)

照片比对 二、大小斧劈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7)

马远《踏歌图》 斧劈皴的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 三、雨点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8)

范宽《雪山萧寺图》 雨点皴也叫豆瓣皴,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在画史上运用雨点皴的成功范例是北宋范宽,他的皴法被人称为“枪笔”。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9)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0)

照片对比 四、折带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1)

倪瓒《渔庄秋霁图》 折带皴是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元四大家”之一的倪瓒喜画折带皴,用“渴笔”(笔头含水很少)画出,虚灵秀峭,极有艺术魅力。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2)

代表作:倪瓒《枫落吴江图》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3)

照片对比 五、卷云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4)

代表作:郭熙《窠石平远图》 卷云皴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故而得名。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5)

代表作:郭熙《早春图》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6)

照片对比 六、解索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7)

王蒙《春山读书图》 解索皴是披麻皴的变法,行笔屈曲密集,如解开的绳索,故名解索皴。元代山水大家王蒙喜用此法,他笔笔中锋,寓刚于柔。如果把解索皴画成疲软的乱麻团,就是失败。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8)

代表作: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19)

照片对比 七、米点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0)

王原祁《仿高克恭云山图轴》 米点皴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并用,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的景象。米点皴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体验后独创的产物。其中米芾的点形阔大,称大米点;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称为小米点。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1)

代表作: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2)

照片对比 八、荷叶皴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3)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荷叶皴的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而得名。荷叶皴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当你远望黄山的莲花、莲芯二峰时,可以看到荷叶皴在自然界中的情景。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4)

代表作:兰孟《仿松雪山水图》局部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5)

照片对比 画山水口诀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6)

明 王履 《华山图册》 山为勾皴点,树为彩墨染。画前需定形,先从树起跟。勾出树枝干,稍点树梢墨。颜色要细调,红绿要纯清。染在树梢顶,树头浓墨分。松要摆大气,枝干壮山魂。近松叶要明,远松稍点清。叶用深绿染,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点叶要分明。不可太浓厚,不要太稀匀。山涧多树长,层次要分明。大小照远近,浓淡要看形。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7)

明 徐贲 《峰下醉吟图》 山石虽大气,莫忘暗与明。有光一方照,此方须淡澄。无光一方照,明暗下笔沉。画好一磅石,远近多关心。与树相连处,层次要高明。无光山顶树,树下一片黑。有光山顶树,用色要沉稳。落山脚处时, 染色几次分。 山脚可点树, 但要雾和云。山脚不作树, 需要染纯清。远山写云海,墨色相染成。近山有雾气,只在山脚形。高低多层次,写云几次成。浓墨下脚处,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用笔要细稳。檫点一山成,远近常关心。山涧紧相连,浓淡要辩清。画半要细看,似乎可以成。若是不合意,寻找顺势形。该改侧大胆,不改须细心。画前须静想,画时耐心稳。多在墙面画,才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多看否改进。细看多难处,记得下次稳。此为画中意, 意境难悟成。悟到深思处,好画自然成。 画树口诀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8)

明 王绂 《隐居图》 勾勒画树法 学习山水先画树,画好枯树是基础。枝干得势最重要,精神气质才显露。鹿角蟹爪两大类,有疏有密莫齐头。多以中锋来勾勒,最忌描摹力无骨。熟能生巧需多画,其实枯树并不枯。 夹叶树的画法 双勾树叶需多练,中锋用笔有断连。掌握几种勾叶法,信手写来求自然。叶子叠成品字形,根据整体有繁简。树冠不可过于大,臃肿之弊不美观。墨色干后再着色,色不碍墨往里填。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29)

明 王绂 《湖山书屋图》 没骨画树法 没骨画树多应用,生熟质量会不同。起手多练画枯树,虚实浓淡力其中。分枝方法有规律,疏密还需看外形。前实后虚或后实,前浓后淡或后浓。树正也需有偏侧,偏侧更能显生动。 杂树点叶的画法 杂树点法数十种,根据需要灵活用。圆点直点和横点,弧线攒点有不同。枝少叶多相加减,无论生动要生动。树冠完整有缺处,留有气眼见空灵。着色由浅渐入深,略有浓淡色忌平。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30)

明 陈宗渊 《洪崖山房图》 丛树的画法 丛树画法自有规律,有主有宾分组得体。十二“一”字还需牢记,一多一少,一高一低,一正一斜,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疏一密。相互衬托,相映成趣。画之重点,不可大意。 松树的画法 先画主线,或斜或正,鳞纹苍厚,皴笔散锋。有淡有浓,干湿并用。横斜出枝,之字特征。针叶组合,品字叠 成,着色要薄,由淡而浓。枝干赭色,润泽分明。叶染汁绿,也可花青。 柏树的画法 颤笔涩进勾勒,直线之中求曲。皴与轮廓结合,排列要有疏密。出枝粗细变化,适用尖毫秃笔。分组点写柏叶,形成团簇为宜。墨干才能染色,干赭叶染汁绿。 画山石口诀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31)

明 沈周 《灞桥风雪图》 画石体面口诀 山石形美不规则,高宽易画难画厚。前后层面应区别,纹理不同笔送到。内外轮廓相联系,一笔勾勒有凸凹,先画石头后画脚,头实脚虚莫颠倒。体面关系处理好,无论山石都重要。 披麻皴口诀 土山多用披麻皴,山面坡下质粗糙。干笔淡墨有轻重,线条自然松而毛。土山也应分层面,皴的得当最重要。纹理组合有疏密,复笔切记不可描。

山水画技法十八皴图解:山水画八大皴法及画法口诀(32)

明 叶澄 《雁荡山图》 解索皴荷叶皴画法口诀 解散绳索笔墨清,弯曲向下腕放松。墨色要淡或略重,山脊生发莫雷同。叶筋下垂得其名,石土都有此类型。起笔略重再到轻,笔色千万不可 浓。每笔分岐到山脚,阴阳处理有不同。 卷云折带皴画法口诀 卷云用笔略淡轻,圆转多变奇取胜。线条疏密显凸凹,虚实紧要忌板平。折带笔法可纵横,中侧变化腕放松。笔触块面莫相浑,折带角度忌雷同。此种皴法应用广,最为画家看得重。 斧劈皴画法 如斧劈木而得名,重起轻收一气成。不可复笔多次画,有大有小不雷同。北方山峰用此法,石质坚硬笔沉雄。还应了解其变体,颤笔砍削连续行。 拖泥带水皴画法口诀 拖泥带水画意浓,石形凸凹在心中。阳面留白皴阴面,前后石面要分清。阳面大多要见笔,阴面模糊莫死平。大胆落笔应果断,细心收拾忌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