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第25个爱眼日,在工作压力加剧的今天,如何才能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舟山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姜东,他表示,这几年岛城干眼症患者越来越多,且有些人四十岁不到就患上了老花眼,过度用眼及长期看手机、电脑,致“未老眼先衰”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30岁得老花眼正常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30岁得老花眼正常吗(35岁男子被诊断为老花眼)

30岁得老花眼正常吗

6月6日是全国第25个爱眼日,在工作压力加剧的今天,如何才能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舟山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姜东,他表示,这几年岛城干眼症患者越来越多,且有些人四十岁不到就患上了老花眼,过度用眼及长期看手机、电脑,致“未老眼先衰”。

干眼症患者占五成左右

最近,定海的27岁男子小潘(化名)感觉有东西跑进眼睛里,用手揉一揉或闭眼休息一会儿,这种异物感就消失了。去药店配了些眼药水滴,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小潘到市中医院眼科检查,被姜东诊断为患上了干眼症。

好好的怎么会患上干眼症呢?医生询问得知,疫情期间,小潘一直在家里盯手机玩手游,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

姜东介绍说,近几年来,因为长时间玩手机、电脑,很多年轻人都患上了干眼症。“患者到门诊都会有这样的主诉:眼睛很干涩,早上起床时睁不开眼、眼睛里总有层雾,有沙子在眼睛里面摩擦的感觉,特别是长时间用电脑、手机后,感觉眼睛痒不舒服。”姜东表示,这些都是干眼症的典型症状。目前,眼科门诊中,干眼症患者占了五成左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另有胀痛、畏光、眼红等。

姜东解释道,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虽然它很少致盲且多数不严重,但困扰着很大一部分人群,降低了他们的生活品质。部分长期干眼症患者还可能存在心情低落、焦躁不安,反复询问会不会痊愈,甚至还有的忍受不了干眼症的困扰辞去工作,患上了忧郁症。

“治疗方面,干眼症跟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都属于慢性病,无法根治。但治疗得当,症状是完全可以控制和缓解的。”姜东介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人工泪液,不要盲目滴市面上销售的眼药水,因为一些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和抗生素,长期使用会扰乱眼睛自身分泌功能,加重干眼症病情。“热敷眼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疲劳;日常生活中注意实行‘202020法则’,即看电子产品20分钟后要看20英尺以外的物件20秒以上。”

35岁,怎么就花眼了呢?

“老花眼”通常在45岁以后开始显现,并逐年加深。但近年来,由于长时间操作手机,许多年轻人也出现了“看不清小字”“看近物模糊”等老花眼症状。

姜东告诉记者,曾接诊过一个35岁的老花眼患者。他是一家广告公司职员,需长时间盯着电脑设计图纸,回家后有空就刷手机。后来他发现自己稍将手机拿近一点,就看不太清字,需拿远了才能慢慢看清,到医院一检查,就被诊断为老花眼。

“最近几年,每年有二成左右的年轻老花眼患者前来求诊。”姜东表示,老花眼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与过度用眼及长时间看手机、电脑有关。“近距离凝视手机屏幕时,眼睛内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远近调节功能下降,继而会引发近距离视物模糊、对焦困难等症状;长久下去还将导致视力下降,尤其是眼睛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需要特别注意。

“很多人对老花眼的认识存在较大误区。”姜东提醒市民,“近视老花会抵消”“放大镜可以代替老花镜”“老花镜没有度数”等,都是关于老花的常见错误观点。

手机老花眼症状的加重会引起头部和肩颈疼痛,严重时还会导致自律神经失调。尽管市面上各类产品五花八门,但都没有达到根本性医治老花眼的效果。姜东提醒,预防手机老花眼,还需从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做起。缩短用眼时间,让眼睛多休息,以减缓睫状肌疲劳等方式延缓老花;饮食上则建议补充富含叶黄素与维生素A、B、C、E等的食物,对于维持眼睛健康都有显著帮助,而各类含有抗氧化成分的蔬果也是很好的护眼食材。

(原标题《岛城老花人群年轻化 用眼过度致“未老眼先衰》,原作者岑瑜、王江伟。编辑夏艺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