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8日电(记者邓楠)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现实中,不少人在不同地点测量的血压值有差别,有些差别甚大。专家提醒,随着大众对血压监测管理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十分关键。

日前,56岁的武汉市民李女士在散步时偶遇血压免费测量点。经测量,李女士的高、低压值接近135/90mmHg。此前,李女士常年在家自我监测,高、低压一直在120/80mmHg以内。当日返回后,李女士自行测量的血压值亦在正常范围内。

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贺立群表示,李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门诊中常有就诊人员表示,在外监测到的血压值相比家庭监测时偏高。这与测量的方式方法有关,行动后立即测量或测量时有紧张情绪都会造成血压暂时性升高。”

贺立群提示,多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时若发现血压明显偏高,例如高、低值达180/110mmHg,应引起重视。

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最佳时间(专家提示家庭血压监测的正确方法)(1)

家庭血压监测示范图。(受访者供图)

他介绍,家庭血压监测时需注意:每日早晚各测量3次,中间间隔1分钟,取后2次平均值。测量前至少30分钟内避免喝咖啡、运动或吸烟,排空膀胱,避免紧张情绪。每次测量时先静坐三五分钟,测量时勿交谈或挪动,双足平放在地面,背靠椅背。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血压超过130/80mmHg则应立即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给心脑肾带来危害,建议开始生活方式干预。

专家建议,提高对血压监测管理的重视,规范做好自我日常血压管理,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即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也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