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二三事
今天是2019年3月6日,今年的第3个节气——惊蛰。“蛰”是指冬季蛰伏在土里的动物,“惊蛰”就是将蛰居的动物们都惊醒,告诉它们春天来了,该钻出土壤了。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春雷是春天的第一个信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分,我国南方地区春雷乍起,大地回春,一年的农事活动也开始了。
“惊蛰”起初叫“启蜇”,但在汉代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把这个节气改称为“惊蛰”。到了唐代,人们没必要再避讳汉景帝的名字,便重新使用“启蜇”这个名称。
惊蛰三候
一候 | 桃始华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唐)周朴《桃花》
惊蛰气温回升,最先感知到这份春意的便是枝头的花骨朵。春天来了,洋溢天地的暖意间是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海。
二候 | 仓庚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先秦)《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仓庚”是指黄莺,它外形艳丽。《豳风·东山》中描写道:“仓庚于飞,熠耀其羽。”在古代,仓庚清亮的叫声被视为春天的信号。《豳风·七月》中有女人们伴着仓庚轻快的叫声采桑摘叶的描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致。
三候 | 鹰化为鸠
“蛰动犹寒在,鸠鸣恰睡馀。”
——(宋)葛天民《闻鸠》
“鸠”指斑鸠,“鹰化为鸠”实际上是古人臆想的时令变化的信号。在惊蛰节气前后,动物开始繁殖,附近的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开始鸣叫。古人没有看到鹰,而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他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节气箴言:岁月在春光中苏醒
人对春天的憧憬总是来得格外细腻。中国人的诗情,总是在早春时节活泼泼醒来,从心头到笔端,舒展开一些美丽的发现。
词人冯延巳的一首小词《玉楼春》里面有一句,写从残冬进入早春时天空的变化:“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我在上学时,叶嘉莹先生带我们温婉细腻地体会每一个字。
“雪云乍变春云簇”,我们想一想冬天的云是什么样的?是沉郁的,堆积的,一块一块的,像石头,层次不分明,光线不明朗。我们眼中的残冬,还是一片沉沉暮气。
但是早春呢?我们会看见春天的云像一朵一朵花,忽然爆出来,蓬勃烂漫地绽放着。所以这首词里面用了一个字,“簇拥”的“簇”,也是“花簇”的“簇”。不知什么时候,某一个刹那,沉沉的雪云“乍变”,一下子变成了春云拥簇。
在天空云朵变化的一瞬间,大地上的词人开始感慨逝水流光,“渐觉年华堪纵目”。在这样的早春,人眼中、心中的一切,是如此舒展,又带着些许惆怅。
我们从小就读熟了韩愈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首七绝,寥寥四句,每一个字都耐人寻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小雨润如酥”。想一想,在我们的记忆中,细腻绵滑的奶油的酥润是什么味道?酥软、酥麻的感觉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会觉得雨落下来,落到身上皮肤上,是潮的、湿的。“润”,我们能理解,但还能触摸到“如酥”的质地吗?
韩愈接着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个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只是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记得。远远看,连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经满是蒙蒙绿色,但是近了去看,却又好像没有了!在远方的淡淡的一抹,在眼前却消失了。这一视觉偏差,对于寻春探春的诗人,是一个“谜”。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现在真是春天最好的时光了,那种早春几近透明的绿,是浅浅,淡淡的,朦朦胧胧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这一点娇嫩撩人初初萌动的春色,还真胜过了满城柳丝的浓春景色呢!
形容水面袅袅变化,有一个词叫“烟波”;柳丝荡漾,依然如烟。人的心思如烟,世事岁月的变迁如烟。一个“烟”字里面,袅袅涌荡的那种气息,那种光影斑驳,打动着我们的心。这才是春天真正的意味啊。
再晚一些日子,春光再盛一些的时候,绿意分明,柳条飘荡。我们小时候都背过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教我背,带着我去看什么叫“细叶谁裁出”。等到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又在我身边奶声奶气地念这首诗。
每个人的年华都曾经从早春经过,都曾经天真地用小手拈着柳叶,用小脑瓜去浪漫地想象什么叫“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一缕一缕地,像我们做手工剪彩纸那样,把柳枝裁成了婀娜的模样吗?
如今,感到疲惫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对着一盏春茶,在氤氲的香雾里淡淡看见这些小时候念熟的景象,在默诵中,心渐渐柔软松弛,被春雨滋润,被烟柳感动,就轻盈起来,如同被春风托举。还可以闭上眼睛问问内心,在如今忙得分不出一年四季的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春光可以流连?
节选自《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2012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订阅于丹老师最新诗词免费课程《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让诗意伴随每个值得温柔以待的年华。
,